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高标准金融市场体系的基本内涵与对策建议

2021-04-15吴腾华胡耀元

广西社会科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高标准金融市场金融

吴腾华,胡耀元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金融管理学院,上海 200336)

当前我国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正面临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从外部环境来看,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复杂程度不断加深,使得地区冲突不断升级;以贸易保护主义和霸权主义为代表的“逆全球化”浪潮开始兴起,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剧烈波动。从内部环境来看,我国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面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造现代化产业结构体系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一系列问题。纵观30多年来我国金融市场体系的建设历程,它始终是在问题中发展、在挑战中完善,并逐步建立起规范统一的现代化金融市场体系,有效支持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度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度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转变,金融市场体系中错综复杂的结构性矛盾也随之凸显,如金融供给抑制与金融双向开放并存、金融市场体系供需失衡等[1]。只有持续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才能解决当前面临的诸多矛盾与难题,而建设高标准金融市场体系成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的必然选择。

一、我国金融市场体系的主要建设历程

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既是我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代建设统一、开放、公平、有序市场体系的核心内容。这不仅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运行,还有助于我国金融体系中深层次结构性矛盾的根本解决。从历史来看,我国金融市场体系的建设历程大体上可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探索性建设阶段(1984—1997年):提出基础性构建目标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未能建立起一个十分发达的现代金融市场体系,各个金融子市场之间的合作交流也并不密切。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这成为我国金融市场体系建设的前奏。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成功建成以国债交易和企业债券流通为基础的初级债券市场。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相继成立,标志着我国股票市场逐渐成形,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创造了必要的基础条件。1994年,在外汇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又形成最初的外汇市场。在这个发展阶段,各个金融子市场相继成立、不断发展和日益融合,同时金融市场体制改革也有条不紊地开展,政策不断完善,制度持续健全,功能日益丰富。历经十余年发展,1997年第一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之际,我国初步形成统一有序的金融市场体系,为日后金融市场体系的规范性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规范性建设阶段(1998—2007年):提出制度性改革目标

1997年7月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既造成大部分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困境,也对我国经济造成一定的冲击。在此背景下,党的十五大正式召开,对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展望,我国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也因此迎来了新机。随后,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又提出要加快经济体系的制度性调整,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构建对外开放格局等奋斗目标,从而对我国金融市场体系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个发展阶段,我国金融市场体系中的参与主体日趋活跃、交易总量持续扩大、运行风险不断上升,此时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的金融市场体系显然无法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我国由此进入金融市场体系的规范建设期。2004年《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体系,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提高上市企业质量、推进上市企业规范运作和增加证券投资品种等,这标志着我国对金融市场体系的认识开始逐步加深,意识到建设金融市场体系并不是单个金融子市场的简单加总和分别发展,而是要大力整合包括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在内的各金融子市场的资源力量,全面深化金融市场体制改革,最后形成长效的发展机制,并推动我国经济发展逐步转变为创新驱动型。经过10年的规范发展,2007年第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之际,我国已基本形成较为规范健全的金融市场体系,为日后金融市场体系的全面性建设奠定了稳固基础。

(三)全面性建设阶段(2008—2012年):提出协调性发展目标

2008年全面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既造成欧美等发达国家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和经济社会的严重衰退,同时也波及我国整个金融体系,使我国经济增长出现较大的跌幅,金融市场体系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以此为发展契机转入金融市场体系的全面性建设时期。在这个时期,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主动手段,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其中就包括全面建设我国金融市场体系以提高防控各类金融风险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其主要举措有:坚持债券市场的规范统一,维护资本市场的有序运行,促进保险市场的稳定发展,推进各个金融子市场的协调发展;健全金融监管机制,提高金融机构防备和解决风险的能力;稳步推进汇率、利率市场化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在党和国家的科学领导下,我国逐渐走出全球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迈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同时金融市场体系改革也愈发稳健,开始进入精细化、制度化和安全化发展阶段。2012年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之际,我国已基本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和多层次的现代金融市场体系,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等主要金融子市场发展日趋均衡,其功能、结构和规模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仍存在部分问题亟待优化和完善。

