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花鼓灯“冯派”的特征与艺术价值

2021-04-14高远志

江科学术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花鼓安徽舞蹈

高远志

曾身处消失边缘的安徽花鼓灯在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的41 项民间舞蹈中脱颖而出,成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民间舞。这离不开著名花鼓灯老艺人、安徽花鼓灯“冯派”奠基人——冯国佩先生的巨大贡献:20世纪60年代初期,冯国佩苦心钻研,和其他老艺人们一起编创了第一部以花鼓灯为主的大型花鼓灯歌舞剧《摸花轿》,并且融合了歌、舞、剧的表演,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巨大反响。其代表性的动作“凤凰三点头”犹如鸟细语枝头,“风摆柳”仿佛春风杨柳般得意。“冯派”花鼓灯是老先生用数十载光阴钻研花鼓灯所得经验用心浇灌所创,而现今深入了解“冯派”安徽花鼓灯的人却屈指可数,作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鼓灯濒临绝境,但其所承载的艺术价值却不容小觑,它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瑰宝。

一、安徽花鼓灯“冯派”溯源

(一)安徽花鼓灯的起源

“安徽花鼓灯”盛行于我国淮河以北地区,它是典型的汉族民族民间舞,以歌、舞形式的相结合来表达情绪的一种自娱手段,流行在当时淮北农村一带。对于安徽花鼓灯的发源众说纷纭,甚至还有一些远古时期的传说,比如“禹王传说”(山民祝贺大禹治水成功)、“惊蛟传说”(人们玩灯驱赶蛟神)、“唐母之说”(唐王为母祈福)等,从这些说法我们可以看出安徽花鼓灯的起源传说很多,都有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历史背景。由此可见,安徽花鼓灯具有复杂性,但是通过对关于安徽花鼓灯传说的描述分析,不难发现其相似性,例如:“唐母之说”中唐王为了母亲身体痊愈,听信民间说法,与众人玩闹花灯后,唐母果然痊愈,花鼓灯也因此开始呈现表演;“禹王传说”中因大禹治水成功,山民前来道贺,并建“禹王庙”和玩灯对其庆贺。通过分析对比可以得出结论,安徽花鼓灯的起源具有复杂性,但它的表达目的性又相类似,主要表现在:为了表达喜悦之情;都有祈福和祝愿的深刻意义;它是广场艺术,不局限于只是舞台化的演出,具有自发性;它是随性创造、随意发挥的,表演性不多,反而自娱性的艺术形式更大。而安徽花鼓灯的流派也是如此,流派纷呈但其内涵意义都是一样的。

(二)安徽花鼓灯“冯派”的形成之因

就安徽花鼓灯“冯派”的起源来说,其家族性传承花鼓灯的方面、所处的地域影响力、“冯派”独有的特性和当时的竞争环境下时将其形成的主要影响。安徽蚌埠有一个冯嘴子村,开创者冯国佩家族世世代代都居住在那里,在当时,花鼓灯盛行,他的家族也就是冯氏家族大部分都是玩花鼓灯的高手,玩灯的影响力从蚌埠地区一直到淮河以北地区,因此冯氏家族对“冯派”花鼓灯具有深切的影响力,这才促使冯国佩本人拥有扎实的花鼓灯功底。冯国佩在当时被誉为花鼓灯界中的泰斗,从少年时期学艺花鼓灯并以之谋生,再到改革开放,花鼓灯的兴起和盛行,冯国佩亲身经历了“文化大革命”花鼓灯的几度灭绝再到重新崛起,他的经历大起大落,其个人的人生经历也被融入进了“冯派”的肢体表达中,他的经历和他曼妙的舞姿一样高潮迭起,真是因为冯国佩不断的取其精华,不断继承创新,最终形成了特有的“冯派”艺术。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冯国佩之所以能成就“冯派”花鼓灯舞蹈艺术,与当时的时代影响、还有一代传一代的承袭方式、特有的表现形式和流派的角逐密不可分。同时,这些因素也都形成了“冯派”的肢体特色,动作的灵活度、流畅度刻画了一个又一个的“兰花”形象。无论是娇羞温婉还是含情脉脉,甚至俏皮妩媚,塑造的每一个“兰花”都区别与之前传统的“兰花”,有恬静时的害羞、温柔中的质朴、秀丽中的活泼,甚至还有细腻的妩媚,所刻画的人物,既与安徽怀远地区花鼓灯的端庄典雅不同,又与安徽凤台地区的诙谐幽默大不一样。冯国佩用真挚的情感和热情,所表现的“兰花”时而奔放、时而温婉、时而妩媚、时而豪迈,形成了以“脚下溜,韵律强,身姿美,情感真,神态媚”为核心的冯派艺术特征流传至今。

