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水泥混凝土制品标准化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

2021-04-10徐建新

新型工业化 2021年4期
关键词:制品标准化水泥

徐建新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0 引言

水泥混凝土制品作为开展建筑施工的基础性材料,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项目质量和效果,在建材行业占据重要地位。我国水泥混凝土制品备受重视,已在各方监管努力下取得较大成就,但其标准化仍存在一定问题,需要严格把控工作并探讨一系列可行措施,以促进其发展趋势长远向好[1]。

1 水泥混凝土制品标准化概述

1.1 水泥混凝土制品简介

水泥混凝土制品是指通过对水泥基胶凝材料深加工制成的建筑材料产品。由于其优良的耐用性、经济性、耐久稳固性,水泥混凝土制品被广泛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众多方面,是基础建设行业最常见也最为关键的建筑材料,对于城市化进程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法规重要作用。其按照行业分类大致分为水泥制品、混凝土结构构件、石棉水泥制品和其它水泥制品等类别。

1.2 我国水泥混凝土产业发展状况

我国水泥混凝土制品产业在主要依靠自主开发基础上,吸收借鉴外来经验,实现了水泥混凝土制品生产全过程自主化、国产化,并在国际市场也具备一定产品竞争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水泥混凝土制品产业在企业管理水平、劳动生产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主要包括以下问题:①企业规模较小且产品品种单一、产品结构不合理,不能与国际市场需求对口;②产品生产技术落后合格率较低;③自动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且产品质量参差不齐;④生产工艺和检验技术落后于现实,不能适应高水准生产建设的需求。

1.3 水泥混凝土制品标准化

水泥混凝土制品标准化是指通过制定有关产品品种、规格、质量、检验等指标并进行统一生产检测,以此为标准判定水泥混凝土制品能否进入市场和投入使用。相关产品标准化具有促使调整生产、合理利用资源、保证生产质量、规范市场等多方面积极因素,从而加强市场管理,保障建筑工程安全,提升水泥混凝土制品竞争力,有利于促进行业繁荣稳定发展。

首先,水泥混凝土制品标准化对其产品质量和生产工艺提出了更高要求,有利于促使企业调整生产,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只有各方面合乎标准的产品才能投入市场,同时各项指标为市场监管处罚提供依据,更有利于维护市场规则体系,有利于营造和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有利于促使我国水泥混凝土制品行业稳定向好发展[2]。

其次,水泥混凝土制品标准化对其生产工艺和设备提出了更高要求,开展标准化生产有利于促使企业研发引进新技术和设备,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实现绿色发展。水泥混凝土制品在两种层面发挥其技术导向作用:高水准的标准化规定对于生产技术和工艺提出了更高要求,落后产能无法投入市场进行销售,客观上引导落后产品和技术设备淘汰,遵循市场客观规律;符合水泥混凝土制品行业标准的现金产品在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厂家主观上更加重视引进新进生产工艺和设备,自发性引入最新工艺设备、降低能耗和资源消耗,有利于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适应经济社会和绿色环境的协调发展。

最后,水泥混凝土制品标准化生产,有利于培育产品竞争力,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水泥混凝土制品标准化生产,促使企业引进先进生产技术、优化企业管理,从而较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高水准产品更受市场欢迎,都有利于培育产品竞争力;同时由于遵循市场准则标准化生产,有利于行业公平竞争,充分了解先进技术信息和用户对于产品的反馈,从而调整生产,提升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2 我国水泥混凝土制品存在的问题及负面影响

2.1 存在问题

(1)部分生产企业违背行业规则,一味追求短时经济效益,忽视长远发展,盲目调整生产规模同时忽视产品质量,严重影响行业形象。伪劣产品的投入生产使用不仅污染环境还会增加安全隐患,影响稳固耐用性。

(2)行业标准未能得以有效落实,采标工作还相对滞后。行业内部完全采标的标准化项目较少,离国标委的要求还存在差距[3]。

(3)标准宣传力度不够。因各种原因标准在发布后没有统一组织标准解读,影响了生产企业对于标准条文的正确理解,造成执行标准的难度加大 。

(4)本行业涉及的产品较多,产品间的配套和试验方法的统一还不尽人意,有待在今后的行业标准化工作中加以提高 。

(5)企业参与标准化工作人员的行业意识比较淡薄,在工作过程中大多片面局限于本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忽视行业内部协调发展对于自身发展的带动作用,从而增加了标准化工作的难度 。

2.2 负面影响

水泥混凝土制品是开展建筑施工的基础性材料,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项目质量和效果。工程建设离不开水泥混凝土制品的大量投入,只有符合标准的产品才能保证工程建设项目施工。如果标准化工作滞后或不能严格贯彻落实,将严重影响我国建设工程开展,给工程埋下安全隐患,同时也会使得生产企业无法调整生产,设计单位失去参照依靠,质监部门不能更好的开展质量监管工作。水泥混凝土制品标准化事关国家发展大计和国民生计,如果不能严格落实开展,势必会造成市场的混乱和工程质量的难以保证,不利于保证国计民生稳定繁荣。

