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仇英青绿山水的摹古与创新

2021-04-14于皓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临摹

于皓

摘 要:仇英的青绿山水立足于崇尚水墨的明代畫坛,以纯正秀美的色彩、雅致洒脱的笔墨在文人画与院体画之间找到了自己独特的语言魅力。仇英临摹过很多作品,包括《清明上河图》《临萧照中兴瑞应图卷》等,文章以仇英创作、临摹的作品入手,从画面构图、笔法、用色等方面解析仇英临摹的造诣,以及分析临摹对仇英青绿山水风格的形成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仇英;临摹;青绿山水

仇英作为明代四大画家之一,相较于沈周、文征明和唐寅,其史书记载很少,原因有三:其一,仇英是工匠的出身;其二,仇英是职业画家的身份;其三,仇英在书法、诗文等方面的文化素养都不及其他三位,所以未被收入明史。沈周、文征明、唐寅的作品以水墨写意为主,其青绿作品相较于仇英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无法与之媲美,正如董其昌所说:“李昭道一派为赵伯驹、伯骕,精工之极而又有士气,后人仿之者,得其工不能得其雅,若元之丁野夫、钱舜举是也。盖五百年而有仇实父,在若文太史极相推服,太史于此一家画,不能不逊仇氏。”(《容台集》)由此仇英的青绿山水就显得独树一帜。其独特的语言风格离不开他深厚的摹古功力,仇英师法南宋院体,以工笔重色为主,风格浓丽而典雅,工致细腻而不俗套,画面整体大气,细处缜密精致,既有匠气的一面,又有高雅不俗的气质。

一、临摹与创作的结合

仇英如此高深的艺术成就和坚实的艺术功底,离不开他对古画的模仿,并且他将摹仿贯穿一生。但对于仇英来说,“摹”主要是作为学习手段,而“仿”则是创作。

《临萧照中兴瑞应图卷》是仇英临摹南宋画家萧照的稿本,内容描写南宋初曹勋为迎合高宗赵构的旨意,歌颂中兴而编撰的祥瑞故事。原为六段,现存四段:其一为占卜。徽、钦二帝被俘后,显仁皇后在行殿用棋占卜,兆告康王继位,众皆庆贺。其二为渡河。一骑陷落冰际,惟赵构得免。其三为授衣。其四为射兔。高宗戎装骑驰,箭中白兔。

全画用笔粗重,设色妍丽,构图平远,既有宋画古拙雄劲的特色,又有文人画的韵致,不愧为仇英摹古精作。但与原作相比又有很大不同,尤其第二段渡河的部分,树枝与主干的勾勒非常有力量感,下笔果敢却圆润,刚中带柔,枯树枝的走向、树的形态带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在施色上,没有单纯地依靠颜色的浓重来区别景物,而是用笔墨加强了树木的外轮廓线,并以短皴稳笔加以皴擦,让整个画面的色彩安分起来,使画面的虚与实、动与静更加和谐,富有节奏感。

后人对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的临摹可谓从未停止,仇英也不例外,现存的写有“仇英”款《清明上河图》中,辽宁省博物馆藏《清明上河图》(因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因而简称“石渠本”)与曾经吴荣光《辛丑销夏记》和裴景福《壮陶阁书画录》著录的《清明上河图》(简称“辛丑本”)被认为是“最善本”。仇英将明代苏州的繁荣景象描绘在模仿的《清明上河图》中,图卷的结构基本保留了原画中景物与情节的顺序,区别在于卷末增加了金明池宫阙和龙舟画舫。画面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所绘内容区别于原画地势平缓的汴京郊外,“辛丑本”描绘的是连绵起伏的群山和辽阔无垠的江河;第二部分是整幅画面的一个高潮,着力描写了虹桥上下,人群熙攘;第三部分描写热闹的苏州市区街道;第四部分是宏伟辉煌的金明池宫殿。画面节奏时而舒缓,时而热闹非凡。

