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噪声监测的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

2021-04-10朱小蓉

新型工业化 2021年4期
关键词:环境噪声噪声污染监测数据

朱小蓉

(宜宾市兴文生态环境监测站,四川 宜宾 644400)

0 引言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和中国工业化的发展,人们生活中产生的噪音源越来越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各种影响。进行科学合理的噪声监测可以获得有效的监测数据,有利于对环境噪声进行管理和治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是在进行噪声监测的过程中,受到工作人员技能、监测设备、监测系统等各方面的原因,在环境噪声监测工作中仍存在很多问题,这应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1]。

1 我国环境噪声监测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

1.1 监测数据片面缺乏具体代表性

我国对交通干线进行环境监测的频率是每年进行一次监测,每个监测点检测的时间长度是二十分钟。对区域环境白天的噪声监测的频率是每年一次、夜间噪声每五年的第三年进行一次监测,每个监测点监测的时长是十分钟。对功能区噪声每个季度进行一次监测,每次监测的时长是二十四个小时。将一年的检测结果作为说明理论,很难形成可比的监测结果,并且噪声监测过程中存在人员数量不足和工作时间不充足的问题,仅仅通过提高噪音监测的频率来提高数据收集的可比性是很难达到理想效果的。另外,由于南方和北方季节变化的不同,北方的噪音主要是各种机械设备运行产生的声音和天气形成的声音,对于南方来说昆虫和熙熙攘攘的人群等产生的声音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同的。采用相同的监测数据进行噪声的测量和数据收集是不具有可比性的。

1.2 监测位置的选择不合理

由于噪声产生是不固定的,并且在传播的过程中会发生相应的反射和折射,所以,进行噪音监测必须是在特定的范围内进行多点的测试。这使得单一的监测点不能收集到全面的监测数据,要在监测的范围内选择多个点进行监测,保证数据收集的全面性。在实际的操作中,监测点的选择具有随意性,没有进行科学的分析,导致收集监测数据的有效性难以保证。

1.3 落后的监测设备仪器

噪声污染和其他环境污染是不同的,噪声的污染具有分布不均匀和没有规律的特征,这给噪声污染的监测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在进行数据收集的过程中,噪声的传播还会有一定的条件反射,收集到的数据分布就会不连续,导致数据资料的对比不具有有效性。所以,要使用多样的抽样检测的方法进行测量,才能够真正呈现出特定地区噪声污染的平均水平。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使用的都是便携式的监测仪器,需要工作人员到达现场才可以进行监测,这使得抽样检测的监测方法难以真正落实[2]。

1.4 噪音监测技术体系不健全

我国的声音环境监测和保护方面的规范、标准相对于发达国家还不完善,监测的标准于环境噪声监测技术的发展存在滞后性,监测规范落实性差的弊端也越来越凸显。并且规范的建立和标准的修订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跟不上管理与检测的需要,这在一定范围内阻碍了环境噪音监测水平的提升。尤其是在城市化结构建设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新的环境监测问题不断出现,比如企业和敏感点在同一楼的噪音监测问题、新兴服务行业形成的噪音干扰问题、楼里的设施产生的噪音监测问题等,都没有形成相应的技术规范依据。

2 对于环境噪声监测的质量掌控

2.1 影响监测结果的因素

首先,一些比较小的声级计的设计原理是直接将传声器安装到声级计上,在一些场合使用小型的声级计进行环境噪音的检测会使得监测的数据产生较大的误差。正常的监测工作中,使用的声级计的体积要和测量的频率成一定的比例,声级计的体积越大,频率也就越高,对收集的数据造成的影响也是越大的。另外,进行噪声测量的工作者的行为也会对数据测量的结果产生影响。在进行手持的声级计进行监测过程中,人体处在噪声和声级计之间,监测的结果会因此受到影响。在实际的现场噪音测量中,人体距离声级计的距离越远,监测结果产生的误差就会越小。因此,要想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可以使用延伸杆来拉大人体和噪音之间的距离,减少人体对声级计工作产生的影响[3]。

2.2 环境噪声监测仪器

不同的检测环境具有不同的特点,就南方和北方而言,由于气候的不同,产生的环境噪音也是具有差异的,在进行噪音监测时选择合适的监测仪器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正式开始环境噪音监测工作之前要对监测的目的和监测的对象进行了解、分析,然后科学合理的进行监测仪器的选择,进而保证收集的监测数据符合监测的标准。除了要选择合适的检测仪器,还要对使用的监测仪器进行校对,要保证测量误差在规定的范围之内。常见的集中校准器有静电激励器、活塞发生器、声级校准器、高声强传声校准器等。