3 国内外水泥混凝土制品标准化差异

分析探讨我国对于水泥混凝土制品标准,不难发现我国标准与国外标准存在一定差异。相较于我国生产注重于产品及性能检验,而基本忽视生产过程控制;外国行业标准侧重于过程控制而相对于忽视最终产品检验。在产品技术指标方面,我国产品标准的物理力学性能高于国外标准或持平,而产品外观质量标准相较于国外标准相对较低。就总体标准而言,我国标准一般可以与国外标准相持平,但部分方面有一些差距;就标准修订周期而言,由于我国标准修订周期较长,导致我国标准落后于外国标准的发展更新速度。

4 我国水泥混凝土制品标准化难以开展的原因

(1)行业内存在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忽视标准化工作的腔调。产品标准化进程推进还存在一定阻力。

(2)水泥混凝土企业以中小规模为主,企业缺少引入先进设备和技术人员的资金。

(3)存在标准制定部门交叉,增加国内标准化工作协调难度,导致标准制定存在重叠现象。

(4)开展产品标准制定和检测工作经费不足,为某一指标专门购入一台检测设备的成本过高,不利于国内标准化工作的开展。

5 水泥混凝土制品标准化发展趋势

5.1 水泥混凝土制品标准化重点

我国为更好的开展水泥混凝土制品标准化工作,协调科研、生产、施工、质量监督等多部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水泥混凝土制品行业的基础标准,为调整控制生产、监测监管传品性能和工程建设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对于行业发展生产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部分生产企业还存在一些没有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标准或没有准确理解国家标准,忽视产品质量的现象。近年来我国水泥混凝土制品的标准有着显著提高,但与发达国家产品质量相比仍有差距。加强相关标准的宣传讲解,加强质量检测和标准化生产的贯彻落实,加强对于中小企业的扶持亟需出台措施,以满足产品标准化生产和行业发展[4]。

除了贯彻落实现有行业标准,加强标准的更新迭代工作也是标准化工作的重点方面。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理念对于产品标准提出了更高要求。国外产品的更新迭代,国际市场的深度融合同样带动了我国产品标准的及时更新需要以适应市场需求。

5.2 未来标准化工作开展趋势

加强产品标准制定时效性,及时满足市场需求。相关产业的发展进步和基础建设的不断推进,使得水泥混凝土制品行业前景广阔,但同时现代建筑工程项目往往对于建材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如吸声性能、降噪性能、透水性能和稳固耐用性等,这些方面亟需行业内部加紧出台相关标准,以满足市场需要。

放眼立足于世界发展方向,紧跟乃至引领国际标准制定。随着世界经济不断深入融合,要想促使行业长远发展,必须拥有国际视野寻求发展机遇。外国产品由于高标准在国际竞争中往往占据优势地位,国内建设发展不得不引入外国先进技术和产品,可见要想更好的发展相关产业,培育产品竞争力,我们必须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先进技术,成为国际标准的跟随者乃至于制定者。只有最终主导话语权和国际竞争力我们才能促进行业长远的发展[5]。

完善相关管理体系和责任分配制度。任何领域的产业发展都离不开企业内部的制度建设。贯彻落实水泥混凝土制品标准化工作的意义重大,离不开企业内部的高度重视。企业需要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建立具体可行的生产管理机制和制定相关条例章程,落实监管职责,督促生产人员端正工作态度,生产行为合乎规范,严格遵循行业标准进行生产。生产管理方要定期开展抽查,全面加强质监管理工作,贯彻落实管理措施,提升生产效率和水平。此外也要以人性化举措加强生产部门、研发部门、市场部门有效沟通,充分交流,及时反应在市场和生产中发现的新问题和需求,加强产品标准制定的时效性。

6 结语

水泥混凝土制品的标准化工作,需要相关部门和行业各方共同努力。虽然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的水泥混凝土制品标准化进程已经取得成就,出台了一系列行业准则用以调整生产、规范市场,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差距,必须紧跟国际标准和发展形势,努力成为国际标准的跟随者乃至于制定者,从而培育国际市场竞争优势和话语权。同时由于先进技术迭代不断加快,行业标准化工作也必须注重时效性,紧跟市场需求并且加快行业标准修订,适应行业发展新形势。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发展,才能促进行业标准化工作和企业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制品标准化水泥
标准化简述
水泥像被踢死事件
浅谈食品接触之“竹纤维”制品
水泥搅拌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应用中的思考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枳壳及其炮制品色差值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化腐朽为神奇—本土创造—水泥环保灯
水泥刨花板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何首乌不同炮制品对H2O2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