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层住宅施工过程危险源与安全管理探究

2021-04-12李树帜

智能城市 2021年18期
关键词:高层住宅危险源巡查

李树帜

(山东鲁正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山东东营 257000)

1 高层住宅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

1.1 危险源定义及特征

危险源作为相对概念,是造成工程事故的直接原因,在事故链中处于起端位置,可将其分为单个因素危险源、多个因素危险源、系统性危险源。从安全管理层面分析,多数危险源具有鲜明特征,应掌握其主要特征,有效辨识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针对性采取预防措施,预防和减少工程事故的出现。高层住宅建筑施工危险源主要特征包括多样性、隐蔽性、可预见性、互联性与欺骗性。

1.2 危险源构成要素

根据同类工程安全事故产生原因,施工危险源由存在条件、潜在危险与触发因素三项要素构成,缺乏任意一项要素都无法形成危险源。

存在条件是危险源的物理化学状态以及约束条件状态,如施工材料的有毒有害性是危险源所处物理状态的一种。潜在危险是危险源的触发概率,无论采取任何安全管理措施,仅能减小工程事故的出现概率,无法彻底消除已形成的危险源。触发因素是危险源形成与工程事故的必要前提条件,如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与管理因素。

1.3 危险源分类

考虑不同类型危险源所造成影响与出现概率存在差异,如果针对各类危险源均采取相同响应级别的管理措施,将造成管理资源的浪费。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等规范,将高层住宅施工中的危险源划分为不同等级。

例如,将危险源所引发工程事故对人造成的影响分为没有伤害、轻微性伤害、轻伤、重伤、死亡五个等级,各等级影响赋值为0~5。对危险源对人、生产经营活动、社会与环境四个层面的影响赋值进行综合评定,如果全部分类因素的影响赋值均不超过1,将其分为相对一般危险源。任意两项分类因素的影响赋值达到2以上时,划为绝对重大危险源。

1.4 施工现场的危险源

(1)高处坠落。

根据《高处作业分级》(GB/T 3608—2008)规定,高处坠落是在坠落高度基准面在2 m及以上区域开展作业时出现的坠落事故。根据所处工作部位,可将其细分为临边作业高处坠落、洞口作业高处坠落、悬空作业高处坠落等类型,不同类型高处坠落危险源的存在条件、潜在危险与触发因素存在明显差异。例如,悬空作业高处坠落事故的触发因素为受强风气候、悬空装置与采取不当的作业区域更换方法。

(2)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是高层住宅施工期间最为常见的危险源,在机械设备操作不当或出现运行故障时,机械与人体接触造成的夹击、刺、卷入、绞等形式的伤害。或因机械因素在间接层面对人体进行物体打击造成的伤害,例如起重吊装设备物品掉落时造成的惯性伤人、压力容器爆炸导致的碎片伤人。

(3)触电伤害。

在现代高层住宅建筑工程中,电力是必需的动力源,现场分布了大量的电缆线路及用电设备,如果施工人员违章操作用电设备或存在违规私接电线等不规范行为时,将形成触电伤害危险源,可能出现人员触电、漏电、电气火灾等安全事故。可将触电伤害分为电伤事故与电击事故两类,电伤是电流热效应与机械效应对人体外表造成的伤害,电击是电流流经人体对身体内部器官造成的伤害。

(4)建筑火灾。

建筑火灾是高层住宅建筑施工期间产生的火灾事故,与普通房建建筑相比,由于高层住宅建筑的建设规模较大,出现建筑火灾具有火势蔓延快、人员疏散困难、扑救难度大、出现成因复杂的特征,更容易造成严重损失。建筑火灾危险源也包括由易燃易爆品违规使用以及易燃易爆品堆置产生的火灾爆炸事故。

2 高层住宅施工安全管理策略

2.1 火灾隐患源头管控

考虑高层住宅建筑工程具有火势蔓延快速、人员疏散困难、扑救难度大、出现成因复杂的特征,如果秉持传统的事中控制管理理念,容易引发建筑火灾事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为预防建筑火灾事故的出现,企业应将管理重点倾向于火灾隐患源头的管控,采取相关措施。

(1)消防安全专项检查。

定期对工程现场消防救援体系进行专项检查,发现并消除消防安全隐患与救援薄弱环节,如检查消火栓等配套设备数量与规格是否达标、检查重点施工部位是否存在烟头等明火、观察消防器材使用工况、更换老旧磨损消防器材等。

(2)建立专职防火巡查队。

为满足消防安全专项管理需求,企业应组建专职的现场防火巡查团队,根据工程规模确定巡查人员数量,由巡查队专职开展现场安全巡查、防火安全培训、资料信息收集与巡查日志编写等管理工作。

(3)明确管控重点。

为提高管理资源的实际利用率,应结合工程现场情况,提高对火灾隐患部位的检查力度与巡查频率,如木材加工区域、焊接作业区域、易燃易爆危险品施工及堆置区域,定期对其他部位进行一般性安全巡查即可。

