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基层公共图书馆如何推动地方文献工作

2021-04-06兰澜

兰台内外 2021年5期
关键词:馆藏文献图书馆

兰澜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历史发展的新时代、新方位,全国人民奋力书写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将会涌现出大量档案文献资源,基层图书馆应该立足本职工作,进一步做好地方文献工作,建设科学的、系统的地方文献资源体系,切实担负起图书馆的职责。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 ;推动作用

一、地方文献的概念及特点

1.基本概念

文献是指记录一切知识的载体。顾名思义,地方文献就是记录某一地区一切知识的载体。它的产生和发展与一个地域特定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息息相关,是文化积淀和历史发展的产物。反映了一定区域过去及当前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风土人情、民风民俗、重要人物、重大事件等方方面面的社会现状。

2.主要特点

(1)鲜明的地域性

地方文献姓“地”,是关于某一地域范围的所有知识的载体,它详实记录的是该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人文与自然环境等各方面内容,有着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2)形式的广泛性

文献形式包括传统认知中以书籍为主的印刷型载体,还包括碑文、录音、影像、手稿、照片等多种形式,甚至包括实物等其他具有信息价值的一切载体

形式。

(3)极强的史料性

地方文献是有关地方事物的百科全书,是一个地区历史沿革、经济发展、文化交流、地区现状的真实写照。地方文献产生于社会实践活动,带有原始记录性,信息内容真实可靠,具有很强的资料性和史料性。

(4)内容的时代性

地方文献是时代的产物,它记录一个地方方方面面的社会现状,而这些现状最终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成一段历史。这种时代性既体现了地方文献内容上的连续性,也反映出地域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二、地方文献工作的意义

地方文献有“存史、咨政、励志”的作用。丰富优质的地方文献资源可以为当地史志工作者提供基础资料,为社会科学、历史文化研究提供文献服务;可以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情报服务,成为地方决策机关的决策依据;可以为开展乡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提供生动的教材。简而言之,地方文献是推动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信息资源。

地方文献工作是公共图书馆业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县级图书馆是我国公共图书馆体系的末梢,也是我国目前开展地方文献业务的最基层单位。县级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立足本县,范围延伸至下辖乡镇村的一切文献资源。凭借在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中的地缘优势,县级图书馆往往能采访到最接地气、最富特色、最具生命力的文献资源。独一无二的地方文献资源又是一个图书馆区别于另一个图书馆的魅力所在,也是基层图书馆价值的重要体现。

三、地方文献工作的相关要求

早在70年代,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就在相关文件中指出,“有关地区的地方文献资料应尽全收集”。1982年,《图书馆工作条例》指出“搜集整理与保存文化典籍和地方文献是省市公共图书馆的主要任务之一。”2003年,浙江省颁布《浙江省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其中第四章第23条指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视地方文献资料的征集工作,建立地方文献资料呈缴制度。地方文献资料的呈缴范围:出版单位出版的出版物和其他单位编撰、绘制、印刷的具有保存价值的资料。省图书馆是全省地方文献资料呈缴样本收藏单位,各市、县(区)图书馆是所在地地方文献资料呈缴样本收藏单位。地方文献资料呈缴单位应当在地方文献资料出版、编印之日起30日向各级图书馆送缴样本一册(件)。”2005年,浙江省出台《浙江省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规范(试行)》,从政策层面规范省、市、县三级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的“分级建构”,促进了地方文献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2018年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第24条规定“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还应当系统收集地方文献信息,保存和传承地方文化。”

《地方志工作条例》《档案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律法规中的部分条文也有涉及地方文献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

以上法律法规,都明确指出了地方文献工作的目标、内容、要求和方法。

四、地方文献工作的现状

从法的高度上来说,地方文献工作受到了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视。但是,从总体情况来看,我国地方文献工作在图书馆事业中仍处在相对滞后的状态。事实上,省市级图书馆在地方文献工作开展中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而县一级地方文献工作缺乏有效的工作抓手和强有力的行政推动。地方文献工作停留在以文件传达文件的层面,相关呈缴制度、工作条例、实施意见等执行落实情况并不理想。

地方文献工作滞后的主要原因在于地方文献工作是一项非常基础的工作,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而且地方文献的价值具有明显的滞后性。从表面来看,地方文献工作“功”和“過”,都不会在当下立即体现出来。加之,地方政府对地方文献工作没有明确的任务要求和目标考核,久而久之,地方文献工作就容易出现懈怠思想和随意性。

