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老工业基地工业竞争力研究

2021-04-09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5期
关键词:河南竞争力基地

黄 晗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4)

新中国成立后,河南省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投资建设下,依靠独特的区位和资源优势,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极大贡献。但是,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深入,河南工业矛盾积累,工业发展受阻,河南作为中西部地区的大省,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代表性,研究河南老工业基地的工业竞争力,并补齐其发展中的短板是十分有必要的,也是提升同类区域经济发展的决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1 指标体系和研究方法

1.1 构建指标体系

工业竞争力的分析,需要借助能衡量区域产业在市场上的表现或地位的评价指标。笔者参考以往文献中的指标,结合河南省地级市老工业基地特点,构建河南老工业基地的工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河南老工业基地工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1.2 研究方法

借用因子分析法,将河南省8个地级市老工业基地的工业数据进行分析,且研究对象以各地区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为主。数据主要来自《河南省统计年鉴2018》以及各地级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 实证分析

2.1 数据标准化处理

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无量纲与数量级的不同,所以得到计算结果的变量,都是指经过标准化出来的。在此基础上进行因子适宜性检验以判断因子分析的可行性。

2.2 因子分析

笔者所选指标间有很强的相关性,因此需要先对所选取的指标进行因子分析,输出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KMO和巴特利特检验

一般而言,当KMO值大于0.5且值数值越大时,越适合进行因素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KMO值为0.637>0.5,Sig=0.001<0.05,代表数据可以做因子分析。

表3 方差解释表

表4 旋转成分矩阵

预先设定的7个公共因子,经过几次迭代,只有两个成分的初始特征值大于1,按累计方差大于80%的原则可以提取两个公因子,对因子矩阵进行旋转,最后得到旋转成分矩阵(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公共因子FAC1在产出强度指标上载荷较大,体现了规上企业的工业产出水平,将因子FAC1命名为产出强度因子。公共因子FAC2在其余6个指标上载荷较大,这6个指标主要反映了工业规模和发展潜能,因此我们将因子FAC2命名为规模潜能因子;在此基础上构建因子方程:

FAC1=-0.112X1+0.187X2-0.281X3+0.848X4-0.044X5+0.029X6+0.164X7

(1)

FAC2=0.198X1+0.159X2+0.180X3-0.042X4+0.188X5+0.189X6+0.180X7

(2)

依据两个因子得分方程,可以分别计算8个老工业基地分别在不同因子上的工业竞争力得分,得分方程如下:

FAC综=0.16587FAC1+0.71669FAC2

(3)

依据方程(1)~(3)可计算得到河南老工业基地工业竞争力的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见表5)。

表5 河南老工业基地综合竞争力因子得分排名结果

2.3 河南老工业基地工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参考老工业基地的实际情况,将因子分析结果简化,以FAC<0,01为区间,对不同老工业基地进行归纳和总结。

第一类城市为洛阳,竞争力得分排名第一,是河南省工业竞争力最强的地区。洛阳规模潜能竞争力得分最高,但产出强度竞争力得分较低,投入和产出没有达到相对和谐的正相关关系,产业集聚不完整。第二类城市是南阳、焦作和新乡。这些城市和洛阳相比差距较大,工业投入和规模太低,工业配套能力弱。第三类城市是开封、安阳、平顶山、鹤壁。这些老工业基地资源利用率极低,在优势产业的配套服务设施上也没有跟进,导致这一类城市面临着“有增长而无发展”的局面。

3 提升河南老工业基地工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3.1 加快产业集群建设,扩大产业规模

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龙头企业应该担当起负责人的角色,充分发挥出领头军作用。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度比较高,只有充分发挥大型企业的辐射作用,才能够有效突破行业发展的界限,实现技术创新和技术转化等资源的共享。另外,在此过程中也可以提升相关行业的发展速度,在扩大产业链时又增强产业链的稳定性。

3.2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产业高端化

河南工业的优势产业多年来普遍固守集中在产业链上游,加工粗放,层次低端,产业链短。因此,传统优势产业必须从产业链上游向下游延伸扩展,重点围绕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制造、有色、电子信息、新型建材等产业推进产业链向下游延伸扩展,着力在高加工度、增值环节、瓶颈环节、关键环节、配套环节上寻求突破,提升产品附加值,打造名优品牌。

3.3 引进信息技术人才,提高创新竞争力

地区政府应该引导和督促企业对信息技术的改造和利用,重视对信息技术引进、消化和吸收,将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作用发挥最大化。

企业对信息技术的开发、引入和应用等方面应加大投入力度,尤其是在重点工业产业上的普及,将内外资源进行整理和吸收,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益。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发展,将工业链拓宽并延伸,形成高科技产业为动力、传统型产业作为支柱的创新体系, 提升中部地区的创新竞争力。

3.4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竞争力

产业的进步应当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加速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老工业基地要保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从法律、环境、安全、技术、质量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提高行业准入标准,强制淘汰落后产能;加大资源类产品价格改革力度,完善并落实节能减排措施;资源型老工业基地在地域上有一定的关联、相似性,应围绕生态保护区的建设,构建生态工业体系,主动淘汰、更新污染严重、设施落后的生产能力,促进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河南竞争力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河南:严守食品安全“第一道防线”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蓝青松:让竞争力武装到牙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我的基地我的连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
服务外包提升中国新的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