相较于原画,最为突出的是其精工巧丽的工笔重彩的艺术特色,仇英借鉴青绿山水的用色融合小青绿和浅绛,淡墨勾皴,浅彩渲染。开卷处山林隐于烟云,近处山石用淡墨罩染,远处山峰则用淡墨勾其轮廓线,然后沿线稍作分染,浓重的石青、石绿把事先勾勒的墨线压得很淡,从而突出色彩的秾丽,不作皴擦。画卷中最为精彩的是仇英对树木造型的刻画,柳树居多且兼有桃树与松树,树木间遥相呼应,穿插进行,单株与全景的关系主次分明。对于树干选用粗笔中锋描绘,尽显树之形态,增加了写实性,在此基础上以水墨勾染,为增强树木的层次感与整体的空间感再施以淡色。枝叶采用夹叶、点叶和勾叶等多种绘画技法用以区别树木的不同种类,后以石绿与淡墨一层层地晕染开,烘托出这样一个茂密繁盛的视觉感受。仇英将树木的弯曲伸展、穿插和连接描画得十分生动到位,将松树的遒劲、柳树的摇曳、桃树的意趣表现得淋漓尽致。仇英用此画本表现出江南的景象,融入个人艺术创造,从中可以明显看到仇英对临摹的理解和感受力。树木的勾勒和配色、各色人物的衣饰动态都十分细致工整,纤毫毕现,这些都是仇英自己领悟后的艺术表达。

仇英大部分临摹作品中都加入了青绿色彩,追随古人的脚步,结合众家之长,加入自己的绘画理念,并用自己的方式加以融合、创新。在《松溪横笛图》中可以明显地看到仇英对刘松年小斧劈的借用和构图上的模仿,但是又将构图复杂化,笔墨韵味更秀润灵动,这是临摹和学习的过程,也是值得今人学习和欣赏的。

二、仇英青绿山水风格的形成

仇英在临摹中汲取营养,师法南宋二赵(赵伯驹、赵伯骕),后兼取赵孟頫和文征明,形成独特的山水画面貌,其最大的标志就是色彩,创作的作品大体分为两种风格:一种是设色辉煌艳丽的纯正大青绿山水画,主要作品有《桃源仙境图》《南华秋水图》《九成宫图》等等;另一种是将青绿与水墨两种画法相融合的小青绿山水,比大青绿多了份文人情怀与雅逸之趣,代表作品为《仙山楼阁图》《莲溪渔隐图》等。

典型的大青绿山水作品中以《桃源仙境图》为代表,此画是仇英精工一类的佳作,取材于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画面位置的经营采用高远法:最前面近景是深邃的山道,临水而坐的是三位白衣老者,三人一起抚琴作乐,对人物造型的描绘是整幅画的画眼,白色衣物跟整幅画面的色彩形成鲜明的对比,此处是体现仇英内心人文情怀和情感向往的关键之处;中景处盘卧着的苍松从右边斜坡处似卧龙般盘在涧顶之上,与左岸山桃树相呼应;远景处几组远山置于一片云海之中,画有界其意无穷。山石延续了南宋院体山水的处理方法,用细劲的线条勾勒山石结构轮廓,不作皴擦,对树木的处理更是加大了双勾的运用,局部所画的树木,非常有特点,格式统一非常有画面感和视觉冲击力,与近景的树木形成鲜明的对比。勾线填色的方式使得画面更为工整,同时为后期厚重的设色预留了空间,使画面更干净,有效地处理了笔墨与设色之间的矛盾关系;勾与染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了画面情景的营构,精工之极。与仇英同时期的作品中无人有此功力,正如清代杨翰所说:“仇实父之青绿山水画,笔笔皆如铁丝,有起有止,有韵有情,亦多疏散之气。”