二、安徽花鼓灯“冯派”艺术特征

(一)建国前阶段

冯国佩对花鼓灯舞蹈发展的艺术贡献不容忽视,在不断变更的现实时代背景之下,他让“冯派”花鼓灯在不断变更的现实背景之下依旧居于安徽民间舞蹈前列,这使他在众多学习花鼓灯的演员中脱颖而出。

上世纪四十年代,由于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一直是男演员饰演花鼓灯中的“兰花”,但这通常需要克服男女在骨骼等先天方面的困难,例如,为了模仿出旧时代的小脚女人的“三寸金莲”的走路姿态,男演员在表演时,都需要穿着“衬子”来跳舞、玩灯。这也是封建思想以“三寸金莲”为美在舞蹈艺术中的体现。因为演员的双脚需要踩住“衬子”,所以小腿必然会紧收,膝盖呈自然弯曲状,但在走步伐时,脚下需要很快的小碎步,微微透着一种“溜劲”;而在“兰花”走短距离的前进步或急促的跑跳步时,双脚和双膝都会存着一股劲儿来保持平衡,这就是花鼓灯舞蹈独特的特征——“梗劲”。花鼓灯专家高倩用四句话形容了花鼓灯舞蹈的精髓之处“重心靠右后,走路腰晃扭。脚下梗住劲,传神靠眼瞅。”

(二)建国后阶段

从新中国的成立,冯国佩的思想、审美都受到很大冲击,随之对于安徽花鼓灯的观念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建国前,由于冯国佩一直都在仿效旧社会的小女子,所以表现出的“兰花”大多都是娇柔忸怩的动作姿态。但在建国后,新事物的出现和旧事物的变化,冲破了一成不变的观念,在时代更替的发展下,冯国佩的审美也随之改变,他不想花鼓灯做为旧社会的产物继续走下去,不愿再塑造单一的传统旧社会女子那不自由、委曲求全的情感表达,他更不愿再继续持着“迈小步”的舞蹈姿态来迎接崭新的社会,他决定跟随社会意识形态将“冯派”花鼓灯改良融合。首先在肢体特点的造型上变得昂首挺胸,其次是动作幅度有所加大,动作风格变得潇洒矫健,例如“冯派”动作中的“拐弯”,速度和技巧性较之以前都有明显加快。相应的,男演员登台演出时所必须要穿的“衬子”被拿掉了,并且花鼓灯出现了新一代的女演员。这样的大胆创新也给“冯派”花鼓灯有了巨大的变化,演员脚下更溜了,稳定性更强,脚下没有了“衬子”的束缚,所需要表现的韵律感更能展现。冯国佩还大胆的吸取了西方芭蕾舞的基本挺拔的姿态,把芭蕾舞挺拔向上的气息和他特有的花鼓灯结合,这个变化让演员在花鼓灯中的脚下步伐能够柔韧有余的更加“溜”。建国后的“冯派”花鼓灯焕然一新,旧社会的害羞表演几乎已经看不见了,而大方潇洒、泼辣妩媚的新时代女性形象正一点一点深入人心。

(三)风格成熟与定型阶段

前文已经提到,冯国佩在建国后的特点有了质的变化:矫健、潇洒、大方的风格特征。但从对流派的比较和冯国佩本人的舞蹈肢体分析中看出,“冯派”花鼓灯的艺术风格和自身条件有很大关系,首先是冯国佩本人身材娇小,所以在反串时,不用考虑体态问题;其次,经研究证实冯国佩自身的脚较小且富有灵活性,很自然的形成了“溜得快”这一特点。

从“冯派”花鼓灯的一些典型组合中可以看出,其舞蹈姿态和舞蹈动作张弛有度,而其表现形式也相当精彩,活泼又不缺妩媚,优雅又不失潇洒。例如“冯派”花鼓灯中的经典动作之一---“单拐弯”,在开始和结束都加了欢快的小跳跃,情感表达和空间运用都相当丰富,甚至出现三度空间的跳跃,这些技巧性动作可以看出冯国佩扎实的花鼓灯技艺,也能够看出其舞蹈特点“动静结合刹得住,收放自如节奏强。”

综上所述,能够看出冯国佩在新中国成立的前后,对于“冯派”花鼓灯的重大改革和其贡献,无论从思想文化上、表演情感上,还是从动作语汇中、角色刻画里,都有较大的变化,安徽花鼓灯“冯派”的艺术表现风格也日渐成熟。

