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少先队引领作用,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

2021-04-16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第三实验小学仝秀亮

辅导员 2021年3期
关键词:每学期红星工委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第三实验小学 仝秀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2017年以来,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第三实验小学少先队着力开展“红色接班人工程”,积极建设活动阵地,建立相关评价机制,让红色基因在校园中扎实传承。

创新少先队评价体系,让红色基因焕发时代光芒

学校少工委将“红领巾争章”与“红色接班人工程”有机结合,与学校现有的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感恩孝亲教育等融合,共同构成学校思想道德教育课程体系,根据不同年级少先队员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由浅入深、分层设置少先队活动内容和达标要求,让各年级组、各中队都成为活动组织开展的主体。

学校少工委制定了《无棣县第三实验小学“红色接班人工程”队员综合评价办法》,对队员们的成长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坚持评价目标的多维性、评价方法的灵活性、评价形式的多样性;把队员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表现纳入综合评价;以中队为实施主体,组织队员们自评、互评,还组织家长和任课教师等对每位队员进行形式多样的评价。

在实践过程中,学校少工委探索出了“三红”评价机制:日常评价分A、B、C、D四个等级,期中和期末则以“红星”“红心”“红旗”为标准进行评价,具体操作规则为:根据队员们的道德行为表现,以“红星”作为合格标志,每满3颗“红星”,可获得1颗“红心”,每满3颗“红心”,可获得1面“红旗”。如有队员在二至六年级每学期获得1面“红旗”,到小学毕业时则可获得10面“红旗”,届时学校少工委会为其颁发“红色鉴定书”。

为确保评价的有效性,学校少工委对评价结果实行按比例管理 :每学期获得“红旗”的队员人数不超过各中队总人数的90%,毕业年级获得“红色鉴定书”的队员人数不超过各年级总人数的85%。根据队员们的日常行为表现,每名队员每学期的期中和期末最多可分别获得3颗“红星”;根据队员们在红色活动(如“红歌比赛”“红色故事汇”等)中的表现,每名队员每学期最多可获得3颗“红星”。每名队员每学期获得的“红星”数量不超过9颗、“红心”数量不超过3颗、“红旗”最多1面。学校少工委还集中评选了一批“红色先锋少年”,并举行了隆重的表彰仪式。这些评价举措对队员们的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

灵活建设活动阵地,让红色资源发挥育人作用

学校少工委在教学楼所有楼层的楼道门厅空间内设置了“红色阅读区”,提供了3300余册红色书刊,并设置了开放式书架和阅读桌椅;对“红色阅读区”的墙面进行了红色主题装饰,形成了风格统一、主题鲜明的“红色文化墙”,使队员们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浓浓的红色教育氛围,以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队员们在“红色阅读区”阅读红色书刊

组织多样队活动,将红色种子根植于队员的心田

学校少工委组织各年级的队员们开展“红色接班人工程”系列活动:进行一次队史教育、学唱一首红色歌曲、观看一部红色电影的“三个一”活动;利用国旗下讲话,对队员们进行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以“寻找我心目中的英雄人物”为主题的演讲活动等,并在学校微信公众号上开辟了红色教育专栏,定期推送对红色教育活动的报道,形成与社会、家长的良性互动。学校还成立了“红蜻蜓”校园红领巾广播站,将红歌、红色故事、红色历史作为其重要播放内容,让红色的声音响彻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今后,学校少工委将继续以“红色接班人工程”为切入点,深入挖掘少先队的育人功能和价值,持续传递红色信仰,让红色基因融入队员们的血脉,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猜你喜欢

每学期红星工委
中共梧州城工委
红星照耀下的湘鄂赣苏区
红星花凤蝶
红星闪闪迎国庆
宁夏超七成检察院领导兼任学校“法治副校长”
成立学校少工委 推进少先队改革实施
积极探索街道人大工委工作新路子
让人忍俊不禁的课堂
闪闪的红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