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有限元逆向模拟技术的预成形模具设计探讨

2021-04-10王旭晖

新型工业化 2021年8期
关键词:逆向成形模具

王旭晖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045)

0 引言

在传统锻造工艺和模具设计中,主要以人工设计为主,工作人员过于依赖工作经验,导致锻造精确性和专业性受到影响,质量上难以得到保证。在施工工艺体系不断成熟的背景下,对于生产精度、产品性能和产品质量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人们开始注重新技术的应用,并且相关工艺也融入到了金属设计环节,在这些新技术当中,有限元逆向模拟技术就是经常使用的技术之一,它明确了应变场信息以及金属流动规律等内容。

1 有限元逆向模拟技术相关内容论述

该技术作为模具设计过程中经常使用到的新技术,其相关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在技术不断发展之下,在很多领域中得到了应用。该种软件技术在应用时,包含前后处理单元,主要原理为从已经成形的模具中,开展反向的二次模拟,将实际模具制作过程中的细节也能够直接进行反馈,这样也可以得到更加可靠的设计方案,提升所获取设计方案的使用价值。而且从目前的应用情况来看,该技术在许多产品塑性处理中得到了有效应用,包括产品锻造、产品冲压等,这也是模具预制期间经常使用到的加工技术。除此之外,该技术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同样比较普遍,也正是在这种预成形模具设计工作的帮助下,能够更好的维护成形质量[1]。

2 有限元逆向模拟的算法研究

当有限元逆向模拟情况明确之后,便可以进行算法研究,只有充分了解有限元逆向模拟内容,才能保证预成形模具设计更加合理。

2.1 应用增量理论

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在模具锻造应用时,也会应用到高仿真模拟技术,期间所应用到的增量理论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利用该理论做好整个模拟过程计算,最终实现成型模具制作过程的还原化处理。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增量理论在应用中,会应用到一些数学算法,借助增量近似代替的途径,对模具制作过程中存在的形变细分为若干个修正阶段,搭配着相应的数学算法逐个阶段进行形变情况修整,使其可以满足最终的质量生产要求。

2.2 常见问题分析

基于已建立的模拟体系可以了解到,在算法应用期间,其几何误差数值越低,相对应速度的收敛度也越高,这也进一步提升了模型应用过程的迭代次数。而且根据多次迭代算法处理后,存在速度场多次迭代的情况,而迭代次数也维持在较高水准,相较于传统的正向模拟技术,其所需要消耗的时间成本较大,是后续需要改善的重要内容。

2.3 新算法的应用

在已有应用经验的基础上,可以对新处理算法进行开发,使算法可以契合于不同变形阶段的处理,而且在应用过程中,也需要借助右矩形公式来辅助计算活动的进行。在具体实践中,相关人员需要对产品塑性制作过程进行离散分析,使其能够展现出不同状态下的增量形变情况。随后基于已有数据来对变心情况进行量化处理,借此得到平均速度场,基于相应理论来完成相应数值的计算,评价数值和理论值的偏差,多次重复上述操作,直到获取到所需的变形结构[2]。

2.4 两种模拟方式的差异

相较于正向模拟技术,反向模拟技术在应用中使用到的系统构造差异性较大,主要体现在变形结构的构型、动态便捷状态等。而且反向模拟结构在应用过程中,主要依靠减法来完成参数细分,并借助动态边界来将参数误差保持在可靠范围内,并对脱离模具的时机进行确定,该内容与模具形状好与坏存在直接关系,属于是逆向模拟操作的难点内容。

