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圆壶”陶刻作品与原创意识

2021-04-16

山东陶瓷 2021年1期
关键词:紫砂陶陶刻刻画

程 鹏

图1 智圆壶

明代是紫砂陶发展的一个繁荣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时大彬将大壶改做小壶,由此吸引了大批文人的关注,文人的参与让紫砂不再是简单的形体创作,还融入了更多的文艺元素。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众多紫砂陶艺作品,有的高雅脱俗,有的独领风骚,其很多经典的造型和题材都是在这一时期奠定的基础。紫砂壶的制作者和书画名家之间的沟通成就了一段段文艺创作的佳话,自时大彬之后的紫砂名家能手,如陈鸿寿、陈曼生等,无不有着很深的书画造诣,书画与紫砂壶的融合由此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壶艺泰斗”顾景舟先生就认为,紫砂壶的塑造必然要有文化参与其中,有了文化,紫砂壶才具有了灵魂,而书画艺术是中国文化的一大表率,紫砂陶刻将中国书画再现于茶壶之上,本身就代表了非常显著的文化印记。

中国文化的传承永远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膜拜前人的经典,不断临摹和感悟其中意境,但真正创作作品的时候,绝不能生硬的重复,这种理念就是文艺创作中原创的动力。图1“智圆壶”具有简练而典雅的外形,圆润的线条流畅而自然,以圆为主的轮廓自有一种心灵圆融的魅力,同样由于壶面光润,正是紫砂陶刻施展的舞台。

紫砂壶上的陶刻装饰能够增添紫砂壶的艺术魅力、塑造更多的文化内容,从而引发人的思考。在有限的壶面空间内,刻画的内容首先要考虑到壶形本身所带来的局限。在“智圆壶”的壶面上,升颈滑肩,壶面腹鼓光润,从观赏习惯来说,茶壶的壶腹是表现陶刻内容的最佳场所,然而还需要进行考虑的是,这把壶是一把相当典型的圆形器,且壶身略扁圆,横向的空间要远远大于纵向的空间,这时候就需要思考,刻画的内容是否能够合适的填补这一空间。这种设计思考正是紫砂陶刻原创意识的基础,没有这一步,那后续无论有何种想法,都无法尽情的展开。同时,这种思考方式也符合空刻法的需要,提前规划陶刻内容,让刻画内容和茶壶造型相辅相成。

在决定好陶刻创作内容以后,就可以考虑下刀的位置。这时候壶面就如同一张画布,在中国传统美术中,一张画上为天,下为地,天地之间需要有人的存在。这里所指的人并非一定是指“人物”,可以是承载人情感的各种事物,比如奔马、游鱼、花鸟,每一种形象在我们的文化中都有特定的情感指向,中国人在将这些事物拟人化的表达之后,可以非常方便的融入到各种艺术创作当中。而在“智圆壶”的构图上,就承袭了这一点,其中的情景,人物刻画完整,采用了相同风格的简略线条,这些线条在下刀的时候形成的非常快速,寥寥几画就构成了人物及其周边情景的轮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带有一种阴阳互换的思考方式,即刻画人物的正面,那周围自然是春暖花开,一派怡然;反之刻画人物的背面,那就是草木凋零,一派萧瑟。在“智圆壶”上的人物侧身背颜,所以周围山石嶙峋,草木枝干,一派秋冬迹象,原汁原味的再现了创作者心中对于这个世界的情感认识。

在紫砂陶刻中,原创意识是一种需要主动培养的创作思考方式,它以世间万物的规律作为基础,只要刻画的内容没有超脱于这个世界,那么其每一根线条总是会有迹可循,并且相互影响,在思考设计这些形象的同时必然要考虑到其中的合理性,用前后一致的创作逻辑最终将其表现出来,这就是原创意识在紫砂陶刻创作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这种意识并不是被动的思考,而是主动的创造,让刻画出的形象或文字产生内在的联系,从而自我衍生,这样创作出来的紫砂陶刻作品自然生动、形象,充满了引人探究的魅力。

从紫砂陶艺艺术的历史发展来看,新的创作主题,新的创作手法一直层出不穷,对于中国古老文化内容的发掘,让紫砂陶刻犹如守着一座无穷的宝库,而打开这座宝库大门的钥匙就是每一个陶刻创作者所具有的原创意识,只有吸收、归纳、总结这些文化内容,刻画出来的作品才能够深邃而生动,从而衍生出引人入胜的艺术情感。

猜你喜欢

紫砂陶陶刻刻画
浅析国画与陶刻之间的关系
——以“梅兰竹菊四君子陶板”为例
盘山行旅,山店风簾
——浅谈陶刻作品“山店风簾图”的陶刻艺术以及寓意内涵
当代紫砂陶刻大环境下的个人艺术道路分析
浅析紫砂陶刻中的书画艺术
简析陶刻作品《枫桥花瓶》的刀法特色
浅析紫砂陶的造型与审美表达
刻画人物如何『传神』
陶刻作品《十八罗汉拜观世音》的造型意蕴
论紫砂陶刻的装饰与发展
刻画细节,展现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