(四)系统性建设阶段(2013—2019年):提出结构性完善目标

随着我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阶段,过往金融市场体系中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开始显现。因此,党和政府明确提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的总要求,这标志着我国对完善金融市场体系这一问题的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刻。其主要举措包括: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全方位推动权益融资,建设多层次的信贷体系,并充分借鉴间接融资功能,最后实现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优势互补;完善人民币汇率决定机制,更大限度地发挥市场供需在汇率形成过程中的指示性作用;构建更具竞争性和包容性的金融服务业,提高金融资源配置能力,实现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在2017年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之后,我国又设立了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旨在加强金融监管协调、补齐监管短板。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只有着力解决金融市场体系中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方能提升金融质量和效益。

(五)高质量建设阶段(2020年至今):提出高标准建设目标

2020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经过全国人民五年的奋力拼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优异成绩,“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踏出了坚实的一步。因此,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十四五”规划。这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我国2035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的重要时期。然而,当前我国仍然面临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各种风险因素层层叠加,既加剧了各国的利益冲突和战略博弈,同时也使得国内经济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因此,“十四五”时期将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历史时期,应当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将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主题,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基本主线,以科技创新为根本动力,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在此背景下,我国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应牢牢把握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制度基础,以实现高标准为根本目标,强化科技战略支撑,精准实施宏观政策,提高风险预判能力,严密防范金融风险,并建立健全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导向的高标准市场体系,因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是实现金融市场体系对标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之举,能更好地促进经济运行维持在合理区间,充分支持我国新发展格局建设和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

二、高标准金融市场体系的基本内涵与评价视角

所谓高标准金融市场体系,是指适应我国新阶段经济体系优化升级、“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及高水平对外开放等内在要求,全面发挥金融市场基本功能,显著提升金融市场整体效率,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适金融市场体系。其基本内涵具体包括以下几个目标:金融市场体系更加合理,金融市场体系更加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更具效率,金融市场体系更加安全,金融市场体系更高水平,金融市场体系更高质量。

我国金融市场体系建设现已走过30多年的不平凡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无论是金融市场体系的整体规模,还是其运行效率,抑或是其主要功能,相比以往都得到了显著改善,但仍存在诸多现实问题,制约着我国金融市场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不仅是其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形成国内强大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力保障,更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构建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由之路。然而,我国金融市场体系的优化和完善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改革任务之巨,涉及主体之多,面临阻碍之难,使得建设高标准金融市场体系成为一项较为艰巨的任务。因此,必须有一个清晰的完善思路,在建设过程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并遵循金融发展规律,方能顺利推动我国金融市场体系的建设。

首先,必须弄清楚为什么我国要建设高标准金融市场体系,实现金融市场体系的高标准对我国经济社会有怎样的影响,即明确发展目标。其次,要确定建设高标准金融市场体系的基本方向,应该从哪些方面发展和完善我国金融市场体系,如通过健全金融市场中的相关制度、法律和规则来完善金融市场体系[3],即把握建设主线。再次,要比较各国金融体系的建设经验,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有的放矢,着重解决首要任务和重大问题[4],即突出重点要求。最后,通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实现最终目标,即我国基本建成高标准金融市场体系,形成一个更加合理、更加完善、更具效率、更加安全、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金融市场体系,并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发挥核心作用[5]。金融市场体系的发展不仅体现在总量的扩张方面,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结构的优化方面。因为金融市场结构是金融市场体系发展质量的根本体现,金融市场结构的合理与否不仅是衡量金融市场体系发展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准,而且也是衡量金融市场体系效率高低和核心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小的重要尺度。金融市场体系的高质量发展既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6],同时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因素[7]。

在评价高标准金融市场体系的建设进程时,不能简单地从单一视角出发,而是应该从多个视角予以全面系统的分析,并根据我国金融市场体系的内涵特征和优化实质,基于合理化、高级化和梯度化的研究视角,从本质层面对其发展水平和完善程度予以综合评价。所谓金融市场体系合理化是指各金融子市场之间及其组成要素比例合理化,具体表现为各个金融子市场相互联系、相互支持,能妥善解决好金融创新、金融开放与金融监管三者之间的关系;金融市场体系高级化具体是指金融市场中的组成要素种类高级化,具体表现为金融市场中的运行机制、金融工具、交易主体和组织方式更加多元化、丰富化;金融市场体系梯度化具体是指金融市场体系中的组成要素结构梯度化,具体表现为空间结构、行为结构、监管结构和层次结构更加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综上所述,在评价我国金融市场体系的发展水平时,应以统筹发展的眼光看待合理化、高级化和梯度化,不可过度倚重或轻视某一方面。一般而言,是要在实现金融市场体系合理化的基础上,促进其高级化发展,然后通过金融市场体系的高级化进一步带动梯度化的发展,而梯度化又是维持其合理化和高级化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

