APP下载

多元化实训教学在规培护士临床评判思维能力培养中的应用进展

2021-04-17顾芹龚跃峰胡译心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年18期
关键词:规培评判思维能力

顾芹 龚跃峰 胡译心

1启东市中医院护理部 226200;2启东市中医院肝胆外科 226200

医改逐步进入“深水区”,对护理服务的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亟待提升。作为一名合格的护士,必须具备临床思维评判能力才能应对工作中的复杂情况〔1〕。临床思维评判能力是护理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指运用已有的知识及经验来合理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2〕。报道显示,70%的医疗错误事件归因于医护人员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不足〔3〕。在护理教学中,传统的理论与操作培训的实际效果已受到质疑,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状态,忽略了其临床判断思维、沟通交流、应变处理能力的培养〔4〕。根据《中医医院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2018年)》要求,有效建立护理人员规范化培训的长效机制,结合多元化的培训策略与方法,提升规培护士的临床评判思维能力,成为各级医院护理教育者们关注的热点。

1 规培护士临床评判思维能力的现状

规培护士是指在护理专业院校毕业后,进入医院临床护理岗位,通过岗前培训,临床各专科轮转,接受了系统性、专业化培训的护理人员。规培护士因初涉临床,专科理论薄弱、实践经验匮乏、风险预见性差,仅能机械地按老师所教授的内容执行,缺少主动性思维,容易疏忽患者的相关信息。在当前医患关系复杂的大环境下,只有具备较好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才能灵活运用知识和经验准确判断临床问题,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5〕。寻求让年轻队伍尽快适应工作、提升思维评判能力、保持队伍整体素质稳定的教学方法,迫在眉睫。

2 多元化实训教学法

多元化实训教学法是将各种教学法优化组合,并充分利用案例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调动课堂气氛,提升培训对象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在短时间内取得最佳教学效果〔6〕。多元化实训教学法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护理技能,还能培养其团队协作精神,在提高护理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实用型护理人才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7〕。

2.1 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

2.1.1PBL教学法的起源 PBL教学法是1969年由Howard S.Barrows教授提出的,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导向,小组为范围,围绕解决问题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方法〔8〕。

2.1.2PBL教学法分类 PBL教学法有多种分类,普遍熟知的是1986年Barrows提出的6种方法:单纯PBL、混合PBL、锚式教学、基于项目教学、基于案例教学和基于讲座教学结合解决问题活动的教学法〔9〕,带教老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及对象选择恰当的PBL教学法。

2.1.3PBL在国内外新护士教学中的研究进展及优势 哈佛医学院院长Tosteson 教授指出,PBL 是一种有效果的、高效率的教学方法〔10〕。Kritikos等〔11〕通过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PBL教学理念,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合理化观点的小组讨论法,结果显示,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学习主动性有所提高。Khatiban和Sangestan〔12〕将PBL与临床传统教育相比,发现实施PBL教学的学生,能明显提高他们在患者诊断中的理论应用技能,及时识别自己的弱点,对学习充满信心。Hung等〔13〕研究表明,将PBL作为继续教育策略,有助于学习者从不同的角度系统分析、处理患者的问题,有效地促进了评判性思维的发展。近年来PBL教学法在国内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教学中,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如李炎丹等〔14〕将PBL教学法应用于新护士岗前技能培训中,将PBL教学理念贯穿于操作规范示教与实际演练中,通过师生互动,减少新护士对老师的依赖性,有助于培养其动手能力及思维评判能力。刘玮和戴晓冬〔15〕将PBL联合情景演练法应用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能拓展新护士思维,主动、综合性地分析问题,从而为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做出最佳决策,提高护理工作能力。吴荷玉等〔16〕则将PBL与TBL(Teaching-Based Learning)、CAI(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三联教学法应用于手术室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经培训,护士能用自己的方式探求知识,使其能够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更好地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2.2 OSCE(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教学法

2.2.1OSCE教学法的起源 OSCE即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是1975年由英国 Harden等提出,借助标准化患者(Standard Patient,SP),通过站点式模拟场景完成一系列考核任务,旨在评价医学生临床能力的一种客观、有序、组织的考核框架〔17〕。

2.2.2OSCE教学法站点设计 现阶段OSCE不仅作为医学生的一种考核方式,也运用于临床护理教学中。OSCE的站点数量设计及每个站点所需时间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最早由Harden等设计的OSCE共有16个考站,每站持续时间为5 min,在国内OSCE考站数量一般为4~17个〔18〕,改良型护理OSCE站点一般根据护理程序来设计。

2.2.3OSCE在国内外新护士教学中的研究进展及优势 国内外的教学改革都已经开始将OSCE广泛应用于临床教学中〔19〕。自1987年McKnight等〔20〕将OSCE引入护理教学中,各国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Taala等〔21〕将OSCE应用于护理学生考核中,考试不仅能测试他们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而且通过动手方法来指导实际工作,确保了临床能力,为实际工作做好准备。Jevon等〔22〕将OSCE 应用于临床护士的强制性训练中,通过培训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这对于护士的临床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国内关于OSCE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近几年来,国内护理院校及临床教学中借鉴国外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护理教学的现状,开始尝试运用OSCE站点模式。如丁莉等〔23〕将OSCE应用于年轻护士规范化培训中,发现能有效提高护士的专业水平及分析解决问题的临床思维能力,激发其工作热情。严鑫等〔24〕将OSCE应用于中医院新上岗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考评中,通过站点式床边病例考核模式,使新护士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极大地促进了其临床评判思维能力的发展。邹小芳等〔25〕则将OSCE应用于内科新上岗护士的考核中,有利于培养新护士的整体护理理念,使他们重视临床实践,有助于提升其临床思维和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

