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技术创新驱动创业的现状及建议

2021-04-11常培荣

甘肃科技 2021年8期
关键词:创业精神驱动意识

常培荣,张 艳

(1.甘肃农业大学,甘肃 兰州 730070;2.兰州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1 概述

在2014 年夏季达沃斯国际论坛会上,李克强总理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理念,2015 年国务院中央常务会议再次把新的目光点和聚焦点放到"创新创业"上。大学生就业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主力军,因此认真做好大学生就业、开展技术创新驱动创业活动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开展技术创新驱动创业活动在缓解当前严峻的社会就业市场压力中也有着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带动社会就业,扩大大学生创新创业及就业的服务领域,可以增加当前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促进我国经济持续性和实质性的快速增长。

2 技术创新驱动创业的现状分析总结

高校既是创业人才的主要培养来源地和输出地,也是一个高新创业者的“摇篮”,目前在党和国家的大力帮助下,大学生技术创新驱动创业的教育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很多方面仍有不足,有待完善。由于大学生就业创新、自主创业同时对我国在校大学生和高校毕业生两个服务群体进行开放,使很多在校大学生可以选择在校学习的同时还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自主创业创新能力,这使得更多的大学生在毕业之后的工作中有了更多的创业选择。成功创业其实是一条艰辛的道路,而且成功只是可能属于少数人的。根据相关数据分析统计,我国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范围大概在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三之间[1],美好的创业梦想往往都会被残酷的社会现实环境打破,不少的大学生因梦想创业屡次失败,失去了对自己创新梦想创业的坚定信心,从而灰心丧气,一蹶不振。

青年大学生选择创业也不单单是大学生们自己的选择,还有很多是被当前我国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难的严峻形势及社会问题所影响被迫选择的。随着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进入高校的门槛越来越低,但高校毕业之后就业的门槛却与之完全相反,变得越来越高,“上了大学就有好工作”的年代已一去不复返,现在的这个时代人们看中的主要是经济实力与所能承担的社会责任相结合的能力,因此选择创新方式创业的中国大学生将会越来越多,而这无疑也是有效解决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等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3 技术创新驱动创业发展过程可能存在的问题

我国正逐步进入金融经济社会加速转型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参与技术创新驱动的创业活动的过程有利于各种金融创新创业资源向新型科技金融集聚,让更多的金融科技产品和创新服务能够对接社会的需求,但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参与技术创新驱动创业的工作进展较慢,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3.1 大学生对于技术驱动的创新创业风险意识薄弱

根据调查,全球在校大学生选择参与技术创新驱动创业活动的人数比重大约为30%,而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每年选择自主创新创业的人数比重仅大约为5%,与其他发达国家地区相比,我国大学生选择创新创业的案例比重偏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主要源于我国大部分大学生对于技术驱动创新带来的创业风险意识薄弱[2],而这与他们所受的学校教育和所在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一方面,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能力普遍不强与当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管理模式和高校技术创新驱动创业的教育模式分不开,高校通过组织开设技术创新驱动创业的实践课程及举办技术创新驱动创业的实践活动来不断提升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但很多高校教育偏重对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系统灌输,轻视专业理论知识联系实际,所以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理念不能做到与时俱进。高校在开展技术创新驱动创业的教育建设方面所投入的资金、人力、物力仍然不足,技术创新驱动创业的教育建设目的不明确,创新型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机制尚未形成,导致高校大学生的技术创新驱动创业的思维能力培养受到严重局限,且高校缺乏对于大学生创新方面和创业方面的个性化意识培养,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高校大学生技术创新驱动创业服务意识的有效养成。另一方面,家庭教育意识观念一直是学校培养广大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和自主创业精神的重要基础,而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意识观念还是比较传统的,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自主创业精神的直接影响极为不足,大多数大学生的家长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毕业后能够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而对孩子创新创业往往持一种消极态度。

3.2 创业教育基地建设与创业政策保障支持能力不足

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基地既可以为在校大学生创业提供短期创业教育基础课程指导培训,又可以为首次入驻院校创业教育基地的在校大学生提供短期的创业教育实践培训指导。目前我国高校的技术创新驱动创业实践基地体系建设虽然在不断深入推进但建设力度明显比较不足[3]。高校为促进大学生创业建立了诸多自主创业创新实践基地,但仍然面临创业基地人员数量有限、结构不够合理等诸多现实问题,实际上,创业理论实践教育基地并不能给我国大学生创业提供系统的新型创业实践知识理论培训,我国大学生创业所急需的是将创业理论知识培训和创业实践教育活动互相有机结合的新型创业实践教育培训基地,尽管我国地方政府和高校在推进创新创业培训教育基地建设工作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大的实质性的推进工作,但我国创业教育培训基地仍然偏少,限制了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不断提升和创新创业素质的不断提高。

4 对大学生参与技术创新驱动创业的活动的对策和建议

各级政府、高校、社会公益团体、家庭和个人要一起努力完成这个重大综合型的社会工作,不断加强在校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的服务意识,极力解决好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所需资金不足等问题,致力建成健全创业市场机制与创业风险评估管理体系,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创业发展环境,努力不断提升在校大学生的自主创新创业服务能力,提高大学生就业率。

4.1 增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服务意识

从自身素质来看,大学生要注重养成良好的创业思想文化素质,包括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强烈的社会主义责任感、坚定的创业意志力和抗压能力。参与技术创新驱动创业的活动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与综合素养,因此在校大学生必须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积极参加学校创新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对于创业家庭,家长一定要自觉转变传统思想观念,重视子女独立个性的培养和子女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尊重子女的创业兴趣,积极鼓励且支持子女抓住技术驱动创新带来的创业机遇以进行自主创业,重视其创新性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与此同时高校应该以不断提高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4]、大力弘扬自主创业精神为主要教学目标来创办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引导大学生积极关注学校技术驱动创新带来的创业机遇动态,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充分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当中,由此不断提升高校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与创业服务意识。

4.2 加大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专项资金支持力度

各级政府部门应通过多种渠道、多种途径积极为大学生创新提供创业贷款资金支持[5],适当地争取放宽贷款限制、降低大学生创业进行银行贷款的基准利率。国家政策应重点扶持高校的创新创业基地项目建设,加大对在校大学生开展技术创新驱动创业活动的专项财政投入[6],加强优化高校创新创业基金项目管理,确保高校相关专项财政投入真真切切落实到了大学生身上,并竭力建成健全资本市场机制和创业风险评估体系,鼓励其他民间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到支持大学生创业投资活动中来,用国家优惠财税扶持政策间接吸引其他创业投资商直接投资,来支持大学生积极参加技术创新驱动创业的活动。

5 总结

思想上的创新是进行自主创业的基础,是自主创业的精神实质与动力源泉;弘扬创业精神是社会创新的重要体现,创业可以推动并促进深化创新服务意识。技术创新驱动创业的教育的最终落脚点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服务意识,创业之路是艰辛的,所以创业者必须具备一种不怕吃苦、不怕屡次失败、艰苦奋斗的创新创业精神。只有让更多的大学生真正接受高校创新创业的教育观念,并能够真正主动的去投入到技术创新所驱动的创业活动中,才能说高校技术创新驱动创业的教育真正有了实际的教育效果。

猜你喜欢

创业精神驱动意识
集体记忆中的大庆创业精神建构与整合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路径探究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实用人机交互”教学改革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