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高层建筑巨柱和跃层柱SAP2000 屈曲分析及计算长度系数的确定

2021-04-09丁路通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1年5期
关键词:计算长度屈曲承载力

丁路通

(宋腾添玛沙帝建筑工程设计咨询( 北京) 有限公司,北京 100004)

1 引言

近几十年来,我国各大城市现代化发展快速推进,许多造型新颖的地标性建筑应运而生,其中超高层建筑则最具代表性。超高层建筑由于高度很高,其底部柱承受极大的荷载,截面边长可达到2~5m,并通常需配置钢骨,常称之为巨柱。另外,根据开发商的定位和需求,超高层建筑功能通常呈现集办公、酒店、公寓等于一体的特点。而在首层及空中酒店层往往需要设置装饰豪华的入口大堂,以满足建筑品质。大堂层往往需要镂空通透的建筑效果,因此,会形成几层通高的跃层柱。巨柱和跃层柱在超高层建筑中经常遇到,对于结构专业而言,需要特别关注其稳定性及承载力的分析。

我国规范在受压柱承载力计算时,考虑了受压稳定系数的影响,即规范的计算结果是强度承载力和稳定承载力的最小值。在计算过程中,柱计算长度系数的准确取值是关键问题,我国规范仅简单划分了底层柱和其余层柱2 类,并简化规定了计算长度系取值,这对于巨柱、跃层柱等边界条件较复杂的构件不够准确;另一方面,目前常用的结构计算软件无法自动得出准确的计算长度系数,甚至对于跃层柱跨层总高度的处理有误。基于以上问题,对于超高层巨柱、跨越多层的跃层柱等特殊构件,应单独进行专项分析。

2 受压柱稳定性理论分析

根据材料力学[1]中压杆稳定的理论分析,由欧拉公式可得失稳的临界力Fcr为:

式中,λ 为长细比;EI 为截面抗弯刚度;l 为压杆长度;μ 为计算长度系数;i 为回转半径。

计算长度系数μ 可用于反映杆件的端部约束情况。典型的情况是:当杆件两端固定时,μ=0.5;当一端固定,一端铰支时,μ=0.7;当两端铰支时,μ=1.0;当一端固定,一端自由(即悬臂)时,μ=2.0。对于实际工程中的框架柱而言,上下层的框架梁对本层柱的两端形成约束,若梁的刚度无限大,则可认为框架柱两端固定,此时柱的计算长度系数μ=0.5,实际上,梁很难对柱形成固定约束,因此,可以判断实际工程中μ>0.5;若框架柱比框架梁刚度大很多时,则梁的约束较弱,此时甚至可能会出现μ >1.0 的情况,此时巨柱计算长度的取值应详细探讨。

3 规范对于柱受压承载力的规定

对于受压柱,我国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 年版)[2]6.2.5 条和JGJ 138—2016《组合结构设计规范》[3]6.2.1 条均有规定:

式中,N 为轴心压力设计值;φ 为柱稳定系数;fc、fy、fa分别为混凝土、钢筋、型钢的抗压强度设计值;A 为全截面面积;Ac、′、′ 分别为混凝土、钢筋、型钢截面面积。当纵筋配筋率大于3%时,A 改为(A-A′s)代替。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 年版)、JGJ 138—2016《组合结构设计规范》对于计算长度系数的规定考虑了一定的富余量,但划分较为简单,仅区分底层柱和其余层柱,对于跨越多层的跃层柱以及梁约束较弱的巨柱,简单执行规范显然不够合理,应进行补充分析。

4 SAP2000 屈曲分析方法及工程实例

4.1 工程实例

本工程位于武汉,主塔楼地上共57 层,建筑高度275m,结构高度为249.2m,主要功能为办公及高端酒店,建成后将成为当地地标性建筑之一。主塔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塔楼建筑平面随建筑高度均匀收进,整体形成一个下大上小的锥体造型,典型建筑平面及结构体系如图1和图2 所示。

塔楼底部6 层的巨柱的截面尺寸远大于一般框架柱,楼面梁、板可能不足以提供足够的侧向支撑,因此,巨柱的计算长度不能直接取楼层层高。在L4 层及L7 层设置了封闭的外框梁,并采取加强措施,框架梁截面尺寸设置为1200mm×1500mm,采用200mm 厚楼板,以保证巨柱在这些楼层能够受到较强的约束。塔楼在L1 层及L37 层设置了首大堂和空中大堂,由于大堂通透镂空的需要,部分柱穿越2 层形成跃层柱。巨柱及跃层柱尺寸如表1 所示。

图1 典型建筑平面图

图2 结构体系示意图

表1 巨柱及跃层柱尺寸表

4.2 SAP2000 屈曲分析及注意事项

采用SAP2000 结构分析软件对1~6 层巨柱和大堂层跃层柱进行屈曲分析,可得到柱的第一阶屈曲模态以及屈曲临界荷载,由式(1)可反算出计算长度及计算长度系数。为准确模拟巨柱屈曲模态,在SAP2000 中对分析模型做以下设置:

1)边界条件:模型底部嵌固;

2)加载条件:首先加载恒载,以恒载加载后的整体模型作为初始条件进行巨柱屈曲分析,以确定巨柱的计算长度系数。

SAP2000 中主要的操作及注意事项如下:

1)定义恒、活荷载工况,首先在结构上施加恒、活荷载;

2)定义单位力荷载工况(unit force)以及屈曲分析荷载工况(buckling);

3)在需要进行屈曲分析的柱两端施加沿构件轴向的单位力,此单位力定义在单位力荷载工况(unit force)下;

4)屈曲分析工况的定义:以施加恒载+活载后的结构为初始分析对象,屈曲荷载选择单位力荷载工况。

4.3 结果分析

底部巨柱和大堂跃层柱的屈曲模态如图3 所示,计算结果如表2 所示。

图3 底部巨柱屈曲模态

表2 巨柱及跃层柱屈曲分析计算结果

分析计算结果可知,柱的计算长度系数μ >0.5,说明柱两端不能形成完全的固定约束,与理论分析一致。分析结果显示μ<1.0,说明梁对柱的约束强于铰支约束。实际设计时,采用表2 中的计算长度系数μ 和长细比λ 按参考文献[1]、[2]查表确定柱稳定系数φ,并对柱子进行承载力验算,可在常用的PKPM 及YJK 软件中修改计算长度系数,也可提取设计内力单独复核。

5 结语

在超高层建筑结构中,巨柱及跃层柱经常出现,这类构件由于自身截面较大或边界条件较复杂,应进行稳定性的专项分析,以确定其计算长度系数,为承载力计算提供合理依据。稳定性分析常用的方法是屈曲分析,需特别注意,应在整体模型中对分析对象进行屈曲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反映构件的边界约束情况,而计算长度系数的本质就是反映构件的边界约束条件。本文介绍了柱计算长度系数的理论分析以及规范规定,并结合一个实际超高层结构工程案例,详细介绍了在SAP2000 中屈曲分析的实现方法,对于结构工程师处理这类工程问题具有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计算长度屈曲承载力
桥梁设计中桥墩计算长度系数的分析
空心薄壁墩计算长度系数敏感性分析
钛合金耐压壳在碰撞下的动力屈曲数值模拟
一字型剪力墙计算长度分析
加劲钢板在荷载作用下的屈曲模式分析
框架柱计算长度系数的计算方法对比
CFRP-PCP板加固混凝土梁的抗弯承载力研究
耐火钢圆钢管混凝土柱耐火极限和承载力
潜艇极限承载力计算与分析
对受压加劲板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的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