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身为笔 青春为墨 书写乡村振兴新答卷

2021-04-13黄萍

老区建设 2021年23期
关键词:青年干部攻坚基层

2021年2月25日,这是人类发展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我们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迈进了一大步。青年干部生逢伟大时代,当全力以赴投身伟大事业,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奋力书写乡村振兴新答卷。

一、深刻学习领会脱贫攻坚精神,汲取思想伟力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伟大精神,必将成为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的不竭动力。

要怀着信仰学,做到入脑入心。青年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重要论述和“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刻把握脱贫攻坚精神时代内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将脱贫攻坚精神所蕴含的团结精神、决胜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担当精神、为民精神融入血脉基因,践行于乡村振兴伟大实践。

要联系实际学,做到知行合一。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这是事物发展规律。青年干部在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的同时要积极转变思路观念,带着现实问题多思考,从到人到户的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到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我们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方法发生了哪些转变?作为帮扶主体,政府和市场的主次关系如何重新统筹……通过反复推敲琢磨,不断深化对脱贫攻坚精神的理解,丰富其内涵,做到知信行统一。

要带着使命学,做到开拓创新。当前,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国际国内环境日趋复杂,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隐患依旧涌动。青年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传承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创新工作思路,胸怀两个大局,抓好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二、对基层充满感情,厚植为民情怀

政治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历史一再向我们证明,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也是新时代乡村振兴工作的科学指南。

要走近群众,以群众为友。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相比,当代青年大都出生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长大,没有经历过饥寒交迫的艰苦岁月,对于底层人民的疾苦缺乏切身的感受和理解,对群众缺乏天然的浓厚感情。青年驻村干部要勇于冲破“三门干部”局限,克服语言障碍,创新群众工作方法,通过一条板凳上的面对面交流和“两微一抖”平台的“潜水”观察,主动融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感同身受他们的辛苦和伟大,成为彼此眼中最可爱最信任的人。

要帮助群众,认群众为亲。人民群众是最讲感情的,也是最聪明的,驻村干部对群众有没有真感情、感情深与浅,群众心中都是雪亮的。驻村工作队是上级部门的“千里眼”和“顺风耳”,青年干部扎根基层要把群众当亲人,在内心尊重爱护他们,在行动上帮助体恤他们,从群众吃、穿、住、行、教育、医疗、养老着眼,从农村水、电、路、气、通信、物流着手,将民生实事一件一件落实,将群众诉求一桩一桩办好,真正获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要敬畏群众,拜群众为师。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拥有无穷的智慧,对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落实情况有最深切感受,也最有发言权。青年驻村干部要以基层为课堂,拜群众为老师,摆正心态,甘当小学生,把坐在办公室里百思不解的难题带到基层和群众中去寻找答案,从农村生产生活实践中摸索发展路径,从群众话语体系中掌握意识形态主导权,从老百姓喜怒哀乐中反观决策科学性,从社会批评建议中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三、发挥专长優势,激荡振兴活力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青年干部要放手拼搏,奋力施展才华,将青春的色彩镌刻在广袤的田野里。

要昂扬蓬勃生气,争当发展先锋。鲁迅先生说:“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乡村振兴根子还是“三农”问题,涉及农业农村改革和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尤需一股子“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儿、闯劲儿。青年干部投身乡村振兴一线,要敢于开辟最荆棘的道路,接最烫手的山芋,直面困难想办法,遇到难事敢担当,以斗破苍穹的豪迈激荡起乡村发展的澎湃活力。

要发挥优势特长,助推产业发展。当代青年干部普遍具有较高学历修养、专业知识储备和开阔眼见学识,要积极发挥专业所长,在产业发展、建设规划、技术引进、销售创新等方面提供智力支持,帮助地方找准发展方向;驻村工作队要发挥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积极沟通协调,形成上下贯通的联动帮扶机制,把基层真实情况反馈上去,把上级决策部署贯彻到底,通过新思维新理念新办法多为群众办大事、办好事、办实事,当一名实干家。

要引领文明时尚,带动文化振兴。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言一行,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青年干部到基层工作后,要处处谨记党员身份,时时擦亮党员标牌,做到语言文明、举止得体、作风过硬,身体力行弘扬中华民族不畏艰难、脚踏实地、勤劳致富的奋斗精神,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运用互联网、新媒体等新型媒介传播正能量,落实落细村规民约,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四、在磨砺中成长,彰显担当作为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不经风雨、不见世面是难成大器的。基层是个大舞台,也是个大熔炉,青年干部要勇挑时代重担,在荆棘险阻中自我磨砺,在疾风巨浪中彰显担当作为。

要锤炼党性修养,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基层工作条件艰苦,来自各方面压力较大,受到的委屈也更多,经常面临干部招不来留不住问题。青年干部扎根基层要端正心态,做好吃苦受累的思想准备,坚决摒弃“镀金”思想、“跳板”思想,对待个人成长要戒骄戒躁,涵养政治定力,练就政治本领,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对待工作要承上启下,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矛盾中发现本质,从千头万绪的任务中找出重点,遇事多想政治标准、做事多谋政治意义、处事多思政治影响,把讲政治落到每一个实处。

要强化责任意识,勇于担当。干事担当,是干部的职责和价值所在,也是干部党性修养的试金石。乡村振兴工作是一项前所未有的系统工程,涉及范围广,触动利益面大,推进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种风险挑战和不同声音,青年干部要拿出干事魄力和担当精神,多做潜功,只要是为了发展、为了群众利益的好事,就要大胆放手去做。面对深层次的矛盾问题要敢破敢立、面对歪风邪气敢抓善管、面对失误责难敢认敢改,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在风雨中练就自己的铁肩膀、硬脊梁。

要提高各项能力,善于作为。基层经历不等于基层能力,青年干部不仅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还要自觉接受实践锻炼。要通过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提高调查研究能力;在统筹产业、生态、文化、组织、人才“五大振兴”工作中强化辩证思维,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在主动挑重担子、啃硬骨头、趟深水区中冲破思想桎梏,提高改革攻坚能力;在日积月累处理各种突发难题中培养风险忧患意识,提高应急处突能力;在走进千家万户共话家长里短中感受群众安危冷暖,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在群众热切呼声和肯定赞许中明确工作方向,提高抓落实能力,实现乡村振兴和干部成长相互成就,共同进步。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在新时代乡村振兴赶考路上,青年干部读无字书、进百家门、行万里路,以身为笔,青春为墨,寸寸热土步步丈量,以坚定的信仰、真挚的情怀、扎实的行动答出一份群众满意、组织放心的合格考卷,不负人民所望、时代所期!

作者简介:黄萍,江西省委政研室(改革办)驻宜春市袁州区分界村工作队。

责任编辑:曹高明

猜你喜欢

青年干部攻坚基层
基层巡览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企业青年干部的培养路径
浅谈我国高校青年干部学习型团队的构建
攻坚脱贫
走基层
让青年干部成为学校发展的持久动力
基层治理之路
青年干部成长,哪些要素和规律在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