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2021-04-06徐丹妮

广西教育·A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小学美术

徐丹妮

【摘要】本文论述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小学美术教学实践,提出了解学情,量身定制学案;关注独特性,按照需求给予指导;尊重个性,因人而异实施评价等教学策略,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持续发展。

【关键词】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 小学美术 教学效果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育方式也不断进步。小学美术是一门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的学科,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尤其需要关注学生的独特个性,通过发现学生独特的兴趣点、特长点或其他潜在能力,给予针对性的美术学习指导,使每一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所收获,这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了解学情,量身定制学案

每一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成长环境、性格特点、爱好特长、智力类型等均不相同。学习美术这门学科,有的学生理解能力强,虽没有很强的创意感,但是他们美术知识牢固、作品规整;有的学生天赋较高,美术能力强又富有创意;有的学生美术能力一般,却有着独特的审美视角、色彩感觉。所以,在美术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先要从了解学情开始。对不同基础和能力的学生,教师全方位了解他们之后,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进行差异性教学。学生接受相应水平的指导,其思维流畅性、独特性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学习效果因此达到最优化。

笔者所教的四年级学生中,有一名男生酷爱汽车。在平时的美术学习中,无论是什么主题的课,他的作品都能与“汽车”这一元素搭上关系,即使是在《在快乐的节日里》《有趣的字母牌》《多姿多彩的靠墊》这些看起来与“汽车”毫无关联的课,他的作业中都会出现各式各样的汽车。最开始,笔者以为他是想法独特,或者不小心偏离主题,于是不时提醒他绘画要紧扣主题,但是收效甚微,他仍然在课堂上沉迷于画汽车。看到这一切,笔者先是头疼,然后生出疑问:他为什么会这样?怀揣这个问题,笔者决定与他进行一次深入的谈话,探寻他热爱画汽车的原因。经过交谈,笔者了解到他非常喜欢汽车,梦想就是成为一名汽车设计师,所以他画各种各样的汽车,实际上是他“设计”汽车的一个尝试。掌握了他的情况后,笔者尊重他的梦想,为他“定制”了一个学习计划——以“汽车”为由头,逐渐渗透美术绘画知识。笔者找来大量汽车的照片和绘画作品,和他一起欣赏、分析汽车的外形和色彩,并循循善诱:“当前学习的审美方法、绘画技巧、色彩搭配、造型设计等美术知识,是为你以后成为设计师打下基础的,任何一点都不能落下。”听了笔者的建议,他在之后的美术学习中更加认真专注,在关注汽车的同时努力回归主题。例如,学习《笔的世界》一课后,他设计了一支汽车造型的笔,科技感极强;学习《多姿多彩的靠垫》一课后,他结合现代汽车标志,设计了几款卡通车标靠垫。在教师的“特殊”指导下,他的绘画作业逐渐形成独特的风格,彰显了鲜明的个人特色,同学们都把他叫“汽车男孩”。

学生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的思维、潜能、喜好、目标等都具有差异性,教师在施教前,先全方位了解学生的情况,再针对某些“特殊性”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或指导方案,可以较大程度保留学生的独特性,使学生在某个领域获得长足发展。

二、关注独特性,按照需求给予指导

当前的教育理念倡导“以生为本”,很多学校积极响应并大力建构“生本课堂”,通过关注学生的个性、需求、能力等因素,促进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教师首先要改变观念,把对自己的定位从“高于学生”放到“与学生持平”,以平等的视觉看待学生及他们的作品,关注学生的情感、精神、需要及作品细节,尊重学生的创意和想法。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尊重,才会对美术学习产生更大的动力。

在笔者带过的班中,有一名色感特殊的学生,他对冷暖色的区分程度很低,对纯度高低不同的色彩分辨度也不强。他绘画时喜欢运用纯度较高的色彩,但在完成的作品中,用色明显与所画物品不匹配。例如,他绘画一棵大树,会使用绿色、蓝色两种颜色;绘画地面的时候,他会使用土黄色、绿色、红色交错涂色。别的学生看到这幅作品时,都用“不好看”“奇怪”来形容,这让他觉得自己的作品不好。所以,他每次交作业都畏畏缩缩的,本子只翻开一半不想给其他同学看见。对此,最开始笔者进行了传统的专业性引导,告诉他植物可以用同色系的颜色进行衔接,土地可以用土黄色和褐色交叉表现。但是,这样引导后他的用色似乎没有什么改善,反而越来越不敢动笔,作业也拖拖拉拉不想给教师批改。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笔者发现他对颜色很敏感,在色感方面存在特殊性。在一次名画欣赏课中,要欣赏一幅马蒂斯的作品。笔者以此为契机,向学生简单介绍这位野兽派的代表人物,并展示了他的《红色的房间》《戴帽的女人》等其他作品,这些作品色彩都比较浓郁。通过欣赏,学生感受到色彩的魅力,了解到色彩可以表达心情、突出个性、表现风格,并且知道每个人的绘画风格是有差异的。接着,笔者再展示那名色感特殊的学生的作品,引导学生从色彩、形象等方面进行体会、赏析。当笔者公布这幅作品是班级中某位同学的时候,不出所料大家都对他投去惊讶、赞美的眼神,开始接受了他的特别。在之后的课堂中,那名色感特殊的学生渐渐变得自信,绘画创作的用色也越来越出色。

