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夜惊怜丝吐尽, 三乡切盼燕归来”

2021-04-14肖欣李伟锋李永亮

党员文摘 2021年1期
关键词:大源炎陵炎陵县

肖欣 李伟锋 李永亮

2019年11月29日,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脱贫攻坚的“一线总指挥”,株洲市政协副主席、炎陵县委书记黄诗燕,因多日劳累,骤然倒下,年仅56岁。

八年五个月零四天,黄诗燕像一颗钉子一样“钉”在脱贫攻坚的阵地上,拼尽了最后的力气。

河流、山风和草木,将悲伤的消息,传遍这片红土地的每一个角落。人们含泪痛挽:“一夜惊怜丝吐尽,三乡切盼燕归来。”

“脱贫攻坚是头等大事”

2019年11月29日,上午8时30分。

炎陵县酃峰宾馆三号楼,五楼会议室。电子屏幕显示着“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调研会”。

黄诗燕穿着那件人们熟悉的黑色夹克衫,脸色憔悴。当他发言时,人们吃了一惊。他的声音很低沉,甚至听不太清,只讲了20多分钟。

书记今天怎么了?疑惑与不安浮现在人们心头。炎陵县委副书记饶祥明主持会议,特意在黄诗燕讲话结束后,重复了他提出的几点要求。

谁也没有想到,这竟是黄诗燕作为炎陵脱贫攻坚“一线总指挥”发出的最后一道战斗令。

当晚,黄诗燕因突发心源性疾病去世的消息震惊了整个县委大院。

回想黄诗燕最后的生命轨迹,人们感慨,为了脱贫攻坚,为了美丽幸福新炎陵,他拼尽了最后的力气。

11月24日晚,他因胃部剧痛彻夜未眠。

黄诗燕(右二)在项目基地调研/新华社

11月25日,他没吃早餐,去县医院检查,发现胃和心脏都有一点问题。但他只吃了点胃药,就赶去参加了炎陵县中医医院新址落成活动。

11月29日早晨,黄诗燕只喝了一点稀饭。饶祥明劝他不要去开会了。但黄诗燕说:“脱贫攻坚是头等大事,是民生工程,压倒一切!”

沉甸甸的数据,让他深感

责任重大

2011年6月25日,47岁的黄诗燕走进炎陵县委大院,成为这个20多万人口的贫困县的县委书记。此前,他是株洲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办公室主任。

7月大暑天,黄诗燕戴上一顶草帽下乡去了。

他去了离县城最远的策源乡梨树洲村。这里地处湖南第一高峰酃峰下,旅游资源丰富,却是当时株洲唯一的“无电村”。

60多公里崎岖山路,黄诗燕花了3个多小时。村党支部书记伍英华向他诉苦:村民自己装的小型发电机电压不稳,由于用电强度大,使用几次就把发电机给烧坏了。全村共25户80余人,年人均纯收入仅1000余元。

黄诗燕短时间内先后走访了全县11个乡镇(场)、54个贫困村。一个多月的调研下来,黄诗燕摸清了家底:2010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970元,分别相当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的52.8%、38.8%;按当年人均收入2300元的国家贫困标准,全县贫困发生率很高。

沉甸甸的數据,让他寝食难安。

“砸锅卖铁,也要让老百姓

住上新房”

清晨,阳光带着一丝冬的冷冽倾洒,几栋线条简单的青灰小楼安然而卧。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炎陵县委大院朴素、低调。

“2011年黄书记来炎陵时,大家统一认识,不建新大院,把钱花到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去。”炎陵县委副书记、县长文专文回忆。

脱贫攻坚,攻的是最坚的堡垒,啃的是最硬的骨头。贫困群众住房难,就是炎陵要过的“坎”。

2019年11月20日,黄诗燕(中)在炎陵县霞阳镇大源村调研/新华社

黄诗燕决定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扶贫对象安居、土坯房集中改善三大工程。但三大工程至少需要资金3亿多元。对当时年财政收入仅3亿元的炎陵县而言,这道“坎”实在不好过。

“能否只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难题”;“资金缺口大,易地搬迁建房标准是不是低一点……”但黄诗燕态度鲜明:“砸锅卖铁,也要让老百姓住上新房!”

