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警用防刺服国内外标准关键技术指标比对探析

2021-04-07公安部检测中心马文俊周鑫滕飞杨杰黄凯

中国安全防范技术与应用 2021年1期
关键词:警用技术指标防护服

■文/公安部检测中心 马文俊 周鑫 滕飞 杨杰 黄凯

关键字:防刺服 技术指标 对比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内反恐处突工作形势的不断严峻和枪弹的严格管理,刀具、匕首等锐器成为一线执法民警面临的主要威胁。警用防刺服成为非常重要的警用防护装备,是一线执法民警生命安全的保障。警用防刺服在重、厚、硬、不舒适性等问题上影响了一线执法民警的办公效率,为推动防刺技术和材料创新应用,GA 68-2019《警用防刺服》与国外标准关键技术指标对比后,在技术指标上进行了优化,在试验方法上更加贴近实战,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健全完善标准体系、补齐技术空白短板、促进产品升级换代,有助于规范指导推出性能更加优良、质量更加可靠、更加适应实战需要的装备。公安部装备财务局于2020 年组织了“警盾-2020”警用防刺服挑战赛活动,充分体现了对警用防刺服关键技术指标的关注,旨在减轻警用防刺服重量,提升穿着舒适度,提高民警满意率,稳步推进警用装备创新发展。

2 各国防刺服标准主要技术指标对比

2.1 不同标准间进行对比

本文选取美国司法部国家司法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Justice(以下简称NIJ)、英国内政部科学发展研究所Home Offic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Branch(以下简称HOSDB)、德国攻击防护材料及设计测试机构协会(译名,以下简称VPAM)发布的相关标准(见表1),并与我国行业标准GA 68-2019《警用防刺服》进行比对。

表1 防刺服标准基本情况

由上表可知,选取的这几项标准均是近年来在国内外相关领域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标准。其中,美国2000 年版NIJ 标准是和英国HOSDB 共同研发的,目前该标准正在修订中。从标准的适用范围可以看出,国外标准均考虑了不同形状的攻击物(刀具/匕首、刺钉、刺针等)以不同攻击方式(正刺、斜刺、砍、击打等)对防护服的损伤,进而提出了防护服应有的防护性能指标和模拟实战的测试方法。特别是英国HOSDB 将防刺防护作为系列标准中的一个部分,与防护服一般要求(HOSDB Part 1)、防弹要求(HOSDB Part 2)、防砍要求(HOSDB 2006, Slash Resistance)结合起来,使防护服的性能指标体系更加清晰。

2.2 产品的分类(级)对比介绍

除我国防刺服标准外,各国标准均是依据面临的威胁种类不同进行产品分类并根据不同作战状况下面临的威胁程度进行分级,如表2 汇总所示。

表2 各国防刺服标准分类和分级规定

由上表可见,除我国公安行业标准根据防护层材质、使用场所对防刺服进行分类外,国外标准均是依据防护服穿着人员可能面临的攻击物/攻击方式进行分类。

在威胁等级设置方面,英美标准被认为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根据英国PSDB 在1997 年至1999 年间的一项基础性研究项目成果,美国和英国标准均引入了三个不同的防护等级,分别对应85%、90%、96%的男性以不同刺入方式能够实现的刺入能量,进而明确低等级防护服适合低风险巡逻过程中长时间穿着、中等级防护服适合一般风险工作过程中穿着、高等级防护服则适用于高风险情况下的短时间穿着。同时,每一个防护等级均对应了两个能量级别(E1和E2),其中E1 是上述概率分布下男性人群能够实现的刺入能量,而E2 则是E1 能量的1.5 倍,用于考量防护服的设计安全余量。

