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乌调查:留下“深入、唯实”烙印

2021-04-14曾宴晨李建华

党员生活·中 2021年3期
关键词:寻乌富农闽西

曾宴晨 李建华

1930年5月,毛泽东在江西寻乌县进行了被他称为“最大规模”的社会调查,写出近8万字的报告《寻乌调查》。

为什么要做寻乌调查?

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突破了国民党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会剿”,开辟了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在根据地得到壮大的时刻,毛泽东却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隐忧:“斗争的发展使我们离开山头跑向平地了,我们的身子早已下山了,但思想依然还在山上。”当时,党内有些同志存在“本本主义”思想,對中国的社会经济状况存在许多错误认知,会严重影响对革命形势的估计,毛泽东决定下大力做一次深入的社会调查。

位于赣粤闽三省交界处的寻乌,是赣南革命根据地商品流通的咽喉。在分析了寻乌的情况后,毛泽东认为,有计划地帮助寻乌红色区域的党和群众去组织政权、建立武装、分配土地,把全县赤化了的红色区域扩展到邻近各县,对巩固和发展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沟通和推进三省红色区域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毛泽东找了破产小地主出身、当过小学老师的县苏维埃主席,当过县商会会长的杂货店老板,铁匠出身、在军阀部队当过排长的县苏维埃委员,小地主出身、开过赌场的区苏维埃委员,在旧县署做过钱粮兼征柜办事员的乡苏维埃主席,各色人等一共11个人,进行了为期20多天的社会调查,开了10多天的调查会,把寻乌县的交通、商业、经济、政治和文化现状,摸得一清二楚。

清楚到什么程度?连县城有几家卖豆腐的、打铁的、理发的,各业人员的数量和比例,各自的经营情况,都细细道来。十六七家杂货店卖的131种“洋货”的名字,也一一写出。关于地主对农民剥削的形式,毛泽东也做了内行人才能明了的区分,各类不平等的经济关系加起来达23种。

明了经济关系后,毛泽东的笔墨落在了政治态度。关于大中地主的政治态度,他区分出新的、半新不旧、全旧三种,户数分别占百分之十,百分之七十,百分之二十,具体描述也都是绘声绘色。

8万字的《寻乌调查》,生动揭示了那时中国农村真实的社会关系详情和各阶级的生存面貌。在此前后,毛泽东还在井冈山、赣南、闽西进行了十几次社会调查,不仅为确立正确的土地政策提供了阶级依据,还为根据地政权建设内容和工作方法,为把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党逐步改造成无产阶级政党,进而在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的关系问题上,提供了一系列的国情依据,奠定了认识基础。

在寻乌,“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科学论断第一次被提出。毛泽东在延安时,集中回顾了在土地革命时期所做的一系列社会调查,颇有感慨地说:我通过寻乌调查,才弄清富农与地主的问题,提出解决富农问题的办法,不仅要抽多补少,而且要抽肥补瘦,这样才能使富农、中农、贫农、雇农都过活下去。假若对地主一点土地也不分,对富农也只给一些坏田,使他们半饥半饱,逼得富农造反,贫农、雇农一定会陷于孤立。

猜你喜欢

寻乌富农闽西
秦昌礼
闽西:红旗不倒的革命堡垒
纪念毛泽东寻乌调查90周年理论研讨会征文启事
适时适度:闽西乡土历史辅助初中历史教学的实践
老富农
长征时期闽西红军系列文物故事赏析
江西省寻乌蜜橘荣膺“全国果菜百强地标品牌”
中苏富农政策对比研究:1928—1930年
寻乌画卷
我们为什么要做《重返寻乌调查》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