除上述主要原因以外,地方文献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还有:

1.职能分散

档案馆、史志办、图书馆、博物馆、政协文史委等单位都有涉及地方文献工作的职能,都在开展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保管和编研开发等工作,但是因为各单位之间并无隶属关系,各自为营,缺乏良好的协作机制,造成部分工作职能的交叉重复或者是形成了工作的“三不管”地带。

2.人才缺乏

绝大多数县级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人员属于兼职身份,往往由其他工作部门人员兼任。由于历史原因,早期图书馆存在较为明显人员结构问题(包括年龄和知识水平),在图书馆兼职地方文献工作的人员很少有档案专业技术人员。事实上,地方文献工作岗位人员需要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从事图书资料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是有差别的,地方文献工作岗位的工作人员更需要具备档案方面的专业技术知识。

3.经费空白

绝大多数的县级图书馆没有地方文献专项资金,地方文献征集工作仅靠工作人员人情面子和苦口婆心的说服索求,很多单位不愿意将有价值的资料交给图书馆,反而用零散的并无多大保存价值的资料应付地方文献工作人员。由于经费问题,导致部分珍稀资源不能及时征集,部分征集来的文献资源不能及时修复和数字化,很大程度影响了地方文献资源的建设和利用。

4.认知偏颇

地方文献征集过程中存在“放大”和“缩小”两种对立的认知,“放大”是将“全面搜集地方文献”理解成“面面俱到”,无序、无计划、无目的地征集,导致征集来的地方文献资源主题不明,特色不清、滥而不精;“缩小”是擅自收缩地方文献征集范围,把眼光仅放在史料或是文化艺术方面,这两种情况都是片面和错误的。

五、安吉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回顾

安吉县图书馆从1985年起开展地方文献工作,至今已有35年,属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地方文献工作较早的地区。八九十年代,安吉县地方文献工作刚起步阶段在金俊、吴惟芳等老同志的努力下,开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老前辈们用兢兢业业的精神在早期的十年里,征集到近千册地方文献,并开展了整理、编目等一系列基础工作。同时,通过举办展览,提供文献服务等方式,发挥了地方文献的利用价值。其中,“竹”和“吴昌硕”两个专题收藏为后期我县打响“竹文化”“昌硕文化”品牌提供了文献支持。

2000年以后,地方文献工作相对停滞,因工作人员多为兼职,且变动频繁,导致地方文献工作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地方文献工作仅能做到馆藏数量的增加,但缺乏对文献质量的控制,读者服务和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基本停滞。

2018年,安吉县图书馆启动建设新馆,新馆内设地方文献室和特藏馆,两室合二为一。设计藏书量为1.5万册,并配有一个20平方米调节书库。定岗为3人,但是由于实际人员紧张,暂定工作人员2名,其中一名是具有档案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一名是知识广博、熟悉地域文化的老同志。2019年底,新馆启用,老馆地方文献所有藏书全部转移至新馆,并进行了二次加工。截止目前,安吉县地方文献专藏数量为2700多种,4500余册。继续保留吴昌硕专题文献,增设“美丽乡村”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专题文献。

六、基层公共图书馆开展地方文献工作的保障

1.机制方面

在全县捋清档案馆、史志办、图书馆、博物馆等单位在文献收集保护开发利用上的职责职能,避免职能交叉或留白,造成地方文献工作的重复和遗漏。充分利用图书馆的空间资源优势,设立地方文献收藏中心,将分藏于各单位的地方文献通过集中建库或者建立联合目录,整合地方文献资源,为后期地方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打下基础,最终实现地方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

2.宣传方面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各界對地方文献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包括文献资源的产生单位(个人)和利用单位(个人)。社会上对图书馆的认识,仅停留在“借书还书”上,不知道图书馆有保存地方文献的职能,甚至对地方文献毫无概念。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电台、微信、微博等传播途径进行宣传,宣传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意义,鼓励社会各界捐赠地方文献资料或提供

