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营改增”对会计核算带来的影响研究

2021-04-08徐静

中国市场 2021年1期
关键词:营改增会计核算税收

徐静

[摘 要]我国经济体系随着市场经济水平的发展也日趋成熟,更多的企业得到了发展的空间,但市场结构的快速发展使税收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对此,我国出台了“营改增”政策,使税收工作得到了改革与优化,推进了我国市场经济的转型。文章从“营改增”的背景及内涵作出分析,结合“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提出了一些优化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营改增”;会计核算;税收

[DOI]10.13939/j.cnki.zgsc.2021.01.138

“营改增”主要是针对服务业征收增值税而产生的,以解决营业税制度为目标,为这两方面的征税问题提供解决策略。为使我国的税收制度更具合理性和科学性,我国积极推行“营改增”制度,这是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后我国再度进行的税制大改革,对国内的社会经济结构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营改增”在实际税收工作中具有深远的意义,市场中的各个企业都应提升自身的纳税意识,将“营改增”制度中的重要作用发挥出来,为我国经济市场的繁荣贡献力量。

1 “营改增”的背景、内容及作用

(1)“营改增”的背景。1994年我国政府出台了关于税收的相关规定,其中包括实行两种税收方案,即营业税与增值税。自1994年以后,此种税务机制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随着我国经济体制逐步趋于完善,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入,这种两大税种分列并行的机制凸显出一定的经济制约作用,为缓解这种经济制约作用,进一步促进国家税制的完善,近年来我国开始全面推行“营改增”的税收制度,将更多的企业纳入增值税的缴纳行列中来。

(2)“营改增”的内容及作用。“营改增”是指企业在纳税过程中,不必再进行重复缴纳,对企业内部的一些产品或服务进行增值税缴纳即可,而以往的营业税项目也改为增值税项目,这种方式减轻了企业纳税的负担,对企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我国国内市场实行“营改增”制度以后,营业税与增值税不必重复缴纳,增值税的地位及发展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基于我国日益强大的经济基础之上,国内市场经济结构的调整也日益击破,深化“营改增”制度改革势在必行。我国“营改增”的实施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其中包括试点及方案的修订。从市场发展的角度讲,“营改增”消除了重复征税的弊端,促进了我国税收制度的科学化发展,为增值税体系的拓展创造了空间;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及产业结构起到了优化作用,自我国实行“营改增”以后,中小企业所承担的税收压力减弱,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2 “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1)经营收益。从我国税收制度改革的背景分析,在企业的经济交易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行为属于内部的税收行为,而企业的经营过程则可以凭借实际的操作情况及交易条件进行折扣,在扣除投资方面的资金以后,企业所获取的利润随着业务改革及成本变化等发生改变。在实施“营改增”之前,企业应当以营业额及收入情况计算应缴纳的税额,“营改增”是企业处于会计主体地位必须要计算的一个项目,实施“营改增”以后,企业所缴纳的税种中已经不涵纳增值税的部分,增值税是营业税以外的税种,在会计核算工作中,企业要加强增值税方面的应付款项目,从业务流程中予以优化,减少会计及企业收入的复杂性。在实施“营改增”税收制度以后,企业可以通过增值税输入发票来抵扣税款,故对企业的经营收益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2)利润核算。在“营改增”实施之前,企业需要向国家缴纳一定的营业税,并不计入企业本年度的经济利润中,实施“营改增”制度以后,企业所缴纳的税种变为增值税,被直接算作“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的范围内,并且企业在计算利润时不能扣除这一部分,由此看来,“营改增”制度的实施会对企业本年度利润的数值产生变动,也会影响企业的经营利益。实际上,“营改增”制度对企业的经营利润方面的影响应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在税收及收入等多个方面综合地看待“营改增”的实际影响才最为合理。

(3)票务管理。在“营改增”制度实施之前,票务管理工作是会计核算工作中的组成部分,在内容要求上极为单一,即通过对企业经营的营业额进行营业税的计算,企业再根据计算得数缴纳这部分费用;实施“营改增”制度以后,企业在经济交易活动中所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作为税额抵扣的依据,在缴纳增值税的过程中,企业可以得到一部分优惠,在此背景下,企业做好对票务的管理工作就非常重要。与此同时,在会计核算工作中,企业必须要对大量的专用发票进行细致的管理,保证发票的真实性及有效性,实现发票检验及多业务发票汇总等工作,为企业的纳税工作提供更多的便利。

(4)经营现金流。在“营改增”制度实施之前,我国所实行的纳税制度是纳税预缴制度,若企业周转资金不足,那么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就会有所降低,实行“营改增”制度以后,企业可在收到相应的项目款项后再进行税金缴纳,减少了纳税工作对企业运营产生的现金流压力,从强化资金周转方面为企业提供了经营条件,企业在面对一些大型的项目时,也不必承担过多的税务压力,而是能够将大部分的精力与资金投入项目建设中,以此来提升企业的运营水平及竞争实力。

3 “营改增”会计核算工作的优化建议

(1)重视纳税筹划。在“营改增”的背景下,企业要对纳税筹划工作予以重视,以自身的经营特点为基础,更加严谨、更加全面地分析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流程是否准确,并明确当下“营改增”纳税工作的关键部分。如在购置相关固定资产时,企业可以就增值税的问题预先与卖方进行沟通,签订相应的合同,由对方开具发票来抵扣税率等等,在合法的前提下,选择最为优惠的方案。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良好的纳税筹划工作缓解“营改增”给企业带来的影响,进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实力。

(2)优化会计核算。在“营改增”的背景下,企业的纳税筹划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于会计核算工作的流程较为复杂,纳税筹划及票务管理的工作十分重要,企业的管理者必须要对相关工作流程予以严格规范,从事税务管理的人员要进行严格的岗位审核,避免其在工作岗位中出现疏漏,影响企业的经营水平。企业可通过定期的员工培训提升从业者的专业水平,促使工作人员能够自觉地做好专用发票管理,加强对税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工作,选择合适的免税退税会计处理方法,如此一来,企业也能更加从容地应对“营改增”带来的纳税变化。

(3)创新税负转移。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经营情况,合理地分析“营改增”制度的优势与劣势。首先企业要对自身的税务计算工作予以创新,减少税基变化所造成的不良影响,而税负转移必须符合我国法律规定,如大型建筑集团,在降低管理成本时,需通过进项税额抵扣相应的税负,或是通過服务转包的方式,将主营业务转包,或是以专业分工及合作的形式实现税负转移。总之,企业必须要依照自身的经营特性来调整税额抵扣情况,才能促进实际税负的降低。

4 结语

“营改增”的税务制度的改革是我国税收体系科学化发展的代表,为更快地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营改增”制度的实行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良性的推广作用,要求企业必须要强化自身的税务统筹工作,才能使自身的会计核算工作精准度更高,并对企业的纳税风险进行合理的控制,正确看待“营改增”纳税制度带来的影响,把握企业发展的机遇。

参考文献:

[1]赵恩来,李冰.“营改增”对会计核算带来的影响研究[J].中国商论,2017(10):103-104.

[2]唐忠汉.“营改增”对会计核算带来的影响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0(2):90-91.

[3]韦慧峰.浅议营改增对会计核算带来的影响[J].财会学习,2016(7):175.

[4]夏萌.全面推开“营改增”及其对会计与税务筹划影响解析[J].中国市场,2020(1):131-132.

[5]王文茂.营改增背景下建筑业财务管理所受影响及应对措施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1):109.

猜你喜欢

营改增会计核算税收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若干问题探讨
“营改增”后运费的会计核算解析
税收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