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昌起义, 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

2021-04-14李玲

党员文摘 2021年3期
关键词:反动派南昌起义南昌

李玲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以疯狂的屠杀与中国共产党决裂,在背叛革命的同时埋葬了轰轰烈烈的大好革命局面。在关系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关系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举行南昌起义,以武装斗争回击国民党反动派,由此开启了独立领导革命的新篇章。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壮举,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大革命遭遇失败

1927年,代表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先后发动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中国政治风云突变,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归于失败。

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屠刀下,在血雨腥风的白色恐怖下,中国共产党的许多优秀领导干部、群众运动的领袖人物,成千上万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革命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倒在血泊中,牺牲在敌人的屠刀下。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数量由大革命高潮时的近6万人锐减到1万人。中国革命由高潮转入低潮。

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挽救中国革命,中共中央于1927年7月12日进行改组,停止了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领导。7月20日,中央正式确定了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的部署。

预定参加起义的部队有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十一军第二十四师、第二十军全部、第四军第二十五师第七十三团、第七十五团以及朱德为团长的第五方面军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和南昌市公安局保安队等,共2万余人。从7月25日起,第十一军、第二十军分别在叶挺、贺龙的指挥下,陆续由九江、涂家埠(今永修)等地向南昌集中。27日,周恩来等到达南昌,根据中央的决定,由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彭湃等组成中共前敌委员会,以周恩来为书记,领导起义的准备工作。

南昌城头的一声枪响

8月1日2时,随着三声信号枪响,起义军向南昌城内外的守敌发起猛攻。

贺龙和刘伯承指挥第二十军第一师两个团攻打第五路军总指挥部。守敌警备团是江西省主席、国民党武汉政府第五方面军总指挥朱培德的精锐部队,事先获得了叛变副营长的密告,做了应战准备。战斗异常激烈,敌人集中火力切断了起义军攻击部队的必经之路,第一师师长贺锦斋、第一团团长刘达五带着队伍,以猛烈火力压制敌人,掩护正面进攻,又组织力量穿街入巷,从敌军背后包抄,最后将敌人压进其总部大院,迫使敌人全部缴械投降。

叶挺指挥第二十四师第七十一团、第七十二团进攻驻在天主教堂、匡庐中学和贡院的敌人。第七十二团以演习夜间行军的方式接近第二十三团、第二十四团驻地,突然夺取该部卫兵的武器,迅速冲进第二十四团的营房。因为天气闷热,铺着席子睡在院子内的敌军官兵仓促应战,很快就被全部缴械。第七十一团在营长廖快虎的率领下冲进学校与城墙上的工人纠察队和公安局的警士一起把敌人紧紧围住。天快亮时,敌人一个营全部被缴械了。

二十军教导团、第二师和第十一军第十师一部迅速包围了小营盘和大营盘。大营盘守军一个团因无法突围逃跑,只好放下武器。起义军冲入敌人另一个团驻扎的小营盘,迫使敌人交了枪。在城北牛行火车站,第二十军第三团第三营营长王炳南听到枪声,迅速将在敌人宿舍外埋伏妥当的部队展开,敌人睡得迷迷糊糊就交了枪。

经过4个小时战斗,至天亮时,起义军已将南昌城守敌肃清。南昌起义取得了成功。

其时,第十一军第二十五师驻在九江至南昌之间的马回岭。周恩来临去南昌前,指示聂荣臻等人设法把第二十五师拉到南昌参加起义,并约定南昌起义一开始,立刻放一列空火车到马回岭,第二十五师据此乘车开往南昌。南昌起义的当天下午,一列空车如约发来,经过精心筹备的聂荣臻等立即行动,将辎重装火车运走,部队随后向德安集中。七十三团和七十五团只拿了武器弹药,以野外军事演习的名义,把部队拉了出来。七十四团侦察连长是共产党员,也带领侦察连参加了起义。共产党员的努力,扩大了南昌起义的成果。

虽然南昌起义部队在南下广东途中遭到强敌围攻而失败,但南昌起义是胜利的,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具有非常深远的历史意义。它宣示了中国共产党继续革命的政治追求和决心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英雄气概,用具体的行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坚定的、继续革命的信念,充分地表现了中国共产党拯救国家拯救人民的宗旨和不畏强敌、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以实际行动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反革命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南昌起义用武装起义的形式回答了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重大问题,揭示了中国革命的方向,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起义走出多名

新中国治国治军的骨干

从南昌起义走出的领导人和将领,在革命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南昌起义的领导人周恩来、朱德、刘伯承、贺龙等,后来成为红军的总政委、总司令、参谋长和人民军队的领导人,领导红军进行了艰苦的反“围剿”斗争和万里长征。红军主力长征后,陈毅作为中央分局领导人之一,参与领导了艰苦卓绝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八一南昌起义的领导者和参加者以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以不畏强敌、敢于斗争的精神,英勇抵抗日本侵略者。八路军总司令朱德、115师副师长聂荣臻,120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参谋长周士第,129师师长刘伯承,新四军军长叶挺、新四军代军长陈毅等,还有许多南昌起义的参加者,都战斗在抗日战争的最前线,为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全国解放战争中,南昌起义的领导者和骨干力量成为人民解放军的领导人和各大战略区的统帅,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中原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副司令员粟裕,西北军区司令员贺龙,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等,他们指挥人民解放军在各个战场上,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一往无前,英勇杀敌,取得了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他们为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创建新中国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长期革命战争考验的一些南昌起义领导人和参加者,成为新中国和人民军队的领导人,或治国治军的骨干。周恩来担任国务院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朱德担任国家副主席、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南昌起义参加者中有4人担任过国务院副總理,6人担任过中央军委副主席。在1955年授衔的将帅中,十大元帅中有6位参加了南昌起义,十名大将中有3位参加了南昌起义,有4名上将、7名中将和6名少将参加了南昌起义。一场武装起义竟能走出这么多将帅,这是世界军事史和战争史上的奇迹。同时,反映出南昌起义在中国革命史和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的重要地位,也说明南昌起义的一些领导者和参加者是经过长期革命战争考验的革命精英。

还有那些参加南昌起义、在革命战争年代牺牲的英烈们,他们虽然没有看到新中国的诞生,但他们以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和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的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为人民的解放、民族的独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新型人民军队的开端。1933年,经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人民政府批准,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将8月1日定为人民军队的建军纪念日。

(摘自七一网 七一客户端/《中华儿女》)

猜你喜欢

反动派南昌起义南昌
我在南昌 你在哪
南昌是我 南昌是你
南昌起义的代总指挥是谁?
我是一个叛徒
南昌护桥记
南昌起义参战人数考
叶剑英在南昌起义前夕
南昌起义中的外国人
“八一”起义为什么在南昌发生
《论人民民主专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