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描绘的宏伟蓝图,我国已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并肩负着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和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等重任。从我国金融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我国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性工程[8],除自身客观存在的联结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等特征外,还受到时代背景、政府意志以及特定目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约束,这决定了我国金融市场体系建设的渐进性和稳健性。因此,建设金融市场体系既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要在把握基本建设思路的基础上,持续对其进行优化和完善,努力实现不同时期的发展目标,逐步构建起现代金融市场体系,这对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9]、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都具有一定现实意义[10]。

三、建设高标准金融市场体系的对策建议

“十四五”规划不仅是党和国家战略意图的全面落实,更是我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对我国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尤为重要,而高标准金融市场体系在其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助推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让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还有助于实现乡村振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大战略目标。因此,本文基于我国金融市场体系建设的理论逻辑和实践经验,对我国建设高标准金融市场体系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一)积极优化金融市场机制,建设更加合理的金融市场体系

基于中国经济从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特征[11],金融市场体系中的运行机制必须合理,才能更大限度、更高水平地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主体性作用,扩大各阶层的主体参与,充分释放金融体系活力,以此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应积极优化金融市场的各项机制,建设更加合理的金融市场体系。具体举措包括:第一,推动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充分发挥其调节作用,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第二,优化金融市场的激励机制,适当增加直接融资比重,创新跨市场的投融资与交易工具,增强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综合联动功能,从而满足各类主体的多样化需求。第三,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状况,完善金融政策的传导机制,防止产生由金融市场引发的新一轮动荡。第四,完善金融市场的风险承担机制,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拓宽其覆盖面,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第五,完善金融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服务机制,如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中的科创板、新三板和创业板的创新功能,以实现科技、金融与产业的高质量循环。

(二)加快调整金融市场结构,建设更加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

现阶段我国金融市场体系仍然存在结构性失衡的问题,具体体现为空间结构、层次结构、监管结构和行为结构等方面的失衡。以空间结构为例,当前我国中西部地区的金融机构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相比东部发达地区都有较大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偏远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加快调整金融市场结构,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金融市场体系在促进农村就业、改善收入分配和增加社会福祉等方面的正向作用。其具体手段包括:第一,优化空间结构,大力支持欠发达地区金融市场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实现金融资源在区位、省域、县域和城乡等方面的合理布局;第二,优化层次结构,通过大力发展普惠金融降低金融服务门槛,为农民、小微企业等弱势群体提供公平且丰富的金融产品与服务;第三,优化监管结构,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实时调整监管主体、监管内容、监管方式以及监管体制,并妥善处理金融市场在监管、创新和开放之间的关系;第四,优化行为结构,逐步建立起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等各个金融子市场在内的合作交流机制,以此实现各个金融子市场之间的良性互动,使其共同促进国民经济的繁荣发展。

(三)大力推动金融市场开放,建设更具效率的金融市场体系

金融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一环,既有利于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也有助于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2]。在“十四五”拔锚起航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各个区域都在进一步畅通经济循环,促进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例如,广东省就依托粤港澳大湾区探索如何加快要素流通,除跨国企业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将在深圳进行试点外,外债一次性登记制度也正从这里推向全国。只有坚持实施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才能充分发挥我国统一大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因此,必须大力推进金融市场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更具效率的金融市场体,这样才能为民营资本和外商资本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提升金融开放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其具体方法包括:第一,加快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和资本项目可兑换,促进在岸金融市场与离岸金融市场协同发展,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第二,持续推动境内资本市场对外高水平开放,在拓宽境外人民币流通渠道的同时,注重提升其流通效率;第三,有序推动国内金融市场融入国际市场,逐渐提升国内金融市场对外服务的能力和效率;第四,逐步放宽金融市场的准入机制,促进各个金融子市场之间的合理竞争,并在此基础上建设统一大市场,打造一个高水平、高质量和高效率的金融生态环境。

