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胡陵静教授运用疏肝健脾法治疗肝癌经验

2021-04-06曾玲玉胡陵静李后地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验案肝癌

曾玲玉 胡陵静 李后地

摘要:总结胡陵静教授运用疏肝健脾法治疗肝病经验。胡陵静教授治疗肝癌时注重肝脾的相互影响,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多运用疏肝解郁,同时加以健脾利湿,根据患者肝郁气滞程度,在理气药的选择上有所考究。

关键词:胡陵静;肝癌;疏肝健脾;验案

中图分类号:R73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21)03-0006-03

肝癌在我國发病率较高,据 GLOBOCAN 2018统计的中国肝癌发病情况占全球肝癌发病的46.71%,居恶性肿瘤死亡率第2位[1],且呈现年轻化的趋势[2]。肝癌因其进展速度快、生命威胁大、生存时间短及治疗效果差而被视为“癌中之王”,目前针对肝癌的西医治疗主要有手术切除、细胞靶向治疗、局部消融、动脉介入及放化疗,上述治疗所有较明显的临床疗效,但在改善患者复发率及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方面仍是需攻克的难题。中医药在肝癌的治疗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与西医相结合,在缓解、控制其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等方面表现出更好的疗效[3]。胡陵静教授是重庆市名中医,笔者随胡师门诊过程中,观其用疏肝健脾治疗肝癌,受益颇多。现将老师运用疏肝健脾法治疗肝癌经验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原发性肝癌在古代医学中并无完全对应的中医病名,根据其发病特点和临床表现来看,现代中医将其归属于“积聚”、“胁痛”、“鼓胀”、“黄疸”、“肝积”等疾病论述之中[3]。现代医家对肝癌病因病机的认识,正气不足为主要内因,外邪侵袭为诱因,可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主要有情志失调、劳倦内伤、饮食不节、外邪侵袭、先天不足等多种内外因相互作用,形成痰、湿、气、瘀等病理产物互结,久而成积。本病病位在肝,与脾、胃 、肾、三焦有关,病程中证型多变,初期以肝郁脾虚多见,气郁久而化火、湿热内生而致见气滞血瘀、湿热毒聚证,疾病进展到晚期耗气伤血,多见肝肾阴虚、气阴两虚证。

胡师根据多年治疗肝癌经验发现,在肝癌的整个疾病演变过程中,脏腑病变改变呈现出脾虚→肝郁→肝郁脾虚→肝肾阴虚的变化;在气血上呈现出气虚→气滞→血瘀→阴虚的改变。由此可见肝郁、脾虚为其基础病机改变。肝属木,脾为湿土,湿土之凝滞黏腻,必得肝木条达加以疏泄方可发挥正常作用。肝气通过疏通全身气机,从而促进脾胃之气的升降,脾胃正常才能水谷得化,谓之“土得木则达”。《沈氏尊生书》曰:“怒气伤肝,渐蚀其脾,脾虚之极,故阴阳不交,清浊相混,隧道不通。郁而为热,热留为湿,湿热相生,故其腹胀大”,再如《济生方》所说:“有如忧思喜怒之气,人之所不能无者,过则伤乎五脏……乃留结为五积”,可见情志不遂,郁闷不解,肝失条达,气机不畅,肝气郁结,横逆犯脾胃,脾失健运,湿浊内生,郁久化热,气滞湿热交结,日久化生癌毒发为肝积。综上,胡师认为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为肝癌发病的主要病因,肝郁脾虚为其基本病机,肝郁与脾虚始终贯穿疾病始终。

2 临证经验

胡师认为本病属本虚标实,脾虚失运为本,肝郁气滞为标,多兼夹湿热。基于肝郁脾虚基本病机,建立疏肝健脾为主的治法,常予逍遥散、柴胡疏肝散、茵陈蒿汤、胃苓汤等合方运用,药物上多根据病情轻重选用疏肝理气药:病轻的运用佛手、玫瑰调气;病情较重的用陈皮、川楝子、香附、郁金、枳壳等理气;病重的用木香、青皮、枳实、莪术等破气。疾病早期,见肝区不适,善太息,胁肋胀痛,纳呆乏力,舌红苔白,脉弦细等肝郁脾虚证,选用逍遥散、柴胡舒肝散合软坚散结药治以疏肝健脾;中期见肝区疼痛,身黄目黄,口干口苦,胸胁苦满,恶心欲吐,腹部鼓胀等湿热证,可用茵陈蒿汤、龙胆泻肝汤、五苓散等方合疏肝健脾药以清热利胆,理气化湿;或见肝区刺痛,胁部胀痛,性急,面色黧黑,脘腹胀满,腹壁青筋暴露,舌紫暗,有瘀斑、瘀点等气滞血瘀证,选用膈下逐瘀汤合行气破血药;晚期见肝区隐痛,乏力消瘦,腰膝酸软,面色晦暗,五心烦热,腹胀如蛙腹,舌红少苔,脉细数等肝肾阴虚证,用一贯煎、知柏地黄丸等滋补肝肾。