3 主体锻造工艺及预成形模具方案

根据已有技术对模式内容进行确定之后,开始进入到模具方案的设计环节。相较于普通作业工艺,锻造工艺在应用过程中的复杂程度相对较高,耗费时间相对较长。为了确保模具可以迅速成型,可以采取闭式套膜方式,执行胎膜锻造工作。从实际套膜锻造角度来说,容易受到压应力作用,这样也导致套膜会和上下垫片之间出现了相对较大的缝隙,从而造成生产过程中出现金属毛刺,干扰到后续作业活动的顺利展开。对此,在进行锻造方案设计处理时,也会使用到5t和8t锤来参与实验,基于不同实验参数,会出现不同的实验结果,最终得到正确方案。例如,在298kg主体下料实验中,只需选择一半进行模拟设计。在有限元模拟技术软件帮助下,三维数学模型能够被导入其中,做到体积的自动划分,设置相应的实验坯料参数,之后再设计成型模具参数,如最终锻造温度、锻造设备以及模具运动方向等等,便于工作人员对整个模具成形过程进行了解[3]。除此之外,在锻造过程中,5t锤的终锻温度能够达到839℃,终锻模具为5.71mm,也正是由于材料温度大幅下滑,导致塑性能力越来越差,不能保证成形完整性,这也证明了5t的打击力量明显不足。反观8t终锻温度,明显比材料温度更高,为891℃,所展示出的终锻模具数值为0,证明8t锻造能力较强,具备足够的锻造能力,但由于套膜双耳部分金属无法处于完全重合状态,证明坯料上存在极大误差。从上述内容中能够看出,制坯和模具设计比较合理,金属在模具内部填充和流动并没有出现不均匀现象。

4 主体成形过程相关内容分析

根据上文中叙述的内容可以了解到,利用锻造工艺对作业参数进行修正处理时,面临着下料充足性较低的情况,对此也需要做好二次模拟作业,具体模拟结果如下:

4.1 成形中的温度及膜壁接触

借助火次来完成锻造作业时,在第一火应用时很容易和下模产生接触,此时的最低温度在838℃左右,而此时的坯料温度在1173℃左右。在第二火作业过程中,主体结构底部的温度也会降低至830℃,而主体结构与套膜之间的接触温度保持在860℃左右。在该温度下结构已经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形变问题,随后温度也会继续调升,直到1180℃为止。在所有模拟实验结束后,也需要对上下模工作状态进行调整,使其处于紧靠状态,不会出现缝隙的情况,从而为实验结果的顺利验证创造条件。

4.2 成形中的金属流动速率和趋势

从后续应用实验可以了解到,在实验模拟过程中,相应的作业人员也可以对金属流动规律进行全面分析,并且金属坯料温度也会大幅提升,塑性强,而且金属流动速率很大,主要以向下流动为主。当第一次打击操作完成后,锤头会出现向上运动趋势,金属也开始回弹,此时,速率越来越小。对于第二火操作,变形位置开始转变到上模,此时,金属流动愈发强烈,开始挤向锻造主体双耳内侧。

4.3 成形中的应力应变分析

实际模拟成形操作时,第一火变形主要集中在锻件凹槽以及圆弧处,相比之下,该类部位变形难度低,应力形式主要以压应力为主。当凹槽被逐渐填满后,变形位置也会转移,以上模为主,金属在其压力作用下,会被逐渐挤进双耳内侧,此时,应力以拉应力为主。在第一火终锻操作过程中,主体等效应变中能够得出上述结论,整个凹槽位置的变形幅度最为明显[4]。

4.4 流线分布情况

相关研究表明,纤维组织很容易对力学性能和化学性质产生影响,最终改变其流向,强化锻造工艺中零件应用性能,如果工作人员将第一火终锻时流向和第二火终锻时流向进行对比,便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金属流线与外形接近,分布也比较连贯,可以在预成形模具设计中发挥出更大优势[5]。当部分透明模具成形之后,透明度缺陷也会表现出来,器具纹理越来越明显,这主要是由于拉力和应力变化所导致的。为了避免类似情况出现,人们可以通过消除气体以及其他杂质方式,保证塑料的干燥条件,之后再开展下模操作。或者也可以通过料温下降,提升模温,为后续成模操作创造有利条件,降低相关问题的出现几率。

5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应用有限元逆向模拟技术,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充分了解预成形模具,证明该类锻造操作的有效性,解决更多预成形模具成形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实际对比和不同的参数分析来制定问题解决方式,这对于后续预成形模具设计改造具备积极作用,从而保证预成形模具设计效果,维护相关行业合理发展。

猜你喜欢

逆向成形模具
逆向而行
《模具制造》月刊2020年订阅通知
MFC2019首届汽车冷弯(滚压与拉弯)成形技术论坛成功举办
CR1 500HF热成形钢开发及应用
第十三届Asiamold广州模具展盛大开幕
法兰轴零件的冷挤镦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
人生若只如初见
擦擦模具
模具制造中高速切削技术的应用
逆向工程技术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