2.3 测试用攻击物对比介绍

本文中使用攻击物作为测试用刀具、钉状物、针状物的统称,各国标准所用攻击物的对比如表3 所示。各国测试用的攻击物见图1 至图7。

在攻击物的选择上,英美标准均引入了刀具和针刺,其中英国HOSDB 标准对于防针刺(SP)的测试不是强制性要求,刀具也只有一种单刃刀具(P1/B 刀),该刀具与我国GA 68-2019 标准、美国NIJ 标准(P1)中采用的测试刀具相似。除此之外,美国NIJ 标准的刀具类别中还有双刃刀(S1),而德国标准则加入了入刺端直径非常小、用于模拟注射器针头的攻击物和入刺面为棱形的撞击模拟攻击物。

表3 各国防刺服标准攻击物对比

图1 中国GA 68 标准A 类防刺服测试刀具D1 示意图

图2 中国GA 68 标准B 类防刺服测试刀具D2 示意图

图3 中国GA 68 标准B 类防刺服测试刀具D3 示意图

图4 美国NIJ 防刺标准P1 刀具图

图5 美国NIJ 防刺标准S1 刀具图

此外,中英美标准中配重除了重量调节的作用外,都具有“缓冲”作用力的作用,其形式是在配重的上、下部分之间放置聚乙烯泡沫垫块(厚度30mm,两块),同时允许夹持刀具的下部分配重在上部分配重壳体内沿刺入方向滑动。这一设计的目的是模拟攻击者在持刀刺入被攻击者时的“二次发力”过程。

图6 英国HOSDB 防刺标准P1/B 刀具图

图7 德国防刺标准P1/B 刀具图

2.4 测试方案对比介绍

各国标准对测试样品数量、穿刺试验次数的要求如表4 所示。

从表4 可以看出,我国和德国标准均对防护服在常温、高温、低温环境条件下的防护性能做出了要求,而英美则主要是在室温条件下进行测试。此外,美国标准在刀具类别上划分更细,针刺测试可以作为独立的测试类别;英国将针刺测试作为刀具穿刺测试的附加测试。四个标准中,英国标准要求单个样品上承受穿刺试验的次数最为严酷,但该标准对45°穿刺试验没有明确的规定;德国标准对接缝和搭接结构的试验要求则比较详尽。

2.5 合格判据对比

我国防刺服标准与英国、美国、德国标准的最大区别在于合格判据。我国标准规定穿刺试验后不允许防刺服出现穿透现象,相对比较苛刻,而外国标准则允许刀尖以一定容许量穿透防刺服。根据英国相关部门人体生理研究结果,如果刀尖穿透皮肤表面的深度在7mm 范围内,脏器受到损伤的可能性是“极其不可能”的,因此,英美标准中普遍采用了7mm 的允许穿透深度作为防刺服穿刺试验的合格判据。在特定高刺穿能量(E2 则是E1 能量的1.5倍)测试条件下进行测试,允许刀具的最大穿透深度达到20mm,其目的是保证在防护服的设计过程中留有足够的安全余地。表5 总结了各国标准穿刺试验的合格判据。

表4 各国防刺服标准测试方案对比

3 结语

通过与国外防刺服标准的比对,我国GA 68-2019《警用防刺服》标准在分类分级依据论证、测试设备和工装研发、材料性能数据摸底、合格判据论证等关键技术指标上都有显著提升,使标准的技术指标更加贴合实战需求。然而,现在的防刺服还是存在“厚重硬”的问题,使得穿着舒适性和灵活性略差。鉴于现行的技术标准没有厚度和柔软度的测量方法和设备,应积极推动警用防刺服行业标准的修订,从根本上解决警用防刺服“厚重硬”的问题,切实提高装备安全适体水平,保护民警生命安全。只有解决好上述问题,才能使我国警用防刺服标准成为科学指导产品研发和质量检测的技术依据。

表5 各国防刺服穿刺试验合格判定依据

猜你喜欢

警用技术指标防护服
用好“四种方法”提高警用犬对“吐”指令的服从性
集成有散热功能的防护服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热湿舒适性主动式改善方法研究
独具IP魅力的防护服时装秀
基于高温防护服设计的数学模型研究
01 警用无人机应用热点纷呈
警用电动车
技术指标选股
技术指标选股
技术指标选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