3 环境噪声监测技术改进措施方法

3.1 对不同噪声污染分类进行科学监测

不同的噪声污染进行监测时监测位置选择的方法也不相同,监测地点不同对监测位置的选择也不一样,监测地点的选择也要根据数据的类型进行。当室外的监测风速在5m/s之下时收集到的噪声数据才是有效的,才可以总结出噪声的真正变化特点,分析出相应的数据分析结果。另外,噪声监测地点选择要先对监测点的环境进行分析,选择有较少干扰的地方进行噪声的监测,要尽量的避开其他因素的干扰,保证最后收集到的数据能够真实的反应监测区域的噪声污染情况。最后,对噪声污染进行监测时要尽量的将监测仪器靠近噪声污染源,并且要根据相应的环境保护标准对环境噪声进行有效的监测,比如对工厂噪声源的检测要布置多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的位置要在工业厂界之外1m、高度为1.2m以上的地点,并且要保证距离任何反射面大于1m。

3.2 强化监测人员专业技能

监测结果直接受到监测人员技术水平的影响,要想获得高质量的监测结果就要有高素质和高技术水平的专业团队对监测过程进行全面的指导和操作。但是现阶段进行噪声监测的专业技术人员是比较匮乏的。为了能够保证监测站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能够进行积累,单位应该充分发挥现有的资源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和技术指导,可以聘请外部的专家进行培训,在培训中提升个人的责任意识和综合素质。也可以定期的举办技术交流大会,促进工作人员的技术交流和提升,促进才能修养的提升。另外,要提高团队的意识,要合理的组建噪声监测小组,保证检测人员具有专业的技术水平和素质水平,将监测人员的才能最大程度发挥作用[4]。

3.3 提高对噪声工作的认识

随着我国工业经济的发展,我国面临的环境压力也越来越大,环境监测的任务也是日益繁重,噪声工作难以按时、高质量的完成,监测站为完成环境监测任务需要加班,使得工作者无暇顾及全部监测工作。并且相较于“水”和“气”的监测工作而言,噪声监测工作不是主要的战场,使得大家主观上会忽视噪声监测工作。但是噪声监测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具体的工作中要提高工作人员对环境噪声监测工作的认识,环境监测工作是多个方面的,要全方位的对噪声监测工作进行认识。要根据噪声的特点进行噪声监测位置的选择,科学合理的安排噪声监测工作,进一步提高对噪声监测工作的认识,结合人们的需求改进管理工作,提高环境噪声检测质量。

3.4 添置噪声自动监控装置

现今全自动监测设备对提高噪声监测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全方位的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全自动的噪声监测装置可以对监测地点进行全方位的二十四小时监测,并且详细精准的捕捉各种噪音污染数据。借助全自动噪声监测装置不仅可以减少人力成本,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还可以提高监测的精准性,减少监测人员对监测过程的影响,实现实时监控,收集更加详尽的数据,增加数据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3.5 保证监测地点符合监测标准

监测地点的选择对噪声监测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只有选择符合规定条件的监测地点才可以有效的进行噪声监控,才可以全方位的收集特定地点的噪音,监测工作才能真正意义上发挥作用。根据不同的监测条件,要对监测地点的确定使用不同的方法。比如,在室内监测时要注意关闭其他的噪声源,防止其他设备的运行产生的声音对噪音的监测结果造成影响。当在室外进行监测时要在天气好的时候进行监测,要避免雷雨天气,减少天气影响[5]。

3.6 采用先进的环境噪声监测系统

首先,要使用前端智能仪器建立系统的户外单元,包括预处理数据计算机、噪声采样数据装备、传输无线通讯模块等。通过嵌入式微计算机系统对前端智能仪器进行操控,使噪声采样数据装备能够将噪声状态传送到预处理数据计算机上,然后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研究频谱以及处理存储录音等传输至通讯数据模块,实现全自动管理中心数据传输。

另外,要建立噪声数据管理中心,包括管理数据计算机、通讯数据计算机与网络仪器。将处理数据中心与前端智能设备联系起来。

最后,要建立噪声处理管理中心。处理数据具体包括监视器、处理数据计算机以及打印设备,还有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和分析软件。主要功能有自行产生噪声监测点动态数据图、期望数值、统计噪声分布等。

4 结语

环境噪声监测工作对环境的治理和人们的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中和自然界产生的噪音种类越来越多,噪声源不仅有室外的噪音,还有室内的噪音,在进行具体的环境噪声监测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的监测环境和特定地点的需要选择合理的监测点位,选择有效的监测方案,从而提高监测数据的有效性,使得噪声监测工作能够更加有效的开展。

猜你喜欢

环境噪声噪声污染监测数据
GSM-R接口监测数据精确地理化方法及应用
环境噪声智能检测终端设计
基于云服务的环境噪声智能监测系统研究
警惕噪声污染
南海某海域环境噪声与风速相关性研究*
铁路环境噪声测量中的问题分析
噪声污染侵权责任中“噪声污染”的界定
GPS异常监测数据的关联负选择分步识别算法
基于小波函数对GNSS监测数据降噪的应用研究
居住区内10kV变配电站的噪声污染及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