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议

2021-04-06刘双灵

当代县域经济 2021年3期
关键词:农村文化

刘双灵

商丘地处豫东地区,是农业大市,经济总量在河南省所有地(市)当中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农民收入不断增长,农村社会和谐发展。与此同时,依然存在些许制约乡村振兴的因素,譬如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居民收入不高,文化程度偏低等。因此,商丘应当客观认识这些制约因素,进一步深化改革,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健康发展、农村产业兴旺、农民安居乐业。

商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问题

——乡村产业发展问题。一是发展质量不高、产业活力不足。大多数乡村企业都只是从事简单的粗加工,企业的规模较小、科技含量低、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农产品加工创新能力不足,能够创造的产值相对较低。二是产业缺乏特色,同质化竞争严重。以乡村旅游为例,很多乡村只是照搬先进地区发展模式,没有开发出自己本身的特色,很多特色产品都是直接从加工厂进货而来,压根谈不上当地的特产。三是产业链条较短,前后延伸不足。乡村产业间的分割明显,产业链的上下游不能有效衔接,导致产品只能在本地进行销售,产业的附加价值难以提高,无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不能充分带动乡村发展。

——乡村生态问题。一是生态破坏问题。由于农村环境保护设施不健全以及农村居民环境保护意识欠缺等原因,使得农村生活垃圾以及养殖场产生的粪便垃圾未能及时有效进行处理,且农业生产过多依赖农药,农作物秸秆肆意堆放到河里等,导致河水、土壤污染,对农业生产和农民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二是环境污染问题。近年来,大量城市淘汰企业被引进农村,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农村经济。但是,因为这些企业大部分规模较小、技术含量偏低、缺乏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使得农村的自然资源被过度使用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乡村文明问题。一是凝聚力不足。由于粗放的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方式,严重地破坏了传统村落文化,造就大量村民面临物质、文化等多重危机。青壮年常年外出务工,留守的妇女、儿童和老人无力传承和发展乡村文化,致使乡村文明建设缺失,乡村凝聚力下降。二是体系建设进度缓慢。近年来,广大农村饱受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使得传统文化价值规范逐渐消失,价值观出现扭曲“断裂”现象。对比乡村经济发展,乡村文明建设与村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仍有很大差距。三是价值发现和挖掘不当。由于大部分村民向往城市生活,不再继续坚守和传承传统文化,使许多乡村传统技艺失传,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庆祝活动受到冷落,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与之相悖的却是封建迷信、消费攀比等现象在广大农村呈蔓延趋势,比如结婚彩礼互相攀比,导致部分家庭因婚致贫。

——乡村治理问题。一是治理主体弱化。部分村镇干部碍于情面,缺乏运用法治处理问题的能力,使得很多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大部分村干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缺乏致富技能,加上多数非干部党员外出务工,责任感淡化,农民青年要求入党的积极性不高,进一步放大了农村党员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低的现状。二是村民意识薄弱。目前大部分村民由于接受教育水平低、观念比较保守、缺乏政治参与意识,很少主动为乡村发展谏言献策。部分村民认为乡村治理是政府责任而与自己无关,仍然存在“等、靠”思想,依赖政府“大水灌溉”帮助解决贫困。

——乡村生活问题。一是乡村社会生活状况不佳。农村大量青年外出务工或经商,以及部分到城镇定居,留下的多是老年人和妇女儿童,导致乡村在公共服务、社会组织化程度上与之前相比不断降低。二是经济生活仍面临诸多难题。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劳动生活方式也逐渐多元化,现代家庭生活方式也逐渐取代传统家庭生活方式,但是,部分地区农民仍然存在经济生活质量不高的问题。

完善商丘乡村振兴战略建议

——推进产业振兴。产业是否兴旺决定着乡村是否能够真正实现振兴。要不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升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乡村振兴不是一时之功,要坚持规划先行,既提出思路要求又明确办法举措,既兼顾当前又考虑长远,突出科学性、衔接性、约束性,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要不断加大资金投入,要重点解决钱从何来的问题,进一步研究完善政策支持,建立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积极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引导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社会资金下乡,将资本要素向农村、农业聚集倾斜。

——推进生态振兴。要牢固树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发展之路。不仅要预留发展空间,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在总体设计和阶段谋划上,要注重新型乡村体系空间布局,为未来乡村发展预留空间。对全市各个行政村,按照城郊融合类、集聚提升类、特色保护类、整治改善类、搬迁撤并类五种类型进行建设,打造生态宜居乡村,改善农村户容户貌,不断增强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而且要补齐基础短板,集中力量,解决群众最急需、最急盼的水、电、气、暖、路、网等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医疗、文化、社保、养老等公共服务问题,建设农村污水处理厂,完善农村垃圾处理中转站,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清扫、收集、转运、处置机制,不断提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推进乡村文明复兴。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深入挖掘典型事迹。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围绕各地群众弘扬陪伴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推出一批正面典型,以正面典型示范带动移风易俗,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同时利用负面新闻,对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推动群众抵制不良风气。要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設,实现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而且还要大力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抵制封建迷信活动等。

——健全乡村治理机制。在乡村治理方面,要努力塑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鼓励返乡农民工、高学历毕业生、退役军人和优秀工商企业主等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同时,要重视民主法制建设,积极整合基层社会治理资源,有效推动“管理民主”向“治理有效”转变。逐步建立村民协商议事平台,完善村规民约,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积极发挥群众组织作用,推动居民、社会、政府三方实现良性互动。

——推进组织振兴。乡村作为我们党执政大厦的地基,组织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政治保障。全面加强党建工作阵地建设,合理利用2021年村“两委”换届机会,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落实好“三会一课”,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充分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建强用好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党员活动、社会治理、矛盾调处、便民服务、卫生医疗、农技培训、电子商务服务和群众健身文化娱乐等作用,确保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的有效发挥。同时,要优化基层干部队伍。开展党员队伍质量提升行动,重点从优秀返乡人才、退伍军人、返乡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中培养发展党员,加强农村后备人才培养,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基金项目:2020年度商丘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0-304)】

猜你喜欢

农村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传承 民族 文化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什么是文化
新农村 新一辈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