从仇英的大青绿山水画来看,仇英在描绘山峰岩石时不会过于细皴,而是注重色彩的表达,先对细节处加以分染,再以石青色、石绿色等对画面整体罩染,根据画面需求用金色、银色点缀,使画面达到金碧辉煌的绚烂效果。单纯依靠色彩是无法加深画面的纵深感和景物的体量感的,于是仇英将书法融入绘画,并吸收文人笔墨情趣,用文雅秀润的用笔加强物体的外轮廓线。不同于院体画的严谨规整,他以灵活的短稳笔皴擦,稳住画面上奔放不羁的色彩,虚与实、动与静相互呼应且和谐共处,形成雄浑略带灵动、张扬中略带率真的视觉感受。

相较于大青绿山水画的富丽堂皇、精工雅致,仇英的小青绿山水画则突出了文人画的秀雅纤丽。受文征明的影响,仇英继承了赵伯驹、赵孟頫等人青绿山水画的艺术理念,将色彩的纯度与亮度减弱,勾线手法也颇为随意,将青绿、笔墨、界画相融合,形成了独具仇英特色的清旷秀丽、兼工带写的小青绿山水。《莲溪渔隐图》是仇英小青绿兼工带写的典型之作,画面严谨却又不失潇洒意趣,节奏感和空间感兼具,从作品的落款、绘画风格及清代画家的鉴藏分析,极可能是仇英晚年作品,作品透露出古老深远的美感。不同于其他作品,仇英在这幅作品中以赭石色打底,局部略施青绿色,用界画的形式绘制房屋,整体勾勒完成后,以淺淡石绿色罩染坡石和水田,用细笔勾勒出繁茂生长的树林,用笔纤秀中带有韧性,精细地画出树木之间的穿插和树枝的弯折,同时层次分明地将叶片的关系表达清楚,增添了皴擦、点染的潇洒意致,展现了仇英高超的笔墨功力,让观者叹服于他精益求精的绘画态度。文人气息最为浓厚的是仇英的晚年作品《仙山楼阁图》,这幅画面最让人震撼的是远处硬朗的山石,有着很强烈的空间感。勾线更为精致,用笔却随意简疏,张弛有度,墨色的烘染层次分明,营造出云雾缭绕的视觉感受。画面中的楼阁亭台,细枝密林精美复杂,山石、树木、云水的线条蕴含顿提、疾徐、回转的变化,并且色彩运用巧妙,这需要扎实的基本功还有持之以恒、细致入微的精神。不论是其精工艳丽的大青绿山水,还是其清新秀丽的小青绿山水,都流露出神韵兼具的特质。

三、风格成因及影响

在仇英仿古、变古、化古的过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对古代传统的借鉴和发掘,这样有利于对传统的阐释和再创造。学古而不忘古,继承传统而不忘自我的创造,这是个人价值的升华。在人们竞相追摹南宋、元代画风和文人山水笔墨形式的时代,仇英在山水画的表现中恢复了以晋唐绘画为灵感的高古的色彩传统,随着仇英的继承和创新,这种成熟的语言方式得以有更大的发展。仇英对晋唐的绘画风格有着重新的诠释,这是他的青绿山水区别于他人的所在。他的作品出现了许多世俗化的题材,追随时代的发展,迎合了当时各个阶层的审美需求,将院体画与文人画相结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独特语言。通过仇英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他深厚的功力以及他的艺术追求。学习经典名作,首先要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解读,最后才是摹写。摹写的过程中不能单纯地描摹表面的物象,要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解读,在临摹中灵活转化。

参考文献:

[1]林家治.仇英评传[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17:77.

[2]许俊.青绿山水画技法[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2:59.

[3]王雷歌.仇英青绿山水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4:43.

作者单位:

渤海大学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临摹
浅谈中国山水画教学中的临摹与写生
高中美术课堂临摹训练研究
浅谈北京十度之行对中国山水画写生与创作的感受
一种便利型的红外临摹绘画辅助笔
一种临摹用的红外描线笔设计
在中小学书法临摹教学中创建有效课堂
试论美术教学中的临摹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