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2021-04-10曹洋

新型工业化 2021年7期
关键词:桥梁工程课程体系道路

曹洋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1)

0 引言

为社会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是新时期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道路桥梁工程专业建设的重要方向。课程体系是支持和保障学生成长为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基础,应该在明确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定义的基础上,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和创新,使其更加符合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发展规律,进而为更好地培养出足够数量和质量的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夯实教育教学基础。

1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概述

1.1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定义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在高职教育体系中被定义为:具有扎实的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知识,具备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专业技术能力,在一专多能的基础上具备道路桥梁工程行业的创新能力、工程技术转换能力、可持续提升潜力、多方向发展能力的高级型、复合型的人才。随着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理论、新方法在道路桥梁工程中不断出现,提高了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效率和生产水平,同时,也使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因此,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的概念一经提出,就引发了建筑领域、高职教育的浓烈兴趣,高质量、高效率培养合格的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成为行业、社会、教育的共同诉求和目标[1]。

1.2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价值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是一种高附加值、高产出比的“新型人才”,他们具有较高水平的转化能力、抽象能力、综合能力、实践能力,是开展高质量、高效率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骨干型、基础型的专业化人才。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的价值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在专业发展上具有优势,因为复合型人才植根于道路桥梁工程专业,是面向道路桥梁工程建设这一特殊领域的专门性人才,通过持续学习、反复摸索和不断提升,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可以在自身的领域内实现特长化发展,持续为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提供稳定的技术与人力资源支撑。二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在发展上具有综合化的特长,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发展顺应了行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趋势,综合性思维、复合型体系、交叉型能力得到了持续提升和发展,因此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具有跨学科、跨领域发展的可能性,并可成为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主力军。

1.3 对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的能力要求

行业和社会对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有着迫切的数量和质量要求,同时也有着独特的专业化、系统化的能力要求。要成为一名道路桥梁工程领域认可的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应该具备如下一些主要能力:一是,优秀的专业技术能力,成为复合型人才的前提是拥有高水平的道路桥梁工程专业技术水准,能够站在工程建设实际和具体问题的角度,对道路桥梁工程提出专业化、综合化的建议和意见,为高质量、高水平的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提供专业支持。二是,优良的复合能力,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应该广泛涉猎相关领域,能够有效地借助周边专业的优势和资源进行创新,开辟和开拓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新领域和新空间,更好地为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提供支持与保障。三是,完备的信息化能力,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应该对数字化、信息化有着高度的敏感性,能够对道路桥梁工程建设进行智能化改进,利用专业化软件对道路桥梁工程和技术进行创新和优化,为高质量开展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提供信息化支撑[2]。

2 建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策略

2.1 明确复合型人才的发展导向

课程体系的建构要立足于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发展实际,要以社会和行业需求作为出发点,要尊重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主动发展的实际需求,这样才能在高效率的前提下更好地促进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的成长。在课程体系建构中首先要明确导向,要将课程设置和执行的目标定位在教学与劳动、技术与生产相结合的层面上,针对性地提升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接触现实的机会,提高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解决和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瑞安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创新能力、综合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发展成为课程的核心价值,为更高效率地培养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提供方向和指导。

2.2 注重非智力因素在课程体系中的渗透

非智力因素对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课程体系中要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提升学生成长为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的信心和决心,这是高质量、高水平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必然要求。在课程体系中可以设置“专家讲座”“文化研讨”“精英引导”等相关内容,把文化要素有机地融入到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学习和培养过程之中,通过实践、应用、讨论、交流等一系列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建立起学生的主观倾向性、行业认同感和发展成就感,让丰富多彩的活动成为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成长的外部支持和基础保障[3]。

2.3 重视创新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基本特征就是良好的创新能力和专业化的应用能力,因此课程体系建设必须重视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创新和应用能力的发展。要结合当前产教融合的基本特点,使“学工互为”成为课程体系建设的又一主要方向,将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感知、学习、实践等重要过程整合在一起,激发他们在道路桥梁工程方面自主学习、主动应用的信心,将创新能力内化为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发展的必然诉求,使应用能力提升成为高水平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的核心素养。在结合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特点的前提下,形成学生高水平学习、高层次循环的新机制和新方式。

2.4 注重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全面发展是高职教育的核心价值目标,因此,在课程体系建设中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将德技并修、思想合格、政治坚定的人才建设列为体系的首位,使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不但具备高水平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而且也在职业道德和思想政治上成为业界的翘楚。要结合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实际针对性地设置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让学生看到复合型人才不单单只在技能和素养上片面发展。要让学生理解职业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使学生能够主动接受职业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让学生在正确方向上成长为对社会、行业有用的高素质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4]。

2.5 突出道路桥梁工程专业的核心技能

课程体系建设要以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的核心技能的形成和发展作为导向,要将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人员请进课堂,通过模拟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的使用过程,建立起道路桥梁工程专业的重点内容和核心体系,使学生围绕道路桥梁工程的实际进行学习和认知。在注重学生成长规律和道路桥梁工程专业特点的基础上,使课程体系成为建构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体系的重要保障,让专业基础知识得到突出,把专项技术学习转化为课程的执行步骤,让学生在综合化、实践化、模块化等多种方式下得到不断锻炼和提升,真正形成道路桥梁工程专业的核心技能和基础素养,加速学生成长为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的进程[5-6]。

3 结语

推动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进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本文在课程体系建设层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研讨。受到时间和水平的限制,对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还存在很多不足。只要我们坚持开放、融合、共享的策略,持续进行系统上、方法上的创新、变革和优化,就能够探索出一条培养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的路径,在完成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上高质量地培养出合格的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

猜你喜欢

桥梁工程课程体系道路
工程造价控制中竣工结算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桥梁工程设计在BIM技术中的应用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
基于MicroStation的桥梁工程三维设计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