线索。

3.人员方面

地方文献资源分布在社会方方面面,仅依靠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收集,难免是杯水车薪,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建立一支征集队伍,搭好征集网络。在乡镇设立文献征集点,在原档案员的组织架构的基础上,增加文献征集职能,主要征集对象为乡镇和村级文献资源;有偿聘请一些有识之士和文史爱好者,代征文献资源,依据其征集资料的价值予以一定的酬劳;当然,最重要的前提是图书馆要安排相对稳定且具有一定档案专业技术水平的专职人员负责地方文献工作。

4.资金方面

目前,在图书采购经费中撇出一瓢水也是各地图书馆惯用的做法,但是图书采购需要走正规招投标程序,然而,80%的地方文献资源是非正规出版物,是不能通过采购的方式得到的。财政在保证图书采购经费的基础上每年再安排10~20万,设立地方文献专项资金,针对性用于地方文献资源的征集、复制、修复、数字化以及聘用征集人员的劳务报酬和地方文献开发利用相关的支出,将极大地推动该项工作的开展。

七、 基层公共图书馆开展地方文献工作的具体做法

1.规划引领,多方征集,科学建设地方文献资源体系

规划是纲,纲举目张。在历史发展的新阶段,经济大发展、社会大发展对地方文献工作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为更高层次地搞好地方文献工作,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要制定地方文献资源体系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规划的意义在于指明工作方向,设定工作目标和节奏。规划前,要充分调研,对当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历史、人物、地理、民俗风情、科技发展等各方面都要有全面的了解。规划中,在要对规划和实施方案进行充分论证,邀请社会各方面专家围绕征集区域的界定、征集范围、征集内容,依据本地区发展优势确定征集重点,兼蓄并收,为今后的利用打好基础。规划后,要配套制定地方文献收藏与利用的工作条例细则,让规划的前瞻性和系统性变成实践的操作性。

地方文献是一个庞大的资源体系,想要仅仅通过几名图书馆工作人员收集是不可能的,只有依靠社会的力量,才能最大程度上收集到有价值的地方文献。建立一支征集团队,有计划、有目的,主动征集、系统征集,逐渐从点、线到面、圈、群,不断积累,最终形成一个比较成熟、完备的地方文献专藏体系。征集过程中要遵循坚持全面收集和突出重点相结合的基本方针,切记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重点、没有特色的地方文献资源是没有生命力的资源。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声像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发展使得地方文献的载体也日益丰富。新型载体的涌现将对地方文献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以及服务方式产生重大影响。在书籍、报刊等传统纸型文献征集的基础上,兼顾特殊载体的文献征集,如电视节目中的地方信息征集、实物档案征集、网络资源征集等。特别是电视中的地方文献信息和网络资源中的文献资源,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这些时效性强、稍纵即逝的文献资源在经过一定时间后也会转化为有价值的地方历史信息,这些信息数据反映了社会发展变迁的点点

滴滴。

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该项工作可作为地方文献资源体系建设的远期工作目标。就目前来说,可以抓住新修地方志出版的契机,首先推动地方志书、地方史料资源的数据库建设。

2.规范流程,科学管理,提升地方文献工作专业化

水平

从地方文献工作的全过程来看,包括采访征集、分类编目、组织藏书、读者服务和开发利用五个重要环节。要推动地方文献工作走向正规化、制度化、标准化的科学管理轨道,就必须在每一个环节制定出清晰的、可操作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

采访征集工作,主要按照制定的馆藏建设方案和具体的征集大纲来实施,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的系统征集。

分类编目工作,由于地方文献资源80%以上都属于非正规出版物,没有在版编目信息,加之文献资源的跨学科性、多样性、复杂性给分类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难度。这就要求分类编目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图书馆学专业知识,同时又要具备历史知识和其他社会学科知识。分类编目工作基本遵循《中图法》的分类要求,亦可结合档案管理的相关要求,根据实际情况,探索既富有特色又标准统一的分类方法。如采用《中图法》分类号和档案号相结合的方法。分类编目工作同时还要考虑各种不同形式和载体的文献资源,制定出具体的规则。如报纸、期刊等连续性出版物先行积累,再定期加工,避免由于出版发行的不确定性给加工整理和保存利用造成不便。

组织藏书工作,是指根据馆藏规模、馆舍条件、藏书特点及读者需求,对藏书进行合理的布局、科学排架,以方便管理和利用。随着时间的日积月累,地方文献的数量将会越来越庞大。为了做到管而不死、用而不乱,最大限度发挥地方文献资源的价值和作用,应根据实际馆藏情况制定馆藏建设方案,科学组织地方文献藏书体系,提高文献咨询服务效率。