(4)提高安全宣传力度。

当前在部分高层住宅工程中,一线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没有正确认识到安全消防重要性。企业应加大消防安全宣传力度,定期举办安全消防宣讲会等活动,将建筑火灾事故产生原因、造成的严重后果、正确预防处理措施作为宣传内容。引入奖惩机制,在受人为因素出现建筑火灾事故与消防安全隐患时,对相关人员进行追责惩处。

(5)现场用电管控。

完善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管理机制,明确不同区域的用电标准,坚持三级配电原则,落实临时用电责任人。定期对用电线路使用情况进行检查,更换老化严重与绝缘破损的线路,查处私接电线与生活区使用违章电器现象。

2.2 高处坠落隐患管控

为预防高处坠落事故,针对坠落高度基准面在2 m及以上的作业区域,要求对使用机具设备进行固定放置,在周边设置施工安全警示标志,避免在施工期间出现小型工具与材料高处掉落问题。

做好地面安全管理工作,禁止人员设备在高处作业区域下方停留经过,出现材料工具掉落事故时,可以避免出现人员伤亡,减轻事故危害性。

对高空作业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巡查,如果出现作业区域更换方法不当等违章操作行为,及时纠正。在强风等恶劣气候下,调整施工组织计划,禁止开展高空作业。

对安全防护设施配置情况进行检查,要求施工人员穿戴全套安全防护设备,检查防护栏杆、密目网、安全绳等设施的使用情况,及时更换破损设施。

2.3 加强设备监控管理力度

为及时辨识与消除机械伤害危险源,应做好机械设备维护检修与运行监测工作。编制机械设备的日常保养与定期检修工作,清除设备表面灰尘污渍、更换严重磨损的零部件与老化线路、消除设备潜伏故障。针对出现运行故障与质量缺陷的设备,将设备返厂检修或编制提交设备强制退役申请,禁止将故障设备投入使用。对机械设备运行工况进行监测,设备出现异常运行现象后,及时开展故障诊断与检修工作,待设备恢复正常工况后再投入使用。

2.4 危险源辨识

在高层住宅施工过程中,为准确辨识与发现全部的危险源,管理人员应掌握各类危险源的形成规律,采取合理的危险源辨识方法与手段。现阶段,常用危险源辨识方法为系统安全分析法与直观经验分析法,系统安全分析法是以系统工程理念为规范,采取系统性的安全评价方法辨识危险源,具体分为因果分析法、安全检查表法、危险性预见分析法等。直观经验分析法是由管理人员凭借自身经验与参考其他项目案例辨别存在的危险源,辨别速度较快,但对管理人员专业素养有较高要求。常用的危险源辨别手段包括现场观察、资料观察、基础资料收集、工作任务分析与编制安全检查表。

2.5 现场危险源应急管理

在高层住宅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突发性安全事故时,仅有少量时间可用于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对应急管理水平有较高要求。为减小工程事故造成的损失,有效控制事故影响范围,需要落实相关应急管理措施。

(1)编制应急预案。

结合工程情况,提前预测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及所造成影响,针对性编制应急处理预案,方案内容包括明确应急对象基本概况、设立应急指挥机构、划分各部门人员与救援专业队伍的具体分工、现场有效医疗救护措施、安全紧急疏散线路等。

(2)组织演练。

施工企业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活动,按预定方案开展各项救援工作,根据演练过程分析应急预案的不足以及设备配置、责任义务划分等方面存在问题。

(3)应急响应。

根据出现安全事故的影响范围与损失程度,确定应急救援工作的响应力度。例如引入四级应急响应机制,在出现严重危害性工程事故时,实施一级响应机制,同步开展事态控制、现场安全保障、人员疏散安置等工作,协同医疗机构与消防部门开展现场救援工作。出现工程事故影响范围较小、无人员伤亡与扩大可能性时,采取四级响应即可,由专家组管理部门参与现场处理工作。

(4)预控性部署。

在高层住宅建筑正式施工前,预先做好现场安全管理与应急管理的部署工作,如设置专职安全总监,对一线操作人员与安全员的履职情况进行考核,编制昼间与夜间安全值日表,确定安全检查日记等文件报告编写格式等。

3 结语

综上所述,高层住宅建筑施工难度较大、危险源较多,为实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目标,应针对施工现场常见危险源深入分析,总结和完善安全管理体系,针对主要危险源及特点采取管控措施,有效预防,保障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

猜你喜欢

高层住宅危险源巡查
对某企业重大危险源核查引发的思考
一起高层住宅火灾的调查及其启示
超高层住宅的给排水设计研究
桥式起重机使用环节重大危险源辨识研究
高速公路机电设备巡查模型探讨
昼夜巡查不间断
铁路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的研究
高层住宅立面设计与细节
自治区安委会巡查组分赴各市开展巡查工作
高层住宅建筑防雷接地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