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实游戏课程化的实施策略

2021-04-14刘俊如吴丽珍

卷宗 2021年2期
关键词:生长点幼儿园儿童

刘俊如 吴丽珍

(广东省东莞市万江中心幼儿园,广东 东莞 523000)

近年来,在安吉游戏、温州游戏引发的热潮推动下,我园就游戏课程化对幼儿的发展做了进一步探讨和研究。幼儿教育应以游戏为主,推动游戏课程化在幼儿教育的普及和深化。

1 什么是游戏课程化

游戏课程化是指从幼儿游戏出发,及时把握学习的生长点,通过引导和建构新的游戏,促进幼儿学习和发展的过程。它是一条螺旋上升的游戏链,是根治我国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有效手段,也是对幼儿园游戏和游乐场游戏的本质区别。游戏课程化不是一个单独的游戏,也不是一个单独的课程,它是一个从游戏再到游戏的游戏长链,这一长链构成了游戏的课程化。

2 游戏课程化的特点

1)游戏就是学习--游戏课程化的起点是游戏,幼儿在一日活动中都在进行游戏,所以它的生长点也是不断根据自己的游戏经验而改变的,它是幼儿不断通过建构新的游戏,新的游戏不断促进幼儿学习和发展的一个循环过程。

2)师幼联合创造--游戏课程化有既定的教育目标,但没有预设的课程计划,教师观察儿童游戏中的生长点生成各种活动,在重视幼儿游戏过程的同时允许教师在游戏中适时适当介入,通过这一手段,引导幼儿更好发展游戏,发展自我。

3)各领域互渗透--生成的各种活动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游戏、教学、生活、运动的界限,将五大领域内容融入一日活动当中。

4)游戏课程化过程中课程目标的依据就是《指南》---《指南》明确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方向,“游戏课程化”引领教师珍视幼儿游戏中的学习与发展,重视游戏与儿童发展的关系,同时也要求教师“心中有目标”,自觉引导幼儿向着目标的方向发展。

游戏课程化强调“化”的过程,强调幼儿游戏也重视经历“课程化”带来的幼儿和谐发展,游戏课程化遵循的是课程的过程模式原则,因为过程模式不把课程看作是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把课程当作是儿童成长的过程。 因此,对幼儿来说,游戏课程化就是让孩子在不断尝试、总结、成长的过程中学中玩玩中学。

3 落实策略

3.1 教师在游戏课程化扮演的角色

1)观察、记录者(适当的时候介入)。学会观察幼儿是幼儿教师的基本要素。老师可以在观察时适度介入游戏,实行师幼互动。那应该什么时候介入?可参考以下几点:(1)当幼儿主动寻求教师帮助时;(2)当幼儿的游戏行为或游戏材料有不安全隐患时;(3)当玩伴之间出现游戏纠纷无法自行解决时;(4)当幼儿在游戏时遇到困难准备放弃时;(5)当幼儿无法投入,表现出无所适从状态时;(6)当教师发现游戏可以适度提升幼儿经验且不影响幼儿游戏意愿时;(7)当游戏遭遇个别儿童(特殊儿童)困扰时。老师的介入引发儿童深入探究、解决困惑、拓展儿童的思维。2)当幼儿的粉丝。欣赏孩子,教师要做孩子忠实的观众,详细还原、记录幼儿的游戏画面;尊重幼儿,幼儿的每一个作品,每一个游戏,每一句游戏对白和每一个游戏行为都孩子最真实的想法,值得珍视和研究。3)当幼儿的玩伴。当幼儿的玩伴需要捕捉幼儿游戏中的生长点生发课程,不能被动等待。比如“守株待兔”故事中的守兔人,整天都想兔子什么时候会撞上树,当兔子不来时就埋怨兔子怎么还不来,而没有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我们的教师是否也像守兔人一样不理解儿童的需求呢。4)当幼儿的解答器(要有丰富的阅读量)。从基于知识走向基于关系的视角转变,拥有更多的儿童知识而非教学技能,可以解答幼儿的一切问题。5)会判断幼儿的需要。善于判断幼儿当前的需要与兴趣,作为生成课程的一个重要来源,懂得从幼儿游戏中生成五大领域的教育内容,即生长点须源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3.2 在游戏课程化实施过程中,教师的专业素质得到提升

1)走近儿童的内心世界。涵涵小朋友在美术活动中从不按照老师的主题作画,他的每个作品都是关于“车”的故事,原来孩子从小对车情有独钟,除了认识各种各样的车,还会根据自己的思维创作一些未来的车子。走进每个孩子的内心世界,你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爱好,我们不能用统一的尺度去要求、衡量孩子,应该珍视孩子这份独特的价值。师行路上,我们不要太过着急,不要只顾着“低头行走”而错过很多美丽的风景,其实,和我们朝夕相处的孩子就是给我们无限风景的“导游”。

2)形成以幼儿为本的课程观。幼儿园“游戏课程化”要求教师尊重儿童个性、尊重儿童发展、尊重儿童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以儿童为本的课程观。游戏课程化将儿童置于课程的中心,真正立足于儿童的需要,出发点是儿童,目的也是儿童,为每个充满可能性的儿童提供发展的机会,满足他们不同的成长需求。

3)敏锐的观察力。“观察是第一要素,在观察中善于捕捉幼儿游戏中的学习生长点,提供支架,生成课程,循环往复。课程来源于游戏又回到游戏,真正体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将观察列为第一条。

4)五大领域综合实施能力。《纲要》中提出的幼儿教育整体观,就是通过游戏课程化把整合的教育观融入各领域教育中,打破活动中的分科界限,避免目标、内容、形式的单一,建立了各领域的相互联系,幼儿的学习经验是整合的,这对孩子具有终身受益的影响。

5)形成教师与家长合作伙伴关系的意识。游戏课程化,是教师通过观察、记录全体幼儿的前提下,更关注部分和个别儿童的发展情况,这种关注是孩子真实的情景再现。例如:大班幼儿到了换牙期,我们观察到部分小朋友对换牙很是恐惧,于是老师向班上当牙医的家长请教,在与家长的交流中,教师情感的真诚流露激发了家长主动积极参与课程的建构,家长来班上进行了助教活动,这样,资源得到了最大化。

3.3 开展游戏课程化的班级环境创设

环境创设对幼儿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它就像一面镜子,给孩子指引和提醒。所以,我很注重环境的创设,在环境创设时我们要注重参与性、互动性、美观性和安全性原则。在开展游戏课程化班级环境创设方面我做了以下措施:1)把教室的游戏空间还给孩子--扩大游戏空间,让孩子进行自主游戏。2)把所有游戏材料还给孩子--材料分为空间规划材料和情景游戏材料一一靠墙摆放整齐。3)把自主游戏主题还给孩子--让孩子自由选择同伴、制定游戏计划书、选材料分工创设。4)把游戏时间还给孩子--活动三步曲:计划-研究-回想,把充足的游戏时间还给孩子。

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我们要重新认识游戏课程化的精髓,更好地体现“以游戏为幼儿园基本活动”的思想,推进幼儿园游戏课程化的进程。

猜你喜欢

生长点幼儿园儿童
混合:教学模式的生长点
爱“上”幼儿园
不断蓬勃发展 不断涌现新生长点的无机材料
--先进无机材料论坛例记(Ⅱ)
不断蓬勃发展 不断涌现新生长点的无机材料
--先进无机材料论坛例记(Ⅰ)
留守儿童
在党史资源中寻找民主的生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