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发展分析

2021-04-13

甘肃科技纵横 2021年4期
关键词:医疗卫生人力资源管理

孙 敏

(永昌县人民医院,甘肃 金昌737200)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了较大发展,然而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并不适合现代基层卫生体系,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开发势在必行,这不仅关系到群众的健康,更关系到我国整个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为完善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水平的提升,就必须针对现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改进。

1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概念、功能定位以及服务特点

1.1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概念及功能定位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主要面向本机构服务辐射区域的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其诊疗科目、床位数量、科室设置、人员配备、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备要与其功能定位相适应。

1.2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特点

首先,服务人性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与医院不同,更加亲民。它在给辖区居民提供健康保健服务的过程中,会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与居民建立感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由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与居民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这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对居民健康问题提出更多建议,同时还能直接了解居民的生活状况、工作情况等,更有利于居民的健康。

其次,综合性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所面对的人群复杂性、多样性都很高,而且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特点就是全面、综合服务,为辖区居民提供全面、有力的健康保障。基层医疗卫生的服务具有综合性特点,是因为它服务人群广,需要对辖区内的所有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而且服务内容也很多。

最后,连续性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时间具有较强的连续性。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可以为居民的一生提供卫生保健服务,同时对居民的疾病实现全阶段监测,可以进行相关治疗方案的及时修正;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在服务关系上具有连续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卫生部门下属单位,在日常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卫生部门全面掌握居民的健康背景,能够及时为居民提供健康保健服务,实现连续性服务。

2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人力资源配置问题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群体是本机构服务辐射区域的居民,所以人力资源配置方面按照卫生部门规定的比例进行配置,从而保障人力资源的充足。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现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模比较大,很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力资源严重不足,相关工作人员的数量无法达到规定数量。另一方面,多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力资源配置非常不合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部分人员医学保健相关知识不足,各方面专业技能有欠缺,甚至其中一部分人员是非医学相关专业人员,这导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医疗保健服务水平降低,同时由于这些非专业人员只能完成辅助性工作,不能完成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使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专业人员极度缺乏。

2.2 人力资源水平不高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力资源水平普遍较低,专业人才缺乏的现象非常严重,不仅存在服务人员专业水平较低的情况,还存在非专业人员上岗的情况;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非营利性单位,工作人员的薪资水平较低,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又比较辛苦、繁琐,工作与工作收入不对等,这就限制了年轻、专业的医学保健人员进入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从而导致工作人员老龄化;愿意进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年轻大学生,在服务工作中也存在一定问题,一方面他们临床上缺少经验,专业操作熟练度不够,另一方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低薪资难以留住这些人才。

2.3 人力资源管理方式落后

我国现今的医疗卫生行业管理模式处于初级阶段,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使用的是机关人事管理模式,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是以人为本,把人作为管理的核心,发掘人的潜力而不是控制人,但就目前我国的医疗卫生行业而言,这种管理模式最终将导致人员分布不均匀。

2.4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人体制存在缺陷

随着人们对医疗健康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引起多方重视,促使国家采取措施完善医疗卫生教育,实行医疗卫生教育模式的改革。目前我国的医疗卫生教育并不完善,在我国的医疗单位中,是通过高层提议进行人才选拔,再进行人力资源考核,最后医疗单位进行任命。这种人才选拔机制有着很大的弊端,因为这种机制无法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容易埋没人才。我国多数医疗卫生单位,权责分配不明确,许多岗位没有明确的职责规范,也没有标准的奖惩体系,这样不仅会让单位产生许多没有实际意义的工作岗位,而且还会打消员工的积极性,不利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2.5 医疗卫生管理战略落后

为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相匹配,各医疗卫生单位开展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是改革的力度、深度不够,没有改变核心的管理体制;很多医疗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也仅限于:员工晋升、调整工资、工作调配等方面的管理;多数医疗单位缺乏对长期发展的考虑,发展眼光落后。

3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对策分析

3.1 合理安排内部人力资源配置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合理配置内部的人力资源。针对配置不合理的问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对现有人力资源进行分析,根据分析进行合理分配。对于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岗位,安排专业能力较强的人员,并利用能力强的人员带动能力弱的人员,保障人力资源的合理运用,从而缓解人才紧缺现象;对于诊疗科室,可以进行重组或是实行“一人多岗”,这样不仅可以做到合理利用人员,在临床医师学习多科室疾病诊疗之后,还可以使他们的综合业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合理安排内部人力资源配置,能使其更好地为居民服务。

3.2 全面培养医疗卫生人才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主要医疗服务有:辖区居民的医疗保健服务、传染病防控服务,还涉及计划生育、健康宣传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提供专业医疗服务时,对人员的专业医疗知识以及技能有较高的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服务时,对人员的服务技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要注重全面发展。首先要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员定期培训,从而提高他们知识储备,并掌握多学科技能业务,培养全科人才,进而更好地服务辖区居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以建立专门的培训基地,进行全科医师的培养工作,保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能够接受专业的培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还要重视毕业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培训内容要与实践相结合,做到培训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无缝衔接,帮助毕业生更好、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

3.3 提高现有人力资源利用率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力资源现状在短时间内难以做到真正改变,因此提高内部人力资源利用率是必要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人员要把眼光放远,重视青年医师的培养工作,加大培养方面的投资。此外,在引入毕业生进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方面,管理人员要密切关注高校招聘信息,招进毕业生后,要对他们的工作以及生活给予更多帮助,关注他们的思想状态,并及时进行疏导,让刚踏入社会的毕业生能感受到温暖,这有利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留住人才。

3.4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遵循以人为本原则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一方面,要了解工作人员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合适的薪资、福利,并在工作与生活中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要求,从而保证工作人员能更加积极地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发挥出人力资源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将工作人员的愿望和需求作为最优先解决的问题,从而保障人力资源能更好地为辖区居民服务。

3.5 发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人力资源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做好内部人力资源潜力的挖掘。现今的人力资源有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人员要有独到的眼光,去发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的人才,并且做好培养工作,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力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使有限的人力资源发挥无限的潜能,从而保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4 结束语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提升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促进人才全面发展,同时,能够最大程度挖掘和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力资源的潜力和潜能,是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和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猜你喜欢

医疗卫生人力资源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京津冀医疗卫生合作之路
京津冀医疗卫生大联合
内蒙古:建立首个省级“医疗卫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