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华简《尹至》賸义

2021-04-14刘义峰

殷都学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伊尹吕氏春秋商汤

刘义峰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北京 100101)

清华简《尹至》文辞古奥,辞气风格与《尚书·汤誓》颇为类似,是近年公布的一篇珍贵的出土《书》类文献。《尹至》简文讲述了伊尹从夏至亳,向商汤陈说自己在夏所见的情况:夏桀荒淫腐朽,百姓离心离德,帝降灾于桀,夏邑天空出现异常天象。商汤与伊尹结盟,并根据他提供的讯息,讨伐不服,出兵绕至西面对桀都发起进攻,并取得决定性胜利。

一、惪亡

上博简《容成氏》一文确实记载了夏商之际的一次民众疾病,但时间是商汤灭亡夏桀后,相关内容与清华简《尹至》也有较大差别。从材料来源看,《容成氏》与《尹至》虽均为楚简,但联系并不密切。我们赞同肖芸晓女士、王宁先生指出的《赤鸠之集汤之屋》《尹至》《尹诰》三篇从竹简形制和内容上存在的密切关系,《尹至》中的这句难解的简文,指的就是《赤鸠之集汤之屋》一文中所说的夏桀生病一事。《赤鸠之集汤之屋》中巫乌曰:

二、“旷夏”与“夏”

《慎大》中的“旷夏”一共两见,还有“欲令伊尹往视旷夏”(21)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第354页。句。对“旷夏”的理解,也有分歧。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汇集主要观点如下:一是毕沅曰:“粱伯子云:‘旷,空也。或云“犷”之讹,言其猛不可跗也。古猛切。’卢云:‘“旷夏”似言“间夏”,汤令伊尹为间于夏,而恐其不信,故亲射之……是明明以伊尹为间谍也。’”二是梁玉绳曰:“‘犷’字似胜。汉书叙传言‘犷秦’,后书段颎传言‘犷敌’。”三是吴先生曰:“广雅:‘旷,大也。’旷、皇声亦相近。殷人称夏为旷夏,犹周人称殷为大商、大国殷矣。”(22)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第354-355页。

三、大縈

“縈”,这里读为“营”。文献中“縈”“营”可通借,《公羊传·庄公二十五年》“以朱丝营社”(43)刘尚慈:《春秋公羊传注》,中华书局,2015年,第158页。,《经典释文》:“营,本亦作縈。”(44)(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1220页。上博简《三德》:“不攸(修)其成,而圣(听)其縈(营),百事不述(遂),虑事不成。”(45)白于蓝:《简帛古书通假字大系》,第1160页。“营”有“谋为”义,《孟子·梁惠王上》“经之营之”,朱熹集注:“营,谋为也。”(46)(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14年,第202页。清华简《芮良夫毖》“厥辟、御事各縈其身”,整理者将“縈”读为“营”,训为“谋”(47)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三)》,第147页。,是非常正确的,“各縈其身”即“各谋其身”,指周王朝面临外患的情况下,周王和他的卿士各顾己身,争富逐利,不恤民众。“营”还有“治”义,《诗·小雅·黍苗》“召伯营之”,郑玄笺:“营,治也。”(48)(汉)郑玄笺,(唐)孔颖达正义,朱杰人、李慧玲整理:《毛诗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1322页。“縈”读为“营”,训为“谋”“治”,“大营”即“大谋”“大治”,寓意伊尹能力非凡,是可以辅佐君王,委以重任之士。

那么,伊尹何许人也?《史记·殷本纪》曰:“伊尹名阿衡。阿衡欲奸汤而无由,乃为有莘氏媵臣,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或曰,伊尹处士,使人聘迎之,五反然后肯往从汤,言素王及九主之事,汤举任以国政。”(49)(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13年,第94页。关于伊尹出身,太史公两说并存,是对战国以来诸家说法的总结。前一种说法,主要见于《战国策》《吕氏春秋》等典籍,后一种说法主要见于《孟子》。这些说法尽管差别较大,但却均有历史的影子闪烁其中。

根据甲骨文、清华简以及相关文献,可以推断出,伊尹代表的有莘氏集团,是夏商之际重要的势力。由于伊尹集团的重要性,使他成为夏商两大政权争取的对象,《孟子·告子下》:“五就汤,五就桀者,伊尹也。”(25)(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348页。说的就是伊尹这种摇摆不定的状态。但最终伊尹根据对时局的敏锐洞察和对形势的正确判断,投入商汤阵营。商汤以结盟的方式,赢得了伊尹这位大谋、大治之士的柔服。在伊尹的佐助之下,完成了灭夏立国的伟业。同时,商汤和伊尹集团还通过联姻的方式进一步加强政治联盟,为商的兴盛和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可知,战国文献所载商汤娶有莘氏之女一事并非空穴来风。太甲即位后,桀骜不驯,伊尹将其放逐桐宫,待悔过自新后,复归于亳都。伊尹作《太甲》三篇,耿耿忠言,披肝沥胆,成为流传千古的佳话。

猜你喜欢

伊尹吕氏春秋商汤
早期中国知识转型期的《吕氏春秋》学——《汉书·艺文志》、高诱《吕氏春秋注》研究
孑旦射箭
伊尹摄政
厨子灭王朝
如果历史是一群喵
吕氏春秋
一个厨子灭了一个王朝
吕氏春秋
商汤并非靠仁慈夺得天下
《吕氏春秋》乐论对《文心雕龙·乐府》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