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鸡育雏成活率饲养管理实战技术

2021-04-16马艳华黄云鹤

吉林畜牧兽医 2021年6期
关键词:鸡雏吉林市种蛋

马艳华,武 斌,黄云鹤,李 仁

1.吉林市农业科学院,吉林吉林市 132000;2.吉林省永吉县畜牧兽医总站,吉林永吉 132200;3.吉林市畜牧总站,吉林吉林市 132000

在养鸡生产中,育雏很重要,如同盖高楼大厦的地基,基础如不打牢固,在生产过程中就会有大的隐患,严重影响养殖经济效益。无论蛋鸡或肉鸡,在饲养过程中,育雏的成功意味着养殖过程中成功了80%以上,所以育雏是养鸡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1 选择健壮优质的鸡雏

在引进鸡雏前,应该对孵化场做彻底沟通和了解,看是否为规范厂家、种蛋来源等。很多在育雏中容易出现的疾病,如沙门氏菌引起的鸡白痢,大肠杆菌、支原体等疾病由种蛋垂直传播而来,如种蛋带菌,传给鸡雏,不但容易造成疾病导致养殖成本的提高,鸡雏也会因为得病而影响生长发育,造成肉鸡出栏时均匀度差,蛋鸡产蛋迟迟达不到产蛋高峰,严重影响经济效益。排除上面因素,从外观上来看,健康鸡雏应具有羽毛光滑,干净,卵黄吸收好,听到的叫声很大,爱动而且活动力强,拿在手里感觉不柔弱瘦小,挣脱有力,肛门周围干净,闭合好等特点。

2 鸡舍清扫和消毒

在鸡雏进入鸡舍前,对鸡舍进行全面的清扫消毒,扫除舍内的灰尘和残留的粪便,清楚食槽、水槽里面的杂物并开窗通风,为下一步消毒工作做好准备。关闭房舍,用广谱高效、杀毒效果好的消毒剂对鸡舍喷洒消毒,墙面按500mL/5m2,地面按500mL/2m2的量喷洒消毒。或者用最简单的方式,每处喷洒消毒液至滴水滴为止。为了更好地达到消毒效果,对鸡舍清理完之后,用甲醛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无论喷洒或熏蒸消毒,消毒时舍内温度应在20~22℃,封闭鸡舍24~48h,然后开窗通风数小时后封闭鸡舍。在雏鸡进入鸡舍之前,舍内升温至34℃左右,为鸡雏进入鸡舍做好准备。

3 及时饮水和开食

一般鸡雏经运输才能到达养殖场地,尤其经长途运输后,雏鸡表现疲劳状态,建议雏鸡到达育雏舍,先在装雏盒内放置20~30min,然后放入育雏笼内,开始饮用事先准备好的糖水:2.5kg葡萄糖、2kg白糖、500g红糖兑100kg水,比例5%。以往人们常用5%葡萄糖和稍加电解多维,虽有效果,但效果不佳。加红糖的原因是有利于胎粪排除和恢复体质,增加体能,也有利于蛋黄吸收,另外从中医角度讲,红糖具有温补作用。前3天除了开口药外就饮这个水。并仔细观察,尽量做到每只鸡都要饮到水,这是促进生长的重要一步;第二步,开食,雏鸡出壳达到24h就可以开食,询问孵化场出壳时间以便确定开食时间。近几年研究表明,鸡雏出壳18~19h就可以开食,早开食有利于消化系统发育,具体做法:用颗粒料,均匀地撒在事先铺好的报纸或牛皮纸上,在保证每只鸡都能吃到料的前提下,每次少喂勤添,避免过多饲料由于舍内高温高湿发霉和造成饲料过多导致的饲料浪费。一般第一周6~7次,以后逐减,具体根据鸡采食情况,灵活掌握。

4 喂开口药

为避免大肠杆菌、鸡白痢等疾病的垂直传播,鸡雏进入舍内第2天应饮用开口药,建议恩诺沙星,可以起到净化支原体、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有害菌的作用,建议连用4d。

5 做好免疫

根据当地及自家疫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免疫程序。因每个场地,病原菌可能存在的种类不同,而导致鸡患不同种类的病毒性传染病,因而免疫程序应因地制宜,不可模仿和照搬。

6 合理的光照

在育雏过程中,合理的光照强度和时间,不仅有利于雏鸡尽快学会采食、饮水,还能促进骨骼肌肉的发育,及一定日龄后的性成熟。一般要求前3天强光育雏,7d内光照时间为23~24h,以后每天递减1h,到20日龄后改为8h/d或采取自然光照。光照强度一般用15~25w灯泡,灯泡间隔3 m远。

7 控制好舍内温度

雏鸡从孵化器到育雏舍内,温度相差悬殊,自身调节机能差。生长所需温度短时间内还需外界控温调节,温度过低容易导致鸡白痢等疾病的出现,过高造成雏鸡失水,发育不良等现象,所以育雏舍内的温度一般第一周控制在32~35℃,以后每周降2℃,直至4周后降为22℃。但经验表明,不能光看温度计温度,要看雏定温:鸡雏如张嘴喘气,大量喝水,说明温度高了;如鸡雏聚堆,靠近热源,互相挤压,说明温度低了;如分布均匀,饮水采食都正常,睡眠安静,则证明温度适宜。

8 育雏舍内通风要良好

育雏舍内长时间产生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如不能及时排放,更换新鲜空气,为雏鸡增加氧气,势必造成由于鸡苗新陈代谢旺盛,长时间氧气含量少,导致鸡雏体质下降,抗病力减弱,易得病。

9 保持舍内合适的湿度

舍内湿度现在往往被很多养殖户忽略。在第1周要求湿度为75%,第2周为65%,第3周以后也需保持在55%~60%。湿度计高出网架10cm,多放几个,不能放煤炉附近。如果舍内湿度过大,引起球虫等疾病的出现和饲料发霉;湿度过低,舍内空气干燥,引起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10 育雏饲养密度不易过大

饲养密度,是育雏中的重要因素,往往因育雏期间饲养密度过大导致育雏均匀度差,体弱多病,严重影响后续的生产性能。具体操作:及时给鸡分群,一般在一周内进行。5周龄以内的鸡,一般蛋鸡20只/m2左右,肉鸡10只/m2左右。也可以根据鸡雏品种,机体大小,上下调整单位面积的饲养只数,需灵活掌握,但总的原则是千万不能饲养密度过大。

总之,育雏的好坏,成活率高低,后续生产性能的高低,是发展庭院经济和林地经济的关键。因而应抱有精细的养殖态度,科学育雏,为养鸡业奠定夯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鸡雏吉林市种蛋
吉林省吉林市松江东路小学校
日粮添加虾青素对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
提高鸡雏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母鸡(节选)
吉林市粮食局 推动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
浅谈淘汰鸡雏在野生动物饲料中的应用
种蛋贮存前加热提高种蛋孵化率
种蛋在贮存前加热可以提高孵化率
土鸡种蛋的收集与管理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产品销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