2.3 SBAR(Sitution,Background,Assessment,and Recommendation,SBAR)教学法

2.3.1SBAR教学法的起源 SBAR教学法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种标准化、结构化的沟通模式,包括个体化现状(Sitution)、背景(Background)、评估(Assessment)、建议(Recommendation),涉及信息交流中的各个环节〔26〕。SBAR沟通模型首先被用于美国海军核潜艇和航空业,于上世纪90年代末被引入医疗服务体系,在预防因沟通不良而导致的不安全因素方面,取得较好的成果〔27〕。

2.3.2SBAR教学法内涵 新护士刚到临床,对病情变化的识别与分析能力较低,在沟通时易出现问题〔28〕。SBAR是一种以循证为基础的标准化沟通模式,分别说明目前发生了什么、什么情况导致的、我认为问题应是什么、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能有效避免交接沟通中重要信息的遗漏,减少医疗错误的发生〔29-30〕,从而能确保患者安全,提升护理质量。

2.3.3SBAR在国内外新护士教学中的研究进展及优势 SBAR目前已被欧美国家医疗体系广泛应用,Vardaman等〔31〕研究表明,SBAR不仅可以作为护士和医生之间标准化交流的工具,还能帮助新护士快速判断患者病情,做出决策,保证患者的安全,从而提升新护士的自我效能感。Renz等〔32〕研究发现,通过SBAR沟通模式培训,可帮助新护士尽快适应岗位,更准确地汇报患者病情,并能有效提高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Meester等〔33〕在16个医院病房中引入SBAR培训后,在提高专业性的有效协作同时,对于护士评判性思维及建立自信心有很大帮助。在国内一般用于晨会或床边交接班,也可应用于转运交接,术前访视、临床护理教学等沟通中。在规培护士的教学中应用SBAR沟通模式,能使护士在与医生、患者的交流中得到有效沟通,确保护理安全。如蔡喆燚等〔34〕将SBAR应用于ICU床头交接班中,通过对护理交接班实施标准化管理,试验组护士的临床思维能力、工作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蒋丽莉等〔35〕将SBAR沟通方式应用在急诊科年轻护士规范化交班中,培训后能明显增强护士的风险预见性,准确反映病情信息,有效促进了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发展。郑祖群等〔36〕将SBAR沟通模式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中,实施培训后,护士由最初的机械思维模式转化为内在的主动发现、决策问题的习惯性行为,使评判性思维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得到提升。

3 多元化各实训教学法的局限性

3.1 PBL教学法的局限性

PBL教学法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老师引导为辅、适时纠偏的一种教学模式。鉴于该教学的特性对教学的主体与客体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学对象需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对课前布置的问题,主动通过网上搜索文献、查阅专科教本、新指南等途径,带着问题去收集资料;教师必须有扎实的专科理论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灵活的教学风格,能熟练地运用PBL教学法来引导学生。目前采用的PBL教学方法没有统一教材,在教学过程中缺乏知识间的有机融合〔37〕。教学对象的理论基础、学习态度、学习动力不足或对PBL教学方法不了解,教师的资质不高,都会影响对规培护士的临床评判思维能力的培养,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3.2 OSCE教学法的局限性

虽然近几年来OSCE在我国医学教学界内逐渐兴起,但目前还只是处于初级探索阶段。OSCE只是一个框架,具体实施需要对其进行科学设计并制定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38〕。相对于传统实训教学,一个完整病例的OSCE考试或培训站点,涉及多项操作及多站点设计,整个过程所花费时间较长,同时需准备的仪器、物资也较多,且对选择SP有严格的要求。在 OSCE应用中有些病理体征不能够真实表现,如肺部啰音,心脏的杂音、中医辨证的舌苔与脉象等;有些创伤性操作不能实操,如洗胃、心脏按压等,这些只能用医疗教学模具替代;且对OSCE病案剧本的编写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3 SBAR教学法的局限性

SBAR是医护团队之间解决各项问题的一种沟通工具。而在临床实践中,医护“互动式”培训较少,仅限于对护士培训未能充分发挥SBAR沟通模式的优势,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对SBAR沟通模式“有效性”的标准化评价指标〔39〕,同时各种沟通模式中涉及的表格设计多样化,没有统一的规范。单纯的SBAR培训方案设计中如没有结合教学性干预,缺少临床思维评判能力实训,就会影响SBAR沟通工具对规培护士的实施效果。一个完整的SBAR案例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在日常工作量较大时,那些缺乏自觉性的规培护士,会影响SBAR的有效实施,所以要加强督查,培养其慎独精神,才能提升她们的整体素质,为护理安全打下坚实的基础。

4 小结

规培护士是临床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关键人群,她们的临床评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传统的单向讲解或演示教学,使教学对象处于被动接受的模式,难以提升临床思维评判能力。但教学方法往往因人而异,并无好坏之分。随着医学教学的不断探索与改进,PBL、OSCE、SBAR作为规培护士的实训教学法,各有其优势与特点,逐渐成为我们可借鉴应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在临床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对象需求、教学内容,并结合教学法的各自特点,开展多种方法联合的教学,能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教学所需,有效提高规培护士的专业水平及解决患者实际问题的能力。开展多元化教学是将规培护士培养成全能护士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保障患者安全、提升护理质量的有力举措,对于护士的综合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教学工作者进一步探索与研究。临床综合能力才能胜任护理岗位,满足社会需求。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规培评判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不要用街头小吃来评判北京
培养思维能力
基于学习的鲁棒自适应评判控制研究进展
为规培提供政策保障
诗歌评判与诗歌创作
规培:在突破中走过2014
该重视规培的“均等性”了
“规培”的上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