三、安徽花鼓灯“冯派”发展道路与艺术价值

(一)安徽花鼓灯的传承方式

舞蹈作为表达人类情感的空间艺术,它不像文学、绘画、书法可以保存如此之久,舞蹈在过去的传承大部分都只是靠言传身教。就如古时候的安徽花鼓灯并没有系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过去安徽花鼓灯有3 种传承方式:其一,.表演中教学(即在表演过程中和观众互动的方式来教学,耳濡目染后,新一批的年轻演员会有所收获,这种传承方式舞蹈规范性要求较低,但大众娱乐性强,传播范围广,不受性别和年龄的约束。);其二,师徒传授(在过去的传承中,除了世代相传,师徒选择是自由开放的,各类流派和不同的花鼓灯班子都相对固定。);其三,薪火相传(家族性质的传承,以亲代关系为主。)由于时代的变迁,安徽花鼓灯的承袭方式也同样在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从旧社会的家族血缘关系的传承,到现如今,不论上门拜访求学花鼓灯的人是外姓还是外村,老艺人们都会亲自教学。

(二)安徽花鼓灯“冯派”的发展道路

安徽花鼓灯已逐步走进各大专业类院校的课程中。以北京舞蹈学院为首,以“冯派”为主的安徽花鼓灯引进大学课堂。上世纪五十年代,著名花鼓灯民间老艺人冯国佩前后受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高校的邀请,亲自示范花鼓灯的教学,这是安徽花鼓灯走进专业院校的开端。在这次北京之行之后,北京舞蹈学院会委派教授专程来到安徽,向老艺术家冯国佩学习安徽花鼓灯民间舞蹈,回学校之后又将自己得所见所闻教授给学生,就这样一步一步探索出了一套比较完善的花鼓灯教学体系。中专舞蹈专业生在第四、五学期开设花鼓灯民间舞蹈课程,本科舞蹈专业教学开设在第二年开始授课,课时均为一学期。与此对应,还编撰了很多针对花鼓灯的教学材料,创编了花鼓灯元素教学法等众多书面教本。“冯派”花鼓灯渐渐成为各大专业类院系的高年级必修课程。

“冯派”花鼓灯逐步发展,从走进各大专业院校后,渐渐有了花鼓灯的专业团体,最典型的花鼓灯专业团体非“安徽花鼓灯歌舞剧院”莫属,它的前身是蚌埠市歌舞团,是冯国佩的家乡。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冯国佩先生就开始在蚌埠市歌舞团担任副团长并创作出了大型花鼓灯歌舞剧《玩灯人的婚礼》。他在歌舞团里主要工作就是传授花鼓灯技艺给歌舞团的演员们,跟着冯国佩学习的有十几人,在其中,演员娄楼作为“冯派”花鼓灯舞蹈的中流砥柱,多次在全国各项舞蹈大赛中,获得作品和编导的大奖。

(三)安徽花鼓灯“冯派”的艺术价值

花鼓灯专家谢克林在《从花鼓灯的保护,探讨非物质遗产保护机制体系的构建》一文中说:“花鼓灯的舞蹈和音乐语汇,靠文字、录像、图像是不能完全保存下来的,必须靠老艺人的口传身授才能完成,而建立活体传承机制对于保护像花鼓灯这样的具有民族标志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安徽花鼓灯是中国民族民间舞中首批由民间家族式的言传身教的方式来进行传承,一步一步走入了各大艺术类高等院校的民间舞课堂,冯国佩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自己的研究创新,“冯派”成为花鼓灯舞蹈艺术中最出色的流派之一。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对外开放的中国在北京召开了亚洲舞蹈研讨会,作为安徽花鼓灯艺术家和“冯派”创始人的冯国佩在吴晓邦的大力推荐下进行现场表演,也是仅有的一个在会上进行演出的民间舞蹈人。在此次表演结束后,世界舞蹈理事会主席蓬特黑格做出了极高的评价“花鼓灯不仅是中国艺术,而且属于世界。”

中国在建国前、建国后所有的一切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再此期间,花鼓灯也经历了巨大浪潮,它的恢复期、发展期都受到强烈的文化冲击。在花鼓灯艺术的研究和收集花鼓灯图文以及视频的资料整理中可以得出结论,在现如今,花鼓灯的恢复到达顶峰。遗憾的是花鼓灯艺术家冯国佩在2012年离世,但花鼓灯艺术还要继续向前。经典是经得起时间的反复推敲的,安徽花鼓灯“冯派”的经典是可以经受时间的检验的,其艺术价值更值得去保护传承。

四、结语

安徽花鼓灯作为极具中国艺术特色的汉族民间舞蹈,其发展与冯国佩先生的执著与赤诚息息相关,“冯派”正是在经历了特殊的历史时期才独树一帜,对花鼓灯的考察和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动作特点、剧目情绪等这样的表面分析,对于发展和传承也不能只浅谈表面,其存在的艺术价值、蕴含的文化内涵得现代舞蹈工作者深入探索。

猜你喜欢

花鼓安徽舞蹈
淮岸花鼓情
学舞蹈的男孩子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幸福花鼓
花鼓灯小唱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
安徽为什么选择带量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