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博物到博“悟”

2021-04-12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博物馆同学文化

2020年10月20日,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文件强调,推动博物馆教育资源与学校教育需求有机衔接,贯穿中小学教育教学的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将丰富的博物馆资源有效转化为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

博物馆不仅装载着人类的文明故事,它的存在,本身就能带给世世代代历史深远的力量。将展览“搬”进校园、打造博物馆研学之旅……未来,丰富的活动将引领同学们去感悟世界。

新闻

1.2020年11月1日至5日,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孔明送东风·凉山行”走进甲花小学,不仅给孩子们带来《武·戏——汉晋三国体育文物展》,还在社教课程上让孩子们亲身体验了展览上的那些古代运动项目,投壶、射礼、蹴鞠……别开生面的三国运动会,让孩子们露出了最灿烂的笑容,留下冬日里最温暖的记忆。

2.2020年11月,由滨海新区博物馆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中学共同开发的《绳系千千结,情系海洋梦——渔绳结技艺课程》成功入选京津冀博物馆进校园示范项目。渔绳结技艺课程项目依托滨海新区博物馆的馆藏资源“渔绳结”,从不同视角出发,引领学生认识海洋民俗文化。该项课程通过现场参观、文物导赏、概念解析、故事引导、情境再现、动手体验、艺术创作等过程,让学生深刻体会滨海海洋文化魅力,领悟海洋强国之梦的文化内涵。

3.2020年10月23日,来自三门峡国旅、渑池县翰林国际中学、渑池县三所幼儿园的1200余名中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仰韶文化博物馆,开展“走近历史传承文化”等系列以黄河文化为主题的研学活动。在博物馆多功能厅,同学们通过观看仰韶文化专题片,聆听教学课题,得知了“仰韶文化”的由来。在展厅内,有的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彩陶器,或临摹,或写生;有的同学边听边记,聆听讲解员对仰韶文化时期的生产生活、风俗习惯、彩陶制作等内容的讲解;有的同学还不失时机地提出各类问题,与讲解员进行互动。

时评

课堂+殿堂,有热度更要有深度

博物馆藏,大开眼界。无论是历史博物馆还是自然博物馆,无论是地方风貌还是特色技艺,博物馆都以其博大恢宏向游客展现着过去、现在和未来。中小学生作为学习的主要群体,走进博物馆的殿堂不仅能够开眼界、学知识,更能培育价值追求和塑造思想灵魂。换言之,博物馆不只是陈列物品的展台,更是衔接远大理想的“桥梁”,助力学生更好地“翱翔”。

但在现实中,中小学生与博物馆的距离“有点远”。一方面,部分学校组织参观博物馆的机会较少,学生去了也只是“走马观花”,学到的知识不多。另一方面,一些家长不重视孩子的“博物馆教育”,外出旅游时打卡网红景点比去博物馆多。同时,由于一些博物馆的陈列、解说、展板等对学生而言并不友好,既没有针对学生的讲解,也没有吸引学生眼球的互动游戏,导致参观起来枯燥乏味。试想,连成年人尚且看得云里雾里,更何况学生?

近年来,各地针对博物馆这一文化资源,纷纷在探索将其融入学生课堂的有效途径。比如,有的地方开通“第二课堂”,将学生参观博物馆纳入考核,要求学生打卡博物馆;有的学校依托春游秋游,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开展文化活动;还有的博物馆主动进入校园,举办讲座,设立展厅,搭建“流动博物馆”,近距离与学生进行互动……这些举措,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与博物馆的联系,搭建起学生与博物馆之间的桥梁,有着积极的意义。

中小学教育,不只在学校,更在社会。要趁着“课堂”携手“殿堂”热度,继续深度融合。除了博物馆,文化遗址、各大景区、传统剧院、体育场馆等地也不妨向学生敞开大门。同时,要想获得好的效果,学生也不能仅限于参与,更要成为“主人翁”,在文化场馆等地,开展志愿者服务,参与组织策划活动,帮助宣传维护等,力所能及地发挥学生作用,在文化推广上体现学生担当,让博物馆与学生互相成就。

文化是软实力,也是发展的硬实力,科学文化需要从娃娃抓起。正如不久前,有新闻报道称,四川一位5岁小男孩发现恐龙足迹,成为国内年纪最小的恐龙发现者,令人感叹。这位“别人家的孩子”,如果不是平时细心观察、乐于学习,想必也无法有如此发现。这也提醒我们,让博物馆知识真正走入学生心中,“蜻蜓点水”式的参观、走访还远远不够,唯有拓宽方式、深度融合,才能让博物馆资源更好地惠及广大学生,让他们吃到真正的文化“大餐”。

(作者吴昊,选自《内蒙古日报》2020年10月28日。有删改)

心声

《国家宝藏》节目“国宝守护人”耿朔:我是在县城长大的,对历史的了解主要来源于连环画和历史书。但是有一次,父亲带我去徽州游览古建筑村落,那是我第一次觉得,历史是立体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这次经历对我后来走上考古研究道路、学习艺术史等是一个重要的推动。事实上,文物并不是冰冷的东西,有一次在考古中我挖到了一件很普通的陶片,它是古人用手捏的,还有一个指纹留在上面,当我把手指放上去与那枚指纹重叠在一起时,产生了很奇妙的感觉,仿佛古今连接起来,不再被光阴阻隔。因此,传统文化的学习不需要目的性特别强,不是让孩子记住某一年发生了什么;而是让他们在历史的现场观察和思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就像在孩子心里种下一粒种子,说不定哪天就会生根发芽。而若要了解历史,了解古人的精神世界,博物馆是一个特别好的课堂。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郑岩:我觉得在博物馆里边,就是看,从各个角度尽可能地去看,其他的手段都是辅助的。你可能已经见过一些文物的图片了,但为什么还要去博物館?去博物馆的一个目的就是,我们能看到它的“真身”。比如去敦煌(莫高窟)也是这样,我们带一个手电筒去观赏壁画的时候,其实你还不如在家看图录看得更清楚,但是为什么我们要到那儿去?因为有一个现场感,看到的是它的真身,它的各个角度、大小、尺度、材料,以及它所形成的与视觉的关系,我们都会有一个非常真切的感受。那些壁画、雕塑和洞窟的形制之间的关系,甚至包括看不清的情况,你也要考虑为什么看不清,比如当年怎么采光,那个时候环境和人们的行为是什么关系,都会有一个切身的感受。

历史老师钱家锋:走进博物馆学习,不仅能够增进学生理解课本知识,启发其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更是对学生人文素养的熏陶。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是家国情怀,倾听文物背后的故事,感受中华文明五千年灿烂的发展历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铸牢文化自信。

河南学生王奕心:小学期间,我最喜欢也是收获最大的课外活动,就是去河南博物院当“国宝讲解小明星”。每次去讲解这些文化瑰宝的时候,我都觉得作为一个河南人特别骄傲。

实践

现如今,博物馆五花八门,有历史的,有艺术的,有科学的,甚至还有辣条博物馆……请你与同学一起搜集资料,制作一份详细、周到的《博物馆参观指南》。有条件的同学,请在阳光明媚的周末去参观一处博物馆,说说你的某个发现;地理条件不允许的同学,请打开电脑,云游故宫博物院,谈谈你的一点体验。

猜你喜欢

博物馆同学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博物馆
谁远谁近?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露天博物馆
博物馆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