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条灸联合耳穴压贴对不寐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04-16黄小梅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耳穴证候穴位

陈 英,黄小梅,冷 羽,罗 璇,谢 薇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贵阳 550001)

艾条灸与耳穴压贴均为中医临床最为常见的特色医疗技术,在不寐症的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且操作简单,无毒副作用,易于被患者所接受。本研究以我院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收治的84 例不寐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艾条灸联合耳穴压贴对不寐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收治的84例不寐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多梦早醒、难以入寐等症,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不寐相关的诊断标准[1-2],PSQI 评分11 分以上,自愿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且排除合并精神病类疾病、妊娠及哺乳期女性、严重的器质性病变、认知障碍、精神疾患、相关药物过敏史、近期服用过影响睡眠药物、治疗依从性差及无法配合完成本次研究者。将受试者根据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2 例。2 组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山东信谊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3047)治疗,每次1 mg,每日1 次,睡前30 min 服用,持续治疗4 周。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艾条灸与耳穴压贴治疗。1)艾条灸方法:嘱患者取卧位,艾条点燃后置于体表穴位燃烧、熏烤,选神门、三阴交、涌泉、百会等穴位,每个穴位熏烤5 ~10 min,治疗过程约1 h,每周3 次,持续治疗4 周。2)耳穴压豆方法:取失眠点、垂前、交感、神门、皮质下。内分泌以及心、肝、脾、胆、胃、肾,对耳廓及以上各穴采用75%酒精常规消毒后,将王不留行籽黏贴在脱敏胶布上,明确以上各穴位的敏感点后进行贴敷,并指导患者垂直进行按压,每日按压4 ~5 次,以出现酸麻胀痛感为宜。每3 天更换1 次,双耳交替进行,连续治疗4 周。

1.3 护理方法

艾条灸治疗前应先全面评估患者的自身体质、穴位局部皮肤状况以及热的耐受力,同时主动与患者沟通,详细向患者讲解艾条灸的操作方法、有效性及安全性、相关配合及注意事项,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消除患者内心的疑虑,缓解紧张情绪。另外,冬季治疗前应调节室内温度,避免因患者裸露皮肤而受凉。治疗期间嘱患者保持卧位,禁止左右翻身,告知患者艾灸时局部皮肤会出现灼热感,无需紧张,并随时询问患者有何不适,一旦出现灼痛感应立即停止并进行降温处理,同时告知患者治疗期间一旦出现不适感应及时提出。治疗结束后嘱患者充分休息,注意保暖,避免汗出当风及受凉,6 h 内禁止洗浴。耳穴压贴后嘱患者避免沾水,定时进行穴位刺激,切勿自行贴敷,以免选穴不准影响治疗效果。比较2 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变化、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1.4 评价指标

1)疗效评价标准[3]。2)中医证候评分[4]。3)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量表及Epworth 思睡量表[5]进行评价。4)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6]从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角色职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方面进行评价,每项满分100 分。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软件包,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分别采用均数±标准差(±s)、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行t 检验及χ2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 组的临床疗效比较(n = 42) 例

2.2 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比较

见表2。

2.3 2 组睡眠质量改善情况比较

见表3。

2.4 2 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比较

见表4。

表2 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比较(±s ,n = 42) 分

表2 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比较(±s ,n = 42)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 P <0.05,与治疗前比较,△P <0.05

组别 时间 难以入寐 多梦易醒 神疲乏力 头晕健忘 情绪抑郁研究组 治疗前 2.41±0.63 2.51±0.52 2.53±0.42 2.61±0.44 2.48±0.51治疗后 0.73±0.57#△ 0.68±0.33#△ 0.69±0.27#△ 0.61±0.22#△ 0.42±0.19#△对照组 治疗前 2.39±0.61 2.46±0.49 2.56±0.47 2.59±0.43 2.51±0.49治疗后 1.42±0.68△ 1.31±0.38△ 1.38±0.35△ 1.32±0.38△ 1.37±0.27△

表3 2 组睡眠质量改善情况比较(±s ,n = 42) 分

表3 2 组睡眠质量改善情况比较(±s ,n = 42)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 P <0.05,与治疗前比较,△P <0.05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2 周 治疗后4 周研究组 PSQI 评分 22.29±1.26 9.89±1.15#△ 5.54±0.65#△Epworth 评分15.78±2.41 7.32±1.35#△ 4.22±1.14#△对照组 PSQI 评分 22.28±1.29 13.62±1.17△ 8.79±0.85△Epworth 评分15.92±2.38 12.22±1.68△ 7.81±1.57△

3 讨论

艾条灸属于传统医学外治疗法范畴,主要是一种将艾条、艾绒点燃后置于体表穴位或病变部位燃烧,通过灸的温热之力刺激穴位经气,促进血液循环,达到疏通经络,温经散寒,调节脏腑功能,调和人体阴阳平衡的作用,且具有操作安全、施灸部位恒温的特点[7]。耳穴压豆是以中医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对耳穴相应区域进行规律刺激,通过末梢神经传导至大脑皮质相应区域,以平衡阴阳,调节气血经络,刺激神门、皮质下等穴可有效调节大脑皮质兴奋及抑制,发挥镇静安神、改善植物神经症状的作用[8]。垂前、失眠点并配合肝、肾、心、胃、胆、脾等来达到调节脾胃、补益心脾、疏肝理气,已达到平衡阴阳、调节脏腑功能的效果[9]。艾条灸与耳穴压贴均为中医特色疗法,但大多患者常因对治疗方法充满了未知性而伴有紧张、焦虑情绪,使配合度下降,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在治疗前需全面向患者讲解艾条灸与耳穴压贴治疗的相关知识、相关配合事项及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认知度,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从而保证治疗效果[10]。

表4 2 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比较(±s ,n = 42) 分

表4 2 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比较(±s ,n = 42)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 P <0.05,与治疗前比较,△P <0.05

组别 时间 情绪功能 认知功能 角色功能 躯体功能 社会功能研究组 治疗前 54.67±4.22 55.68±3.54 56.91±3.47 62.59±5.23 67.09±4.27治疗后 86.31±4.43#△ 88.72±4.33#△ 88.67±4.55#△ 90.48±4.26#△ 90.38±4.41#△对照组 治疗前 54.25±4.38 56.26±3.58 57.22±3.17 63.23±4.62 66.85±4.38治疗后 73.46±4.52△ 72.35±4.27△ 73.28±4.09△ 76.68±4.33△ 78.44±4.23△

猜你喜欢

耳穴证候穴位
萧山地区帕金森病睡眠障碍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复合证候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广泛性焦虑障碍中医证候、体质及其关系的研究进展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补肝汤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效果分析及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在高血压伴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耳穴按压对肺部疾病患者的保健作用
子午流注治疗仪择时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效果研究
夏季穴位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