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网络实训教程》精品课程建设初探

2021-04-13

中文信息 2021年1期
关键词:实验报告端口实验室

(济南信息工程学校,山东 济南 250100)

一、课程特色及学情分析

“计算机网络实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神州数码网络大学与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教育专家一起开发的《计算机网络实训教程》(第2版),坚持以项目为主线,采用案例教学和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法,将复杂的原理知识用简单通俗的语言描述出来,并通过趣味故事加以串接。在实际教学任务中引用了大量的企业实战案例,不仅形式上十分新颖,内容上也能够体现当代企业网络组建过程的真实技术和环境。我们授课所面对的群体是中专第三学期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但学生的理论水平较薄弱,规划项目、实施项目的能力较差,英语水平以及知识的拓展能力较弱,这些都成为制约其完整完成一个项目的瓶颈问题。

二、课程建设指导思想

针对学生的学情并结合本课程的特色,我们在课程建设中主要采取了以下的主导思想。

1.以项目为主线

课程以项目形式呈现,将“用户需求→需求分析→方案设计→项目实施→项目测试”几个环节贯穿于每一个项目中。例如在“项目二 任务一vlan划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给出相关的案例背景:学校实验楼中有两个实验室位于同一楼层,一个是计算机软件实验室,一个是多媒体实验室,两个实验室的信息端口都连接在一台交换机上。学校已经为实验楼分配了固定的IP地址段,为了保证两个实验室的相对独立,就需要划分对应的VLAN,使交换机某些端口属于软件实验室,某些端口属于多媒体实验室,这样就能保证它们之间的数据互不干扰,也不影响各自的通信效率。部门设置:VLAN10(计算机软件实验室)、VLAN20(多媒体实验室)。

学生仔细阅读该案例,根据案例做出相关的需求分析。

1.1 学校实验楼中有两个实验室位于同一楼层,一个是计算机软件实验室,一个是多媒体实验室,两个实验室的信息端口都连接在一台交换机上。

1.2 学校已经为实验楼分配了固定的IP地址段,为了保证两个实验室的相对独立,使交换机一半端口属于软件实验室,另一半端口属于多媒体实验室。

教师对学生做的需求分析进行点评,并要求学生趁热打铁根据需求分析,画出该案例的拓扑结构图(如图1)。

图1 拓扑结构图

学生在做完该案例的拓扑结构图后,老师并不急于要求学生进入项目实施阶段,而是要求学生进一步填写相关的技术实验报告——VLAN分配表和地址表(如表1、2)。通过VLAN分配表和地址表的填写,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接口划分和地址分配的理解,为下一步项目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表1 技术实验报告-VLAN分配表

表2 技术实验报告-地址表

学生在规划完接口分配和地址表后,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但这时老师给学生提出新的要求,要求他们再完成最后一个技术实验报告:写出需求1、需求2的解决方案(如表3、4)。

表3 技术实验报告-需求1解决方案

表4 技术实验报告-需求2解决方案

在学生完成所有的技术试验报告后,他们已经对整个项目比较熟悉了,制约其完成一个项目的瓶颈问题都基本解决了,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进入项目实施阶段。在项目实施阶段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为学生提供技术支持,随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难题。学生分组进行协作,每组选出一名组长承担项目经理的工作。在每一个项目完成后,项目经理负责项目最后测试、报告及总结工作。

2.以企业案例为依托

在实际教学任务中引用了大量的企业实战案例,不仅形式上十分新颖,内容上也能够体现当代企业网络组建过程的真实技术和环境。例如在项目四 构建安全的园区网络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共引入五个案例:①实现计算机的安全接入,②按不同权限使用网络设备,③实现安全的网络访问控制,④实现路由器之间安全通信,⑤利用防火墙保护内网安全。通过这些生活及企业的真实案例的讲解及实训,旨在加深学生对未来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网络工程项目所涉及的技术、理论和技能的理解,熟悉工作过程,提高学生网络工程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共6个项目基本包含了当前网络工程项目的主流技术和产品知识。学生通过学习可在实践中逐步掌握复杂的网络技术概念和应用。

3.采用目标导向式教学法

本课程在以项目的实施过程为主线的同时,注重穿插必要的网络知识。各项目之间通过趣味三国故事加以串接,将复杂的原理知识以诸葛亮小学堂的形式描述出来,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配合图片及视频演示。把复杂的理论知识分解为浅显易懂的知识点,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讲解网络的概念和作用时,就借助于诸葛亮小学堂为学生展示不同的网络模型,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所见对网络的概念与功能进行总结和归纳,通过图例的演示和自己的总结,原本生涩难懂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在讲解双绞线的制作这部分内容时,在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设备和工具后,请同学们观看相关视频,加深印象,然后再去亲自动手制作。通过直观的影音资料对学生视觉、听觉的双重刺激,强化了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接收,在教学中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软技能”

绝大多数网络项目都具有以下特点:个人必须依赖他人和团队开展合作,在竞争的环境下开展工作,认识到这些特点对个人来说尤其重要。因此,本课程在建设过程中也重视对学生软技能的培养。为帮助学生掌握这些软技能,课程在规划过程中,在注重技术诠释的同时,更融入了“工程”“项目”“小组学习”和“工作工程”等团队元素,把课程中需要掌握的技术元素和工程项目、同伴之间的合作,以及考虑同客户利益、同他人打交道等因素都考虑进来,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网络素质。

三、学法指导

1.教师主导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教师是整个项目的总规划师和设计师,要根据实际需要随时调整项目内容,负责项目的技术咨询和指导工作,控制课程的组织和开展节奏,把握项目总体发展的方向。

2.学生分组协作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分组协作,每组选出一名组长承担项目经理的工作,负责全组人员的组织管理,提供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负责项目最后测试、报告、总结工作。在分组协作过程中,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技能,并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为其今后的知识和能力拓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协作式学习过程中,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理解他人的能力和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3.学生探究总结

在每一个实训中都要求学生能完成以下几点:

①规划一个简单的网络项目;

②书写一份简单的技术文档;

③经历一个完整的工作项目实施过程;

④熟悉真实网络项目的工作场景,积累工作经验;

⑤进行简单的网络测试;

⑥进行网络故障的排查。学生经过训练,体会了完成一个项目的全过程,积累了必要的工作经验,为他们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精品课程建设的问题与困惑

1.数据挖掘的困难

当今社会是信息爆炸的社会,面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我们该如何从中快速选择适合自己的信息和内容充实网站,是我们在课程建设中遇到的一大困惑。

2.后台数据库的解决方案

精品课程中每一个项目对应多个案例,每个案例都对应有教案,学案,教学设计,ppt等内容,如何简单快捷地对这些数据进行动态管理是我们的另一大困惑。

精品课程的建设对我们的团队,对我们的学校来说都是第一次,在课程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全体老师的全心投入与耐心打磨。

猜你喜欢

实验报告端口实验室
实验报告
数据挖掘算法对于提高实验报告质量的作用探讨
端口阻塞与优先级
初识电脑端口
8端口IO-Link参考设计套件加快开发速度
实验报告无纸化管理平台研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