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引擎,助推高质量发展

2021-04-14魏伟

走向世界 2021年6期
关键词:科技型山东省山东

魏伟

科技创新结硕果

“十三五”期间,山东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技术“领跑”领域不断扩大,海洋、农业等领域科技创新能力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通过不断强化基础研究,山东涌现出一批原始创新成果。其中,山东农业大学科学家在《细胞》《自然》《科学》三大国际顶级期刊主刊发表了高水平学术论文,为解决小麦、玉米、蔬菜、果树等作物杂交育种中的“卡脖子”问题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小麦赤霉病被称作小麦“癌症”,麦田一旦被感染,通常减产10%-20%,严重时达80%-90%,重病麦田可致绝收。去年5月,《科学》发表了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孔令让及其团队在小麦赤霉病研究领域的重大成果:从小麦近缘植物长穗偃麦草中克隆出抗赤霉病基因Fhb7,揭示了其抗病遗传及分子机制。

孔令让团队找到了解决赤霉病世界性难题的“金钥匙”,极大缓解了中国小麦抗病种质资源短缺的状况,为实现小麦抗病育种新突破提供了宝贵的优异基因资源。

2020年7月16日,由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组织实施的“海燕-X”水下滑翔机万米深渊观测科学考察团队顺利返航。在此次综合科考中,“海燕-X”将世界深海水下滑翔机最大下潜深度刷新到了10619米,实现了人类在万米深海探测从点到持续剖面的历史性跨越。

不止于此。近年来,山东充分发挥海洋科技和产业资源优势,把创新驱动作为核心战略,以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载体,加快建立开放、协同、高效的现代海洋科技创新体系,海洋科技资源不断聚集,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根据中国科学院大学发布的评估报告,山东区域创新能力保持在全国第6位,并被列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自主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真抓实干成效明显激励对象,居全国第2位。

赋能产业化发展

2019年,山东启动“高端自主芯片”“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等12个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实施了505个项目,预计形成发明专利2724项,拉动投资286亿元,实现新增产值1249亿元,科技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

2020年6月21日,由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在磁浮试验线上成功试跑,标志着中国高速磁浮交通系统研发取得重要突破。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填补了高铁和航空运输之间的速度空白,可以形成航空、高铁、高速磁浮和城市交通速度梯度更加合理、高效、灵活便捷的多维交通架构,满足不同人群出行需求。目前,高速磁浮列车的生产平台正在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园内试制,在此平台上生产的高速磁浮工程样车即将下线。

“超强筋小麦亩产超过700公斤,这可真是了不起啊!”说这句话的,是山东碧龙面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建民。他所说的超强筋小麦,便是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小麦遗传育种团队选育的突破性强筋小麦新品种“济麦44”。2020年6月17日,“济麦44”亩产达766.62公斤,创造了全国超强筋小麦单产纪录。“济麦44”具有优质、抗病、早熟、高产等突出优点,于2018年通过山东省审定,同年秋播开始推广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一下子成为种子企业、种植户、面粉加工企业的“宠儿”。

据山东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廳长唐波介绍,“十三五”期间,山东在智慧交通、精细化工、燃料电池、碳纤维、重大新药创制、医疗器械、地下工程重大灾害防控、深地资源勘查开采等20多个领域里,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均走在国内前列。2016年以来,山东省单位或个人牵头获国家科技奖5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

打造方阵,激发活力

企业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主体和微观基础。遵循科技企业成长规律,按照不同阶段成长特点,山东精准制定扶持政策,构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梯次培育体系,科技强企方阵初具规模。

近年来,山东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工程,努力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涌现、领军企业顶天立地的发展格局。

2020年,山东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1.8万家,较2019年增加了近9000家。截至目前,全省拥有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225家、省级以上众创空间419家,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98家、国家级众创空间242家,分别居全国第3位、第2位,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在孵企业超过2.5万家,为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源头力量。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无论是科研机构还是科技型企业,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为培养科技人才特别是青年科技人才,山东出台加强科技干部人才队伍建设若干措施、集聚院士智力资源10条措施、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创新12条举措、外国人来山东工作便利化服务若干措施等政策措施,推出一批健全科技创新市场导向、科研诚信建设和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等方面的制度创新成果,构建起全方位、全周期、全类别人才发展支撑体系。

如今,山东共有“两院”院士和海外学术机构院士9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18人,224位专家(其中院士50人)组建了山东省科技创新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

前不久,山东省科技厅印发《关于深化科技改革攻坚的若干措施》,对新形势下山东省科技创新作出了新部署。未来,山东将在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四个方面做好科技工作。

Sci-tech Engine Boosts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An increase from 32.51% in 2015 to 44.46% in the third quarter of 2020 is a change in the proportion of the output value of Shandongs hi-tech industries to the total industrial output value above designated size in the recent five years. The numbers reflect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Shandong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 t r e n g t h a n d i n n o v a t i o n capability.

E n t e r p r i s e s a r e t h e innovation subject and micro foundation for realizing scitech self-reliance. Following t h e g r o w t h l a w o f s c i - t e c h e n t e r p r i s e s , a c c o r d i n g t o their growth characteristics at different stages, Shandong has developed support policies in a targeted way, and built a full life cycle cascade cultivation system for sci-tech enterprises. The matrix of strong sci-tech enterprises has begun to take shape.

Talents are the foundation of sci-tech innovation. Both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sci-tech enterprises need the support of talents. So far, there are 98 academicians from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the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and overseas academic institutes, and 118 recipients of National Science Fund for Distinguished Young Scholars in Shandong. 2 2 4 e x p e r t s ( i n c l u d i n g 5 0 academicians) established the Shandong Strategic Consultation Expert Committee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猜你喜欢

科技型山东省山东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北风催眠曲
再见,雪姑娘
我和我的家乡
2020年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开始啦
贵州省590家企业通过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并入库
山东老家规 (中)
科技型创业企业的控制权配置机理及仿真
傅有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