于是,县委、县政府“勒紧裤腰带”,想方设法筹集资金,黄诗燕则带头“省钱”——工作人员几次提议,对县委书记办公室进行简单装修,被拒绝;办公桌褪色掉漆、书柜变形,建议换新的,被拒绝……

难关就这样闯了过去。3年后,全县1250户易地扶贫搬迁户住进了新房,2543户农村贫困对象实现安居,6122户农村危旧土坯房得到改善。

现在,一栋栋新房映亮了百姓的笑脸。船形乡水垅村134户村民的土夯墙、杉皮顶房子,已变成了盖着琉璃瓦的新砖瓦房。在距水垅村40公里之外的炎陵县易地扶贫集中安置区内,村民魏振灵的住房更“洋气”:崭新的红砖房内,煤气灶、电饭煲俱全。“以前都是土灶黑锅,破房烂瓦,哪里想得到有今天咧。”魏振灵的老婆笑呵呵地说。在屋后的菜地里,她种上了白菜、豌豆,还在不远处的小杂屋里喂了几只鸡。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老一辈革命家陈云的这句话,黄诗燕视为座右铭。

炎陵县副县长盘晓文记得,在设计易地扶贫搬迁的住房时,黄诗燕就提出,为了方便老百姓过日子,要给一块菜地,一个小杂屋。以后生活好了,房子还会加层,要按两层楼打地基,留楼梯。“去年政策才放开,可以为群众留一些基本生活配套。炎陵的易地搬迁房如果不是黄书记坚持,老百姓就没这么方便了。”

2016年,江西省井冈山市率先脱贫。有些同志说,我们能不能也在2016年脱贫?通过深入调查思考,黄诗燕否决了这一方案。盘晓文至今记得他说的话:“为了摘帽而摘帽,既不能保证脱贫质量,也无法向群众交代,无法向党中央交代,无法向历史交代。”

高质量脱贫,要增强

“造血”功能

如何增强脱贫攻坚的“造血”功能,让老百姓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以农为主的炎陵怎样才有发展后劲?

黄诗燕对炎陵脱贫攻坚有着长远的考量。

2011年7月29日,黄诗燕在炎陵县农村调研黄桃种植/新华社

要实现高质量脱贫,关键是提升产业发展能力,增强“造血功能”。除了绿色农业,发展文化旅游和生态工业,也是黄诗燕紧紧抓住的大事。

为了引进一批优质项目,让老百姓可以在家门口安心就业,黄诗燕下足了功夫。听说企业老总来炎陵,他连夜从凤凰赶回来。一家企业诉苦说招工难,他要求相关部门开着车,带着招工信息直接进村入户……

几年间,全县首个年纳税额超过3000万元、首个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首个落户炎陵的民营500强企业等不断涌现,被外界誉为贫困山区招商引资的“炎陵现象”。

2019年11月26日,黄诗燕还陪同省里一个考察组去湖南全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考察。但这一次,平常总是激情满满全程讲解的黄诗燕,声音低了,步子慢了,甚至一个人在角落里坐了好几分钟……

“黄书记,你永远是

我们的好书记”

入夜,炎陵县委大院里,挂在大樟树上的一盏盏方形路灯亮了起来。

以往这个时候,是黄诗燕的散步时间。

散步不仅是运动,也是黄诗燕细察民情、精准调研的微访。路上少了一个井盖,路边的灯没有亮,甚至大院门前树下的一盏灯上有蜘蛛网,都逃不过他的眼睛。黄桃是炎陵老百姓脱贫的大功臣。每当黄桃上市,他常到路边的小店去询问,甚至走好几里地赶去集贸市场调查。

2015年,黄诗燕联点帮扶大源村。

大源村党支部书记唐自华记得,黄书记第一次到村里,就去了贫困户廖成运家。70多岁的廖成运体弱多病,儿子廖建文劳动能力也不强。一家人住着两间土坯房,几乎家徒四壁。

廖成运一家成了黄诗燕定点帮扶的对象,他还和廖建文同吃同住。尽管房子狭窄,旁边还放着尿壶,他一点也不在乎。在他的帮助下,廖成运一家搬到了安置新房,廖建文到离家不远的工厂上班,每个月有近4000元的收入。

2019年11月20日,黄诗燕来村里考察危房改造工作,听说廖成运身体不好,特地赶去看望,临走时还说要给廖建文说门亲事。

谁也没有想到,这是他最后一次来到大源村。

12月2日,大源村13位村民代表一早就赶去株洲悼念黄诗燕。他们带去了村口的一抔黄土,几枝桂花,敬献在黄诗燕灵前。

沿着黄诗燕最后留下的足迹重访大源村,一路皆是村民们深情的怀念。

63岁的廖爹记得,那天他正在修桥的工地上做事,黄诗燕特意对他说,你年纪大了,要注意身体。“没想到,黄书记他没有保重好自己啊!”

在整潔的安置房家中,廖成运望着墙上扶贫告示栏中“黄诗燕”3个字,老泪纵横:“黄书记,你永远是我们的好书记!”

(摘自七一网 七一客户端/《湖南日报》原文标题为《待到山花烂漫——追记“最美扶贫书记”黄诗燕》)

猜你喜欢

大源炎陵炎陵县
陈大源:枫桥派出所的“三心”民警
浙江衢州大源地区地质找矿方法研究及找矿前景分析
株洲市炎陵县召开农村网络联校设备应用培训会议
汉宫春·春日职教行
我为家乡点赞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Ⅲ第23题的多种解法及推广
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湖南炎陵红色歌谣音乐特点和价值探析
炎陵黄桃
大源渡水电站机组调速系统改造
炎陵县黄桃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