(四)全面加强金融市场监管,建设更加安全的金融市场体系

根据全球金融危机演化的历史经验来看,金融市场存在十分显著的传播特性。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政策导向下,国内金融市场与国外金融市场的联动愈发紧密,国外金融市场的风险很可能会随着金融业的对外开放而传播到我国金融体系当中。因此,在把握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进程中的各类机会与权利的同时,我国必须全面提升金融监管能力,建设更加安全的金融市场体系。其主要举措包括:第一,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金融创新必须在宏观审慎的原则下进行,尤其是互联网平台企业既要创新发展,同时也要规范发展;第二,保障金融市场的运行维持在正常区间,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合理把握宏观调控节奏和力度,有效实施各类经济政策,显著提升政策的直达性和精准性;第三,建立适应高水平对外开放基本格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新型金融体制,同时注重提高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防范各类金融风险的意识与能力,进一步增强我国金融市场体系的安全性;第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金融监管的矛盾和问题,着重加强两者之间的统筹协调,在有效引导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13]。

(五)持续引领金融市场创新,建设更高水平的金融市场体系

当前我国金融市场体系的整体发展水平相比西方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如我国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难以满足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的许多新兴金融需求[14]。金融市场中的业务、工具和制度等各项要素还需要进一步发展,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金融要素发展将主要依靠金融市场体系的内生力量即金融创新来驱动。因此,应始终坚持战略性需求导向,确定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着力解决制约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重大难题,并积极利用金融创新来推动金融市场体系更高水平发展。其具体措施包括:第一,推动金融市场产品创新,要在普惠金融等新兴金融平权理念的指引下,鼓励金融机构运用新思维、新方式和新技术,创造各种适合弱势群体的金融产品,在实现社会公平的过程中充分释放金融活力[15]。第二,推动金融市场技术创新,提倡在金融领域广泛运用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和云计算等新兴电子信息技术,进一步提高金融市场体系的运行效率。第三,推动金融市场服务创新,要始终以客户为导向,根据其现实需求不断进行服务意识、服务环境、服务设施和服务方法等方面的创新,全方位、多层次地为客户提供各种优质的金融服务。应秉持科学精神、把握科学规律、持续引领金融市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将金融市场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更高水平、更加可靠的基础之上。

(六)坚持完善金融市场功能,建设更高质量的金融市场体系

从中国现代市场体系建设进程来看,金融市场作为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等各类市场相互配合、相互影响,共同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16]。金融市场由于具备资金融通、风险管理、价格发现、调控经济等诸多功能,在促进资源配置,推动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应坚持完善金融市场的各项功能,构建更高质量的金融市场体系。其具体手段包括:第一,加强我国货币市场的资金融通功能,鼓励金融业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创新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丰富货币市场的投融资工具。第二,发挥我国资本市场的枢纽功能,如通过深化新三板和创业板改革,提高其活跃能力和融资效益,同时稳步推进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各大板块对金融创新与金融开放的支持功能。第三,完善我国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主要可以通过提高机构投资者占比、完善期货交易机制、增加大宗商品定价的国际话语权等手段予以实现。第四,强化我国黄金市场的避险保值功能,一方面建立黄金市场的分类管理体制,规范黄金市场交易行为;另一方面则借鉴场内黄金市场的运营经验,优化场外黄金市场的管理模式。

总之,进入新时代以来,尽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突出成绩,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了坚实基础,但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我国依然面临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以及高水平对外开放等诸多困难与挑战。因此,建设高标准金融市场体系就成为“十四五”时期我国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举措。在建设过程中,应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将积极优化金融市场机制、加快调整金融市场结构、大力推动金融市场开放、全面加强金融市场监管、持续引领金融市场创新、坚持完善金融市场功能作为具体着力点,以实现高标准建设目标。

猜你喜欢

高标准金融市场金融
金融市场:寒意蔓延【精读】
假如金融市场崩溃,会发生什么? 精读
山西省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6.89万公顷(253.34万亩)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确保按时保质完工
高标准高质量转入“三年行动”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两委”换届发动攻坚——确保啃掉“硬骨头”、实现“高标准”
Copula模型选择及在金融市场的应用
P2P金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