我们常说“艺术无对错”,但为什么很多教师在教学美术时,却对学生持同一个标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与别的学生存在差异不表明他就是“差生”。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独特性,要学会尊重学生的创意,实施差异性教学,让他们的创造性、独特性、思维灵活性都得以展现和发挥。

三、尊重个性,因人而异实施评价

教学评价是美术活动的重要环节。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能否恰当地评价学生,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也对学生学习美术起着至关重要的激励作用。随着教学时间增长,笔者逐渐积累起一定的教学经验,发现根据学生个性的不同,实施有差异的教学评价,可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学中,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应该设定不同的评价标准,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如对活泼型的学生,可以幽默地直接告诉他,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或者不足;对自尊心强、内敛的学生,直接指出不足对他们是一种打击,这样的评价多了会逐渐瓦解他们学习美术的信心,甚至令他们产生厌学情绪,因此不宜直白地评价,可以采用启发式的评价方式,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进而改正;对性格反应较慢、不自信的学生,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肯定,使他们从中获得前进的动力,获得战胜困难和坚定美术学习的信心。

例如,笔者在参与工作的第一年末尾,收到所带其中一个班级的语文任课教师发来的一篇作文。作文是一个二年级女孩写的发生在美术课堂的一件事,其中一些描写涉及笔者。作文的大概内容是,在一节美术课上,女孩画了一个人物,却被一个调皮的男生取笑画得丑。更过分的是,那个男生不但自己嘲笑女孩,还大声呼唤其他同学来看。顿时,女孩陷入群嘲之中,她立刻掩盖住自己的本子,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低年级的她绘画技术不够稳固,被同学嘲笑之后,迟迟不敢动笔继续完成人物的绘画。看到这一幕,笔者迅速走到她的身边,拍拍她的肩膀并在她耳边说:“你可真棒,动态的人物都会画了,如果腿再长一点我想他会更帅的。快动手,老师想看看你调整后画出的人物是什么样子。”女孩听到笔者真诚的评价和建议,低落的情绪似乎有所缓解,她拿起笔开始认真地修改。在之后的课堂上,不自信的她时不时期待地看着笔者,想让笔者去看看她的作品。每次笔者都会先肯定她,再提一些针对性的建议。最后,女孩画出了比较满意的效果。认真阅读了女孩的作文,笔者深有触动:自己当时刚步入职场,对这种突发事件处理尚不熟练,但是本着鼓励女孩,让她重拾信心的初衷,更多地关注她、肯定她、激励她,殊不知正是这样的关注与鼓励,给了她极大的信心,让她能够勇敢地面对别人的嘲笑,继续完成画作,并有感而发写下这篇作文。之后笔者回想,如果当时自己对这个事件视而不见,或者只单纯训斥嘲笑她的男生,或者对她说“你画的人物是有点问题,你看身子都比腿长了”,这又会是什么结果呢?也许女孩就不会写出那样的作文了吧。可见,教学评价是否恰当,与教学效果息息相关。

基于学生个性差异的教学评价,不是区别对待,而是“因材施教”,是尊重学生个性的表现,让学生能得到最熨帖的评价,感受到教师的关注,进而更喜欢美术学习,自愿进入更广阔的艺术殿堂。

每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天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学生情况、关注学生的独特性、尊重的学生的个性,由此实施差异性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积极、自信地进行学习,并学有所得。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艺委会.少儿美术[S].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

[3]夏静.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浅谈小学美术有效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7(21)

[4]邹辉.尊重差异 张扬个性——浅论美术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4(22)

[5]陈聪.浅谈小学美术分层教学的几点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6(18)

[6]刘贤忠.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提高小学美术教学效果[J].课程教育研究,2016(35)

[7]张佩.如何在小學美术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J].读写算,2020(25)

[8]黄祎.小学美术分层教学策略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7(3)

作者简介:徐丹妮(1994— ),女,江苏东台人,大学本科学历,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美术教学。

(责编 黄健清)

猜你喜欢

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小学美术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浅谈新课程下的初中英语分层教学
讲究纠错艺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高中生二语(L2)习得的性别个体差异
如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体育教学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