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雄夫妻的峥嵘岁月

2021-04-14颖涵

党员文摘 2021年3期
关键词:李大钊工人

颖涵

缪伯英和何孟雄

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的党员人数不多,何孟雄和缪伯英这对夫妻尤为引人注目。何孟雄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缪伯英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女党员,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他们双双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同志们从他们的名字中各取一字,称其为“英雄”夫妻。

“工读互助”活动的尝试

1899年,缪伯英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市一个书香世家,20岁时就以长沙地区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理化部。

初到北京,求知若渴的缪伯英被各种救国思潮吸引,她一边认真学习校内课程,一边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活动。

在北京大学举办的湖南学生同乡会上,缪伯英认识了何孟雄。何孟雄是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人,1917年考入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开始接触新文化、新思想,并结识了杨昌济、毛泽东、蔡和森等。1918年夏,何孟雄赴北京参与留法勤工俭学筹备活动,半年后到北京大学当旁听生。当时的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新青年》等进步刊物广泛流传,各种社团纷纷涌现,何孟雄成为其中的积极分子。

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使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对西方资本主義大失所望,他们开始向往和追求新社会、新生活,探索改造社会的道路。工读互助团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1919年底,在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支持下,大学生王光祈发起成立北京工读互助团,要求成员脱离家庭、婚姻和学校关系,半工半读,自食其力。

何孟雄和缪伯英一起参加了这次实践活动。参加工读互助实践活动的学生们不怕吃苦,勤于劳作,缪伯英甚至为此一度中断学业。但因为缺少经验,经营管理不善,几个月下来,工读互助团不但毫无盈余,还赔了本钱。美好的愿望最终被残酷的现实击碎,工读互助团宣布解散。

双双成为早期共产党员

参加工读互助团期间,缪伯英经常到北京大学参加社会活动。一次,李大钊谈到关系国家民族存亡的青年学习、生活方向问题时,热情激昂的话语使缪伯英分外激动,听完演讲后,她找到李大钊请求收她做学生,李大钊答应了。

在李大钊的引导下,缪伯英很快认识到,社会积弊太深,改良的道路行不通,只有通过革命的手段,才能粉碎旧政权、改革旧制度。缪伯英开始学着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来观察和思考问题,逐渐摆脱无政府主义影响,接受马克思主义,成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1920年3月,“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立。在李大钊的引导和缪伯英的帮助下,何孟雄也逐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1920年11月,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何孟雄、缪伯英成为第一批青年团员。为充实革命力量,李大钊从青年团员中吸收何孟雄、缪伯英等5人入党,21岁的缪伯英成为北京地区唯一的女共产党员,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中第一位女党员。

身陷囹圄,革命意志更坚

1921年3月,何孟雄赴柏林参加国际少年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但由于转赴柏林的行踪被北洋政府的密探侦知,何孟雄和其他参会代表被奉系军阀逮捕,关进了黑龙江的陆军监狱。

这已经不是何孟雄第一次被捕入狱了,在此之前,他已经入狱两次。面对严刑拷打,何孟雄坚贞不屈,还写下《狱中题壁》表明心志:

当年小吏陷江州,

今日龙江作楚囚。

万里投荒阿穆尔,

从容莫负少年头。

经过李大钊和罗章龙等人的努力,几个月后,何孟雄终于得以出狱。经过这次狱中考验,何孟雄的革命意志更加坚定了。

接受斗争风暴的洗礼

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两颗年轻的心也逐渐走到了一起,何孟雄和缪伯英喜结连理。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迅速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新婚燕尔的何孟雄立即投入到工人运动工作中,成为中国早期工人运动的领袖人物。根据党的指示,何孟雄经常秘密前往产业工人集中的北京丰台、长辛店、南口和唐山、石家庄等地,办夜校、建工会,给工人讲课,与他们话家常,向工人及其家属宣传马克思主义,被工人视为贴心人。

1922年夏,何孟雄奉李大钊之命到京绥铁路开展工人运动。他深入南口、张家口等地,领导开办了工人夜校、读报组、文化补习学校,组织工人学习文化,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帮助他们提高阶级觉悟。其间,他先后成功领导了南口工人斗争、京绥铁路工人大罢工等。

何孟雄奔走于工人运动的同时,缪伯英也在革命的熔炉中锻炼自己。1922年下半年,缪伯英担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秘书兼女工部部长。8月,她被选为民权运动大同盟筹备员,负责筹备北京女权运动同盟会,推动妇女争取政治和经济上的平等权利。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期间,缪伯英与同志们一起秘密编印《京汉工人流血记》等宣传品,揭露军阀政府残害工人的暴行。他们还到长辛店等地组织救护受伤的工人,募捐援助失业工人的家属。

甘洒热血写春秋

1927年7月,汪精卫集团背叛革命,中共中央迁往上海。10月初,党组织调何孟雄和缪伯英到上海工作。缪伯英任中共沪东区委妇委主任,何孟雄任中共江苏省委委员。

“十里洋场”的上海,反动势力盘根错节,斗争环境异常险恶。凭着对党的忠诚,何孟雄和缪伯英秘密开展党的地下工作。他们居无定所,食无定时,披星戴月,早出晚归。

长期清贫而不稳定的生活,把缪伯英的身体拖垮了。1929年10月,积劳成疾的缪伯英因伤寒病被送进上海仁济医院。她对何孟雄说:“既以身许党,应为党的事业牺牲,奈何因病行将逝世,未能战死沙场,真是恨事!孟雄,你要坚决斗争,直到胜利。”10月下旬,刚满30岁的缪伯英溘然长逝。

送别妻子,何孟雄继续在上海开展地下工作。他曾三次上书中共中央批判“左”倾错误,遭到王明等人的排斥和打击,但仍坚定革命信仰,誓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

1931年1月,因叛徒出卖,何孟雄在中山旅社被捕。在狱中,他没有考虑个人安危,而是思索着中国革命的问题,他的囚室成为大家讨论问题的场所。

2月7日,何孟雄等23位共产党员拖着沉重的镣铐,大义凛然地走向刑场。何孟雄牺牲时年仅33岁,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从容莫负少年头”的铮铮誓言。

(摘自七一网 七一客户端/《北京日报》)

猜你喜欢

李大钊工人
为了不吃预制菜,打工人有多努力
李大钊《青春》
论李大钊的建党精神
李大钊
真正的老师:青年毛泽东与李大钊
做一个“巨晓林式工人”
调配工人
基层关工人的梦
一名关工人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