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巴喷丁联合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临床分析

2021-04-17孙立前

中外医疗 2021年4期
关键词:喷丁加巴癌性

孙立前

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疼痛科,江苏南京210031

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是指外周神经或中枢神经系统因为功能型障碍或原发性病理改变而发生的一系列疼痛综合征,其主要发生于中晚期癌症患者,处于这一阶段的癌症患者肿瘤已经侵犯周围组织,会使发生占位病变,神经组织受到损伤,患者因此而感到难以忍受的疼痛[1]。相关调查显示,约有70%的晚期癌症患者会出现疼痛症状,其中又有25%为顽固性疼痛[2]。区别因外界刺激导致的损伤性疼痛,癌性疼痛特别是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所引发的疼痛通常痛感强烈、长时间持续,患者极易因此出现机体内分泌紊乱与心理障碍,临床需要对癌性疼痛进行有效控制,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3]。该文方便抽选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于该院医治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60例患者,以观察加巴喷丁、硫酸吗啡缓释片的联合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抽选该院收治的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基本资料,以患者采取的不同治疗方案为分组依据,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女:13例/17例;年龄28~86岁,平均(52.85±13.73)岁。研究组:男/女:15例/15例;年龄27~87岁,平均(52.81±13.76)岁。比较平均年龄、性别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4]:①均经病理确诊为晚期恶性肿瘤;②均合并有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以NRS数字评分法评定,均>4分,KPS生活质量评分均>40分;③预计生存期>3个月;④对研究中使用的药物无过敏史;⑤患者对研究内容知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该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原则。

排除标准[5]:①有恶心呕吐、吞咽困难等症状;②心、肺、肝、肾功能异常;③接受过放化疗治疗;④服用过其他阿片类药物;⑤合并有急腹症、麻痹性肠梗阻、呼吸抑制等疾病;⑥患有精神类疾病、依从性差,无法配合完成研究者。

1.2 方法

对照组以硫酸吗啡缓释片(国药准字H10980062;规格:30 mg/片)进行单药治疗,用法用量为:口服,初始剂量为2次/d、30 mg/次,随后可根据患者的镇痛效果对用量进行调整,但单日最大剂量≤180 mg/次。疗程为2~4周。

研究组以巴喷丁胶囊(国药准字H20050271;规格:300 mg/粒)加用硫酸吗啡缓释片进行联合治疗:①硫酸吗啡缓释片:用法用量及疗程与对照组相同;②加巴喷丁胶囊:口服,3次/d,300 mg/次,疗程为2~4周。

1.3 观察指标

组间对比治疗前、后的NRS疼痛评分、BPI生活质量影响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①NRS评分方法:将一条直线平均分为10段,由左到右依次标注0~10的数字,代表从无痛到剧痛,护理人员根据24 h内患者疼痛最严重的程度选出相应的数字,以衡量患者的疼痛程度,0分无痛,1~3分为对睡眠无影响的轻度疼痛,4~6分为对睡眠稍有影响的中度疼痛,7~9分为令患者无法入睡或在睡眠中痛醒的重度疼痛,10分为无法忍受的剧痛[6]。②BPI评分方法:BPI评分可以反映疼痛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的影响,评估的工具为疼痛简明记录量表,按照对生活质量影响从小到大分别计0~10分,评分越低则疼痛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的影响越小[7]。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NRS评分

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NRS评分有所降低,且研究组的NRS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NRS评分对比[(±s),分]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NRS评分对比[(±s),分]

?

2.2 BPI评分

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P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BPI评分有所降低,且研究组的BPI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BPI评分对比[(±s),分]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BPI评分对比[(±s),分]

?

2.3 不良反应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与对照组的20.00%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癌痛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虽然姑息治疗技术不断发展,WHO也制定了三阶梯镇痛治疗方案,但恶性肿瘤患者中依然有近30%无法有效控制癌痛[8]。癌痛属于混合性疼痛,不仅有伤害感受性疼痛,还有神经病理性疼痛,后者主要表现为幻觉痛、枪击样痛、烧灼痛、刺痛、坠胀痛、麻木痛、痛觉过敏或超敏等,其会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为抗肿瘤治疗的顺利进行造成明显的阻碍[9]。吗啡是治疗癌痛的常用药物之一,在第二、三阶梯的镇痛治疗中应用广泛,其可以作用于κ受体和μ受体,抑制痛觉神经递质释放,87%的生物利用度和45%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可以使患者服用后快速镇痛,缓释片的剂型可以使其保持较长的起效时间,但需要注意的是,μ受体激动易引发便秘、头晕嗜睡、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并且单用硫酸吗啡缓释片,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敏感性也比较差[10]。而加巴喷丁是结构与γ-氨基丁酸(GABA)相似的1-氨甲基-环己烷乙酸,这种药物在大鼠试验中可以抑制神经节中TKR4的表达,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服用后经外周、中枢神经等多条途径的介导,可以发挥出抑制病变神经的异常放电,抗中枢神经性痛觉的作用,而将加巴喷丁与硫酸吗啡缓释片联用,可以提高对阿片类受体的耐受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11]。该研究中,经治疗后以加巴喷丁、硫酸吗啡缓释片进行联合治疗的研究组不仅BPI评分和NRS评分均比以硫酸吗啡缓释片进行单药治疗的对照组低(P<0.05),其不良反应率也稍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0% vs 20.00%),可见在硫酸吗啡缓释片的基础上联用加巴喷丁不仅可以更有效地减轻患者疼痛、减少癌痛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的影响,同时还不会降低治疗的安全性。将研究组治疗后NRS评分(1.23±0.84)分、BPI评分(1.86±0.72)分、10.00%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与闫红梅等[12]研究中治疗后NRS评分(1.3±1.0)分、张宁[13]研究中治疗后17.78%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BPI评分(1.97±0.83)分进行对比均较为相近,可见该研究结果结论真实可靠。

综上所述,加巴喷丁、硫酸吗啡缓释片联合治疗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癌痛,降低癌痛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的不良影响,同时不会带来较多不良反应,临床可为患者放心联用。

猜你喜欢

喷丁加巴癌性
华蟾素胶囊治疗癌性疼痛患者的临床观察
卡马西平与加巴喷丁对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价值比较
依巴斯汀联合加巴喷丁治疗老年性瘙痒症的效果观察
麝蟾镇痛膏治疗150例癌性疼痛的系统评价
阿昔洛韦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观察
消癥止痛外用方治疗癌性疼痛38例
中医护理干预控制癌性疼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