读者服务和开发利用是地方文献最终的目的,如果没有读者服务和文献的开发利用,那前期所有的征集工作、分类编目工作、组织藏书工作都将失去意义。

3.重点突出,主题鲜明,打造地域特征明显的特色

馆藏

地方文献资源建设过程中,既要注重全面收集,也要做到突出重点,主题明确。由于受到人员、馆舍空间的限制,图书馆不可能将所有地方文献尽收囊中,所以必须建设有特色的地方资源馆藏。每个图书馆都要根据本地人文历史积淀、自然地理资源、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再结合实际馆藏情况,确定若干重点,在采集策略上予以重视和倾斜,并持之以恒,形成特色馆藏。

安吉图书馆早期设立“竹文化”专题、“吴昌硕”专题等特色专题馆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安吉县图书馆在地方文献特色馆藏方面需要做出与时俱进的调整。安吉县作为中国美丽乡村发源地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安吉县图书馆增设了“美丽乡村”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两个专题作为特色馆藏。建设美丽乡村专题文献,用文献记录美丽乡村的脚步,见证安吉美丽乡村的经验和做法对全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辐射和推动;建立“两山”专题文献,用文献记录党和国家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来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见证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安吉县从2008年起,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并不断践行“两山”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各种文献资源是对安吉近十多年来社会发展变化最重要的概括和浓缩,收集相关上述两个特色专题文献资源意义深远。

4.服务读者,服务中心,深挖地方文献的当代价值

开发和利用是地方文献工作的最终目标。但是,目前受制于多方面原因,地方文献资源“藏”和“用”两者关系呈现出严重失衡。文献入藏即大功告成,在读者服务和后期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基本上没有投入人员和精力。抓住了“藏”,却忽略了根本目的“用”,不能真正体现地方文献的价值。如何发挥地方文献的价值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安排专人负责地方文献馆藏组织和读者服务,从文献内容、特点、形式、主题以及读者需求等多角度科学系统地保管和利用地方文献资源。专人负责馆藏组织和读者服务的优点在于,能够及时、准确帮助读者熟悉馆藏目录和馆藏文献情况,同时也可以避免因为工作人员外出征集而关门了之,让读者跑空趟的情况。很多读者需要的地方文献信息隐含在文献资源中,工作人员只有通过广泛的阅读才能提取有效的信息,真正揭示地方文献的价值,所以专人负责是有效开展工作的基本条件;二是搭建好一个平台。安吉县图书馆牵头成立安吉县地方文献研究会,将本地的地方档案文献收藏人员、地方文化研究人员,以及地方文化爱好者团结和组织起来,为其提供地方文献学术交流平台,通过定期举办地方文献交流座谈、设立公众号“地方文献”专栏和出版内部刊物,推动地方文献研究和开发利用;三是服务好几个群体。地方文献读者服务是更高层次、更高标准的服务工作。地方文献的读者往往学识广博、专业程度精深,他们来自各行各业,甚至是某些领域的专家学者。他们既可以是本地读者,也可以是外省市读者,甚至海外读者。地方文献工作要服务好学术研究人员、史志工作者、宣传工作者、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和以查询家族史、搜集资料为目的的普通读者。四是举办好几项活动。利用微博、微信、网页等平台,及时公布地方文献资源馆藏信息和定期推荐地方文献资源;精心策划展览、讲座等活动,发挥地方文献的价值;将学生群体锁定为目标读者群,开展“让县志走进校园”“史志里的故事”“地文小课堂”等活动,在中小学生中开展乡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切实担负起图书馆社会教育的职责。

参考文献:

[1]浙江省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 [S],2003.

[2]陈盈盈.谈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现状和发展对策[C] .广西图书馆学会第23次科学讨论会.

[3]巴达荣贵.关于做好地方文献工作的几点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2013

[4]吴秀花.关于地方文献成交之都若干问题的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4

[5]陈汝模.我国地方性公共图书馆法规中有关地方文献条款内容分析与启示[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9

(作者单位:安吉县图书馆)

猜你喜欢

馆藏文献图书馆
树德娃的太空之旅 学习设计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图书馆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2004年~2012年档案馆与图书馆馆藏量发展比较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去图书馆
1991—2005年全国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与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工作量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