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

2021-04-17潘丽华

中外医疗 2021年4期
关键词:植入术心肌梗死住院

潘丽华

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海南海口570000

急性心肌梗死为常见急性疾病,指的是冠状动脉产生持续性、急性缺血缺氧,心肌细胞直接坏死,临床上患者会表现出持久而剧烈胸骨后疼痛,运用硝酸脂类药物和休息不能将病症完全缓解,患者还会伴进行性心电图改变和血清心肌酶活性升高,可诱发休克、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等,甚至死亡;该疾病在欧美地区较多见,每年美国发生心肌梗死的人数在150万左右,我国近年来患病人数有着明显升高趋势,对患者的危害性非常大,应重点关注[1-2]。该文为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特方便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0月该院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进行救治,随机均分两组,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提供早期康复护理方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60例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进行救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17例男性,13例女性;年龄55~75岁,平均年龄(61.61±1.39)岁;心功能等级:10例I级、17例II级和3例III级。观察组18例男性,12例女性;年龄56~77岁,平均年龄(61.58±1.42)岁,心功能等级:12例I级、16例II级和2例III级。两组年龄、心功能等级及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医务人员辅助患者家属完成各项手续和诊断工作,拿到诊断结果,交由主治医师,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方案,在进行手术治疗的同时,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对照组常规护理,为患者安排好病房,等待手术,做好病房消毒灭菌处理,保持通风,空气新鲜,医务人员定期查房,主动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告知患者及家属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资料,提供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原因和意义,举例成功案例,树立患者及家属信心,介绍医务人员相关信息,让患者及家属放心,合理膳食,依据医嘱辅助和监督患者用药,确保手术前的正常和术后身体恢复。

观察组早期康复护理,常规护理方案与对照组一致,在此基础上为患者提供早期康复护理方案,内容为[3-4]:①依据手术流程,为患者完成手术操作后,且在术后24 h内,让患者卧床学习,此时,患者生活上需护理人员照顾,引导患者进行下肢的伸直制动;还应辅助患者完成健侧下肢各关节和上肢各关节的活动,针对腰背部的肌肉进行按摩操作,按摩力度适中,将动脉鞘管拔出,12 h后,护理人员辅助患者翻身,避免身体一个部位长期受压,形成压疮;手术完成2 d后,让患者自主活动身体各关节,自己主动进行翻身,能在病房中进行洗漱和进食,在床上大小便,针对家属的探视,可适当限制,避免打扰患者休息。②手术后,患者完全苏醒且患者体征未见异常时,将患者送入普通病房继续进行康复治疗,1~2 d内,患者可在床边座椅上坐着,3次/d,最早每次时间控制在10 min,随着患者身体逐渐好转,可将每次时间延长为0.5 h;患者在受到护理人员帮助下,可在病房中缓慢行走,2次/d,最早时间控制在5 min/次,随着患者身体逐渐好转,可将时间延长为10 min/次,患者可根据情况,在医生允许的情况下,进行适当会客和看报;3 d后,患者可被搀扶,到病房走廊上漫步活动,活动次数为3~4次/d,最早时间控制在5 min/次,随着患者身体逐渐好转,可将时间延长为15 min/次,如厕时,患者可在家属帮助下完成。③出院前随着患者身体不断好转,应让患者模拟出院后早期的活动量,在患者家属陪护下散步等;在患者住院期间提供早期康复活动并对患者病情变化密切观察,一旦患者在早期康复活动时出现呼吸困难、心绞痛及穿刺部位出血等情况,及时终止康复活动,提供相应救治。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住院时间、日常生活能力、心理状况及护理满意度情况。针对该次研究中患者干预后表现的日常生活能力情况选用日常生活能力评价量表系统评估,评价量表总分100分,评估后分数越高,表示患者干预后表现出来的日常生活能力越强,评估后分数越低,表示患者干预后表现出来的日常生活能力越弱[5]。针对该次研究中患者干预后表现出来的心理状况情况,选用答题问卷调查量表系统,调查量表总分100分,调查后分数越高,表示患者干预后表现出来的心理状况越差,调查后分数越低,表示患者干预后表现出来的心理状况越好[6]。针对该次研究中患者对干预后的效果是否满意选用答题问卷调查量表系统,调查量表总分100分,调查后分数越高,表示患者对干预后的效果越满意,调查后分数越低,表示患者对干预后的效果越不满意[7]。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的表达方式为(±s),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表达方式为[n(%)],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心理状况、护理满意度、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日常生活能力、心理状况、护理满意度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日常生活能力、心理状况、护理满意度对比(±s)

?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属心血管内科病症,形成该病症的原因较复杂,常见因素为过度激动和劳累,受到寒冷刺激,暴饮暴食及便秘等,当患者受到多方面因素的负面影响,使得患者冠状动脉产生病变,出现狭窄、粥样硬化及堵塞等,再受到某些负面因素的影响,造成冠状动脉中的粥样斑块产生破裂,血小板会在破裂斑块表面聚集,进而产生血栓,将冠状动脉血管管腔阻塞,造成心脏供血严重不足,心肌细胞因缺血缺氧现象而坏死;同时,当患者心肌耗氧量大量增加或冠状动脉出现痉挛,也可形成急性心肌梗死,病情严重者,可致死亡,应重视该病症对患者的危害性[8]。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不断提升,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不断完善,选择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为急性心肌梗死进行救治的人数越来越多,因急性心肌梗死的特殊性,在为患者提供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后,还应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虽然能达到治疗目的,改善患者缺血缺氧症状,但是术后患者身体需进行恢复,身体恢复越快越好,身体康复越快,患者身体形成不良反应的概率越低;早期康复护理属科学化及针对性极强的干预模式,依据患者手术治疗情况,为患者提供常规护理服务的基础上,早期康复护理服务能促进患者各身体组织功能的恢复,特别是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这些直接影响着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一旦术后患者身体恢复不理想,会造成患者产生心慌及焦虑等负性情绪,进而影响患者身体康复,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影响患者整体疗效,早期康复护理针对上述情况,从术后将患者送至普通病房开始,结合患者身体康复效果,逐渐引导患者各身体机能的恢复,早日出院[9-10]。

通过对比常规护理与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的运用效果,结果对照组住院时间为(18.96±1.38)d,心理状况为(72.58±1.32)分,护理满意度为(82.46±1.47)分,日常生活能力为(80.54±1.57)分,观察组住院时间(11.42±1.25)d、日常生活能力(93.25±1.25)分、心理状况(56.24±1.53)分、护理满意度(95.45±1.04)分(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与张丽、燕丽等[11-12]研究所得住院时间(11.47±1.21)d及日常生活能力(93.35±1.18)分和心理状况(56.28±1.51)分等相差不大,表明,该研究中早期康复护理的运用价值较高;在这两种干预方案均能运用的基础上,常规护理服务方案虽拥有一定干预效果,但是常规护理主要依据患者病情变化,为其提供相应护理服务,多为被动护理,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患者的改善效果不理想;随着对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深入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患者身体恢复帮助非常大,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还能稳定好情绪,改善心理状况,患者对早期康复护理服务的运用效果也满意,因此,在能为患者提供早期康复护理服务的基础上,值得优先为患者选用。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显著,与常规护理方案比较,住院时间更短,心理状况更好,护理满意度更高,日常生活能力更强,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值得运用早期康复护理方案。

猜你喜欢

植入术心肌梗死住院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伴随疾病心理疏导
不同超乳切口联合IOL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比较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植入术治疗青光眼疗效
自我保健在预防心肌梗死复发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