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擎:有温度的“人间清醒”

2021-04-14依江宁

莫愁·时代人物 2021年4期
关键词:学者

依江宁

刘擎

综艺节目《奇葩说》第七季新增一名导师刘擎。许多对这个名字陌生的观众不禁要问:一名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为什么要参加《奇葩说》这档娱乐节目?

文青岁月,开启心智

1963年,刘擎出生在青海师范学院的家属院里。邻居都是一些“怪叔叔怪阿姨”:隔壁住着一对生物学家,来大西北教英语;楼上住着刘擎的语文老师,会朗诵马雅可夫斯基和叶赛宁的诗歌;隔壁的隔壁住着一位从前在外国语学院教书的老师,她的先生曾在中科院工作……

在左邻右舍串门的时候,刘擎经常会听叔叔阿姨们谈起一些深奥的故事和理论,这激发了他无穷的求知欲。隔壁小伙伴的母亲,是师范学院图书馆的管理员。有一年暑假,他和小伙伴偷了钥匙,打开了图书馆的大门,犹如进入一个到处是宝藏的世界。

1978年,15岁的刘擎考入华东纺织工学院化学工程系高分子化学专业。上大学后,他更是将尼采、弗洛伊德和萨特等热门学者的中译本都收集齐了,熬夜读书。有此积累,他的演讲才能很快在学校传开,每逢周六晚上就要到上海青年宫演讲,演讲台上的他神采飞扬。

研究生毕业后,因为对文科的喜爱,刘擎从化工系转到社会科学部当教师。他一面教书,一面写诗、写影评、办杂志、办剧社。那时候,他的名片上写的是诗人、剧作家。那一代文艺青年喜欢的,他都做过。

1988年暑假,刘擎去北京参加清华大学新雅书院院长甘阳主持的第一届高校青年教师讲习班。二十多天里,他听周国平讲尼采,听赵越胜讲马尔库塞,听王炜讲海德格尔……还结识了《读书》杂志的沈昌文和王焱,眼界进一步打开。

学者风范,活得率性

刘擎真正踏入学术思想圈是在1988年10月成都的一次学术研讨会上,25 岁的刘擎认识了 41 岁的著名学者金观涛。饭桌上,他们就卡尔·波普尔的一个问题争论起来。金观涛不仅没有责怪刘擎的年少轻狂,晚上还到刘擎住的房间,说他很快要当博导了,考虑收刘擎当他的博士生。

两人有了师徒的缘分后,金观涛引介刘擎走进了学者王元化的客厅,那里永远高朋满座,三教九流各种声音无所不有。那是当时上海最活跃大脑的汇集之地,进门的人不能空手而来,刘擎第一次讲的是米兰·昆德拉的小说。

每周,刘擎都特别期待这样的聚会,错过一次就心慌。一旦进入沙龙,每天都有新的世界被打开,这群人的心灵是开放的,对知识是饥渴的。

1990年,刘擎赴美留学。在美国读博的几年时间里,刘擎沉淀下来,扎扎实实地做学术思想研究,但有时候激情仍会忍不住迸发出来。博士论文答辩那天,他滔滔不绝地讲了两个多小时,让在场的教授们愕然。

回国后,刘擎到华东师范大学任教,变得更加忙碌了。既有教书、写作任务,又有行政事务缠身,但他还能抽出时间为大家做思想科普。从2003年进入华东师范大学教书起,刘擎每年年末都要撰写一篇西方思想界的年度述评,在西方学术界一年的思想贡献中甄选出最具代表性乃至前瞻性的话题,做一个高屋建瓴的总结,许多人称其为“大餐”。刘擎的好友许纪霖教授觉得,刘擎最好的角色可能不是教授、学者,而是在舞台上,他骨子里活得很率性,他需要激情。

娱乐舞台,输出思辨

2020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刘擎在“得到”App上开设《西方现代思想》课程,讲解20世纪西方现代思想,从“现代思想的成年里程碑”马克思·韦伯到“后冷战时期”的亨廷顿与福山。他最想告诉大家的是:“人类因为理性而伟大,也因为知道理性的局限而成熟。”

2020年4月更新完最后一课,经历漫长宅家生活的刘擎也可以出门了,他参加了朋友的聚会,海阔天空,聊到很晚。编辑发来微信,告诉他订阅用户超过了2万人。这个数字在“得到”App上并不算多,但他还是开心。席间,大家热烈讨论,为网上各种极端化的观点和言说方式忧心忡忡。刘擎想,听过他这门课的朋友,以后和人说话甚至争论,大概会不一样吧。

那一天,刘擎接到《奇葩说》节目主持人马东的电话,对方邀请他当第七季的导师。刘擎感到有点意外,娱乐节目为什么要请一个哲学教授当导师呢?可能是因他在网上开设的课程影响到一部分人了?“如果这样一档影响广泛的节目,知识分子完全不参与,我们的公共领域会不会越来越狭窄?学者都在象牙塔里写论文,但这些学术论文的平均阅读量也许不超过十个人。需要有人来做桥梁,我也许不是最适合的,但愿意来试一下。”犹豫一番,刘擎决定答应马东的邀请,但他事先声明,可能会把节目“搞砸”。马东说:“不会的。我们节目正需要你这样的人,把知识性、理论性的话语引入娱乐节目。”

刘擎年轻时打过辩论、做过演讲、演过话剧,坐在导师席上,他并不怯场。在随后的辩题中,他的观点一次次引起观众的共鸣。例如下班后的工作消息该不该回?大部分觉得这是“打工人”的必然代价,刘擎坚持“不回”,他铿锵有力地说:“因为人不只是有效率,不只是被当作成本收益计算的砝码,人是作为目的的存在,不仅仅是发展的工具。忘记这一条,我们就会变成现实的奴隶。”一场场辩论几乎成为刘擎的“大型圈粉现场”。

这是理想主义的刘擎,也是保持着“人间清醒”的刘擎,观众觉得他是接地气的哲学教授,他身上有着人文温度。刘擎主张“让那些不好的选择消失”,敬佩那些还相信爱情的人,因为他们有种近乎天真的浪漫。在刘擎的思想中,一个个群体的困境被感知,一个个独立的个体都值得被尊重。正如李诞所說,他在刘擎身上看到了“人味”。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钟健 12497681@qq.com

猜你喜欢

学者
透析2019年中文社科排名靠前期刊里的大学和学者
火山奇迹
学者的叹息
程门立雪
大学者
学者罗家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