3 典型病案

3.1 病案1 赵某,男,68岁,患者因“确诊肝癌3年余,皮肤瘙痒及全身黄染6月,加重1周”于2019年12月6日初诊。3年前因腹胀、腹泻行彩超提示右肝实性占位,遂行腹部CT发现右肝实性占位,行肝穿刺术,术后病理提示肝癌,再行2次肝癌肿瘤动脉选择性化疗栓塞术(TACE),随后长期服中药治疗。6月前患者肿瘤再次复发,查AFP:386 ng/mL,AST:94U/L,ALT:129U/L,总胆红素:22.34 umol/L,出现皮肤瘙痒及全身黄染,患者拒绝针对肿瘤的西医治疗,予水飞蓟宾保肝治疗,左西替利嗪及依巴斯汀抗过敏,外用倍他米松及夫西地酸乳膏止痒治疗。1周前患者皮肤瘙痒及黄疸加重,遂来本处寻求中医治疗。既往史:8年前诊断“慢性乙型肝炎”,5年前诊断“肝硬化”。刻症:神倦乏力,两胁胀满、身黄目黄,黄而不泽,腹部胀满,按之如囊裹水,食欲不振,大便稀溏,日2次,小便黄少,舌淡胖,苔黄腻,脉弦细。患者平素性格急躁。查AFP:669 ng/mL,AST:141U/L,ALT:549U/L,总胆红素:23.34 umol/L,直接胆红素:10.22 μmol/L,腹部CT示右肝癌,少量腹水。西医诊断:原发性肝癌,中医诊断:肝积,辨证:肝郁脾虚,湿热内蕴,治则:疏肝健脾,清热利湿退黄,方药:逍遥散合茵陈五苓散加减,药物:香附15 g、白芍15 g、白术15 g、茯苓15 g、当归10 g、茵陈30 g、猪苓15 g,泽泻30 g,厚朴15 g、南沙参30、鸡内金15 g、金钱草30 g、白花蛇舌草30 g、甘草6克。7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患者两胁胀满及腹部胀满较前减轻,仍精神较差,纳差便溏,效不更方,前方基础上加黄芪30 g,芡实30 g,继服7剂。

三诊:患者两胁胀满及腹部胀满明显好转,精神好转,身黄目黄减退,纳食增加,尿量增加,大便成形,仍皮肤瘙痒,在原方基础上加苦参15 g,白茅根30,再服7剂,诸症均明显好转。此后患者门诊随访,随症加减,复查肝功能基本正常,彩超示未见腹水,服药至今。

按:根据患者首诊时以两胁胀满、身黄目黄,腹部胀满为主要症状,可将其归属于中医上“肝积”“臌胀”“黄疸”范畴。患者乙肝邪毒长年累及损伤肝体,加之性格急躁,肝失疏泄,无以助脾之升散,脾失健运,气血乏源,湿热毒内蕴,发为肝积。肝气郁结,两脅胀满;肝气横逆犯脾,脾虚失运,气血生化不足,故见神倦乏力,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脾气运化失职,水湿内生,水饮停滞,见腹部胀满,按之如囊裹水;湿热交蒸,胆汁外溢于肌肤,出现身黄目黄;湿热所扰,气化不利,则见小便黄少;舌淡胖,苔黄腻,为脾虚湿热之象,脉弦细乃肝郁脾虚之征。《金要要略》所谓“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选用逍遥散疏肝健脾,茵陈五苓散清热利湿退黄,配以南沙参、黄芪、芡实益气健脾,鸡内金消导化食,金钱草清热利尿,白花蛇舌草解毒抗癌,苦参、白茅根清热除湿止痒,药证相符,诸症得愈。

