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优势 精准施策
——广西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帮扶巴马弄峰村略记

2021-04-09

南方自然资源 2021年3期
关键词:巴马驻村贫困户

广西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西山乡弄峰村,属于国家级深度贫困村,距离巴马县城35 千米,是广西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以下简称评审中心)定点帮扶村。自2015 年开展定点帮扶以来,评审中心始终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组织人力、财力、物力真帮实扶,助推弄峰村脱贫摘帽奔小康。如今的弄峰村旧貌换新颜,蜕变成一个群山环绕、林海青翠的秀美村庄。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和“八有一超”全部达标,2019 年全村“十一有一低于”全部达标,实现了整村脱贫摘帽。截至2020 年底,弄峰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由2015 年前的不足2 000 元增加到8 000 元以上,弄峰村贫困发生率降至0 %。

<<<弄峰村公共服务中心 蒋维/摄

敢担当,勤作为,扎实推进扶贫工作

弄峰村属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辖区内现有20 个村民小组370 户1 355 人,分布有瑶族、汉族、壮族3 个民族,2015 年精准识别并建档立卡贫困户共有131 户553 人,贫困发生率37 %。该村地处缺水少土的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山高路险,交通闭塞,地理条件恶劣,全村人均耕地不足0.7 亩,以种植玉米为主,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为养猪、养羊以及少量的外出务工,群众生活十分困难。

面对弄峰村的实际困境,评审中心班子带领全体职工根据扶贫目标,制订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方案,并按计划稳步推进实施;先后选派两名优秀的科级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与弄峰村村“两委”一起,切实落实各项扶贫任务要求;多次组织开展消费扶贫,累计向贫困户购买农产品等5 万余元,切实增加贫困户收入;同时开展支部共建,2018年以来,评审中心党支部联合广西自然资源管理干部培训中心(以下简称培训中心)党支部,每年定期与弄峰村党支部开展支部共建活动,通过讲党课、慰问演出、开展红色教育、扶贫日主题活动等,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把握意识形态主阵地。同时联系爱心企业走进弄峰村捐款、捐物,开展扶贫消费等,帮助弄峰村走出困境。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激活“造血”功能

“帮钱帮物,不如帮建个好支部”,评审中心派遣的两任驻村第一书记首先从建设村“两委”入手,坚持党建引领,才能富民强村;通过组织完善弄峰村党建的各项制度,组建“3 人议事小组”,推进村级重大事宜“四议两公开”等,及时开展村屯基础设施建设、饮水安全、危房改造、旧房拆除、控辍保学、扶持村集体产业发展等工作;全面推行网络化服务,建立微信群,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开展党员教育,公开党务,倡导党员群众互帮互助。2020 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驻村工作队及弄峰村村“两委”勇当防“疫”尖兵,春节期间主动放弃休假,提前返岗并积极投入到弄峰村的疫情防控中,确保疫情防控工作有序进行,保障村民健康。

发挥政策优势,助推脱贫摘帽

全国脱贫攻坚战打响后,评审中心充分利用自身职责优势,将“定点帮”与“政策扶”相结合。评审中心配合广西自然资源厅对巴马瑶族自治县的增减挂钩、矿权出让等方面给予支持,并派人主动服务、现场指导和讲解有关政策。截止目前,评审中心助推巴马瑶族自治县实施增减挂钩项目13 个,实施规模约188.053 公顷,通过节余指标交易获取收益7.956 8 亿元;出让矿泉水探矿权3 宗,获得收益362 万元,为巴马全县实施扶贫搬迁、精准扶贫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评审中心还配合广西自然资源厅利用贫困县新增建设用地专项指标、项目用地“边建边报”等特殊用地政策,保障巴马瑶族自治县新增建设用地指标17.863 公顷,确保老乡家园等10 个易地搬迁安置项目及时落地,为巴马瑶族自治县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了坚实保障。易地搬迁安置项目建成后,弄峰村共有57 户268 人搬迁,参与危旧房改造26 户117 人。此外,评审中心累计投入15 余万元用于帮助贫困户安装门窗、加层扩建等,确保了贫困群众的住房安全。

产业扶贫,助力群众增收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评审中心通过引导和扶持特色产业发展,由“输血”救济到“造血”自救,从最深处拔掉弄峰村的“穷根”。近几年来,评审中心先后争取和投入帮扶资金37.19 万元,帮助弄峰村45 户贫困户建设养殖栏舍,引导贫困户发展猪、鸡、羊等养殖产业以及玉米、杂粮、杂豆等种植产业,弄峰村贫困户特色产业覆盖率达到90 %以上。弄峰村驻村第一书记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2018 年以来为贫困户争取到21 个固定公益性服务岗位、12 个非固定公益性服务岗位及8 个护林员的村级工作岗位,拓宽了贫困农户就业渠道,增加了贫困户家庭收入;同时评审中心全面落实产业奖补和入股分红等政策,2018 年以来累计为贫困户增收89.65 万元。评审中心还配合培训中心累计投入95.5 万元帮扶资金,扶持弄峰村集体发展种猪养殖业和肉兔养殖业,2020 年弄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8.61 万元。按照“技术能人+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2021 年弄峰村的集体经济年收入有望翻一番。

扶贫必扶智,全面做好教育扶贫

“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几年来,弄峰村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积极入户宣传九年义务教育政策,开展控辍保学工作,动员4 名辍学学生返校复课,同时落实适龄儿童营养餐、住宿补助以及贫困生“雨露计划”补助政策,确保所有适龄人员在校读书并享受到相关的补贴。几年来,评审中心累计拨出专项资金和社会爱心教育扶贫资金8.53 万元,为弄峰村教学点的贫困儿童提供营养早餐,确保每个学生每天有1 个鸡蛋、1 盒牛奶,有效提高了该教学点学生的生活水平,增强了学生的体质。

如今,整个弄峰村村民安居乐业,办公楼宽敞明亮,党群服务中心、篮球场、舞台、健身器材等基础设施功能齐全;“电商之家”、“妇女儿童之家”、卫生室、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等一应俱全;村屯路边还安装了太阳能、风能路灯,解决了多年来村民们晚上出行难的问题。这一盏盏路灯不仅照亮了全村道路,更照亮了村民们的生活,村容村貌美了,村民们的精神面貌更好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今后,评审中心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按照相关要求,为弄峰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发挥更大的作用。

<<<弄峰村篮球场 蒋维/摄

猜你喜欢

巴马驻村贫困户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驻村博士
金融扶贫站惠及3万贫困户
从脱贫攻坚转向推进乡村振兴刘志杰在驻村帮扶点说了些啥?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不能让老区一个贫困户掉队
“鞋底垫厚点,也能走得快”——贫困户崔普选和他的“梦中梦”
人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