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下中职《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2021-04-10张璐

新型工业化 2021年7期
关键词:线下教学效果实训

张璐

(渭南技师学院,陕西 渭南 714000)

0 引言

在“互联网+”大背景下,涌现出了很多网络学习共享平台,这也加速了教育模式的转变,不管是教师授课方式还是学生学习方式都有了更多选择。老师们也在积极探索,利用线上平台和资源来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线上教学老师可以将自己录制的微课程、微课、电子教案等发布到线上平台,学生可以灵活掌握学习时间,并能反复的学习,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是,线上教学也有很多缺点,师生互动效果差,对学生的约束性不强,教学效果评价不够直观等。我们的授课对象是中职学生,这些缺点也会进一步被放大,所以线上教学是不能够完全替代传统教学的。如果结合线上线下教学各自的优点,采用混合教学的模式将会解决很多问题。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是中职机械加工类专业很重要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理论与实践结合性很强,但目前这门课的教学基本是以老师讲授为主,多媒体辅助的方法,对中职学生来说纯理论性的教学是很难提起学习兴趣的,所以教学效果一直不理想,也就达不到企业对学生课程能力的要求。如果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模式,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可以腾出更多的课时在线下课堂进行现场实践教学。当然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去探索和思考[1]。

1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教学情况分析

1.1 教学现状分析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这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各种热加工方法、机械加工方法并对机械制造工艺过程建立一个完整的概念,在教学标准中教学方法建议按项目一体化组织教学,以现场为主,充分利用实物展示等手段辅助教学来提高教学效率。但实际教学过程中面临课时少,实训设备不足很难展开一体化教学。

1.2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中职学生学习习惯差,自律性不高,学习目的性不强。而机械类专业课程比较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涉及到《机械制图》、《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等课程的知识,没有很好的基础知识储备,是很难把这门课学好的,但现实情况是很多学生专业基础课知识掌握情况不好,对《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这门课的教学增加了很多困难。

其次,很多学校在教学过程中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是分开的,实践教学采用集中实训,以我们学校为例与《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相关的集中实训内容包括钳工、焊接、车工、铣工等项目,但钳工、焊接是在第一学年已经开展了,而课程是在第三学年进行,等到上课的时候相关知识、操作方法和工艺特点基本已经遗忘。学生对纯理论知识的学习往往是半知半解,像刀具角度,正交坐标系的建立、刀具角度的定义都是很抽象的,只是纯粹的理论讲解,即使讲几遍学生也很难理解[2]。

最后,现在中职学校普便是大班教学,我们学校基本都是50人左右的班级,理论课听课效果差。在实训过程中,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所以针对全班的情况老师布置的实训内容也较简单,实训过程中学生遇到问题老师也很难一一解答。例如车削,集中实训两周,只能进行机床基本操作、车外圆、车端面、车台阶一些基本操作,但《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车削内容要求学生还要掌握车内圆、车圆锥、车螺纹等,学生对这些知识技能的掌握就更差了。

2 线上线下教学方法探索

2.1 教学内容重构

为了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合理安排线上线下教学内容。那些内容需要以线上教学为主,那些内容需要重点在线下讲解,对教材进行重新整理。线上教学资源以微课、微课程和加工视频为主要素材,本门课主要录制零件加工方法、机床操作方法和一些重要理论的知识点,录制成5~10分钟的微课视频。为了学生复习本节课需要的知识内容,也需要把相关课程知识点做成电子课件上传平台。同时也需要准备线上测试题,检测学生的预习和课后掌握情况,这些内容将形成线上学习内容。中职学生没有很好的学习习惯和总结能力,知识点之间和章节之间的联系,学生通过自学是很难建立起来的,需要老师线下课堂的进一步引导和讲解。

线下教学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各种机械加工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掌握整个课程知识体系,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最终能完成零件加工工艺的制定。线下课堂不能像传统教学那样讲解课本所有内容,需结合线上学习内容和教学效果展开教学。比如切削热、切削力、积屑瘤等知识点,通过线上的学习学生已经很好的的掌握了这个知识点,线下课堂我们只需要讲解清楚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把课程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理清楚;有些教学内容,例如车圆锥,有宽刃刀法、转动小滑板法、偏移尾座法和靠模法四种方法,通过线上学习,基本上搞清楚了基本原理,线下老师就可以通过实际操作细节演示,阐明操作步骤和细节以达到线上线下的有机融合[3]。

2.2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法实施

应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法,最重要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从而建立起来一种积极、高效的学习氛围。线上学习质量的高低,是线下教学顺利完成的保障。中职学生自觉性差,为保证线上学习质量,还是需要统一组织,集中学习,利用课后或晚自习时间以小组为单位,班干部负责监督。同时,为学生创建一个线上讨论平台,及时和学生沟通、解答学生在线上自学过程中的问题。在线下教学前,必须要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线下教学时,首先要利用一点时间复习线上学习内容,这个环节以互动的形式展开,老师可以可以提问、学生讲解、学习成果展示的等形式,可以检验学生线上知识掌握情况,同时也能加深学生对线上内容的理解。线下教学过程中,还是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根据课程内容展开不同的教学方式,车削、铣削、磨削等切削加工部分,考虑本校的实训设备情况,以一体化教学为主,更有利于学生掌握技能,也可以有效解决大班教学带来的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切削加工基础、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以及典型零件加工工艺等理论性强的内容,教学过程中多互动,多举实例和生活常见的类似原理,例如砂型铸造可以从农村铸锅的实例引入,很多学生都见过,既可以提起学生讨论的兴趣,也更容易引入主题;切削运动和切削用量可以类比用钻笔刀削铅笔,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以分组讨论、案例分析的形式进行,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负责引导、答疑[4]。

2.3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效果评价

目前,我门专业课的评价实行理论课终结性考试,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设计作为独立环节进行考核,但这种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并不能反映出学生对这门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下,更容易实现过程性考核,这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更能保证整个学习过程的学习效果。

为加强过程性考核,我们把最终成绩划分为线上平台学习成绩、线下课堂表现和期末考试三部分。线上教学,中职学生需要监督机制,组长根据个人线上完成任务情况打分,同学根据线上讨论、提问等环节互评,此外通过教学平台上相应的测试、作业、讨论等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考核,这个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线下教学,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度可以直观看到,考核过程中除了老师评价,还要增加小组讨论环节的学生互评,案例分析成果展示的加分项等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线下评价成绩占总评成绩的20%。以往我们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80%,线上线下混合模式要降低期末成绩的比例,期末考试为50%。通过线上线下过程性评价,可以有效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5]。

3 结语

在“互联网+”背景下,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可以丰富教师教学手段,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分析《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目前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后,进一步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在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可能性。

猜你喜欢

线下教学效果实训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密室逃生”线下扩张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