3.2 病案2 康某,男,75岁,患者因“确诊肝癌8年,右胁胀满及腹泻1月”于2020年1月3日就诊。8年前因体检发现肝占位,经腹部CT示肝占位病变,即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中分化腺癌。先后行两次肝介入术,长期在本院门诊中医治疗,病情稳定。近1月因饮食不节出现右胁胀满及腹泻,自服健胃消食片,上症未缓解,故来本院就诊。既往史:确诊慢性乙型肝炎病史25年,确诊肝硬化病史10年,长期服用抗病毒药物及保肝药物。平素性格急躁。

刻症:右胁肋闷胀,隐痛不适,嗳气不舒,肢软乏力,纳食减少,大便稀溏,4~5次/d,小便短少,舌红,苔白厚腻,脉弦滑。查 CEA:87ng/mL,AFP:56 ng/mL,AST:44U/L,ALT:78U/L。西医诊断:原发性肝癌术后介入后,中医诊断:肝积,中医辨证:肝郁脾虚,气滞湿阻,治则:疏肝解郁,健脾化湿,方药:柴胡疏肝散和胃苓汤加减,药物:柴胡15 g、黄芩15 g、香附15 g、炒白术15 g、茯苓15 g、泽泻30 g、苍术15 g、厚朴15 g、白芍15 g、八月札15 g、红豆杉6 g、白花蛇舌草30 g、鸡内金15 g、甘草10 g。7剂,日1剂,水煎服。

二诊:患者右胁肋闷胀,隐痛不适较前减轻,大便次数减少,2~3次/d,仍肢软乏力,嗳气不舒,舌红,苔白薄腻,脉弦滑。效不更方,在原方基础上加党参30 g、柿蒂15 g,继服7剂。

三诊:患者右胁肋闷胀,隐痛不适明显减轻,尿量增加,大便正常,仍饮食减少,舌红,苔少乏津,脉弦细,在原方基础上去泽泻、苍术,加神曲15 g、鳖甲15 g(先煎),继服7剂。诸症均明显好转,此后患者门诊随访,随症加减,肝功能基本正常,未再出现胁胀、腹痛及腹泻等症状,服药至今 。

按:《灵枢·百病始生》所说:“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湿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强调了内伤情志对积病的影响。患者以右胁肋闷胀,隐痛不适,肢软乏力,纳食减少,大便稀溏,小便短少为主要症状,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气滞湿阻。患者性格急躁,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故右胁肋闷胀,隐痛不适;肝气不疏,横逆犯胃,胃气上逆,则嗳气不舒;犯逆于脾,脾失运化,气血生化无源,则肢软乏力,纳食减少,大便稀溏;肝郁脾虚,气滞湿阻,则水道不利,故小便短少;苔白厚腻脾虚湿阻,脉弦为肝旺。予柴胡疏肝散疏肝解郁,理气止痛,胃苓汤燥湿除满,行气利水,配以香附、八月札增加疏肝行气止痛之力,红豆杉、白花蛇舌草解毒抗癌,鸡内金、神曲消积化食,党参益气健脾,柿蒂和胃降逆,鳖甲软坚散结,药以对证,故获良效。

4 小结

随着人们对中医认识的加深,中医药在肝癌的治疗运用增多,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已是大势所趋。目前中医药抗肿瘤的疗效已获得认可,多项研究表明中医药在缓解肝癌患者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方面有一定疗效。临床运用需审思明辨,谨守病机,精准用药,方能获效。

参考文献:

[1]应倩,汪媛.肝癌流行现况和趋势分析[J].中国肿瘤,2020,29(3):185-191.

[2]陈陶阳,孙燕,吴燕,等.HBsAg 携带及肝癌家族史与原发性肝癌发病年龄的相关性分析[J].国际肿瘤学杂志,2015,42(5):324-326.

[3]郭若闻,杨森,曹林,等.原发性肝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9,29(6):573-576.

[4]李茜.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候分析[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

(收稿日期:2020-09-17)

猜你喜欢

验案肝癌
基于国医大师张震“一体两翼”学术思想论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AFP、CA19-9、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乙肝病毒携带者会发展成肝癌吗
重视家族史 预防肝癌
杜小利教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验案举隅
生脉饮加减治疗病毒性心肌炎验案
名老中医张瑞霞主任医师治疗过敏性休克验案赏析
胡志强教授运用化痰通络饮加减治疗眩晕验案举隅
陈福来教授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经验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