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灌肠疗法、肾衰宁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研究

2021-04-06叶旭光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6期
关键词:肾衰苯磺酸肌酐

叶旭光

(湖北省广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 广水 432700)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比较常见的一种全身性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病情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发展成为终末期肾病,导致其死亡。罹患该病可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威胁其生命安全,为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临床上没有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特效疗法。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可调节其饮食习惯,控制其血压及血糖的水平,纠正其贫血、钙磷代谢紊乱、水电解质失衡及酸碱失衡的症状,从而控制其病情的发展。羟苯磺酸钙是一种血管保护剂。近年来,该药成为临床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常用药[1]。但单独使用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有限。本文主要是探讨使用中药灌肠疗法、肾衰宁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8 年1 月至2020 年7 月期间湖北省广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0 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本次研究经该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1)病情符合临床上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标准。2)对本次研究知情,签署了参与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为:1)存在本次研究中所用药物的使用禁忌证。2)患有严重的心、肝功能障碍。3)患有凝血功能障碍。4)患有精神疾病。5)患有恶性肿瘤。随机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中有男23 例,女12 例;其年龄为32 ~76 岁,平均年龄为(57.14±9.72)岁;其病程为6 个月~9 年,平均病程为(5.53±1.22)年。观察组患者中有男23 例,女12 例;其年龄为31 ~75 岁,平均年龄为(57.45±9.53)岁;其病程为6 个月~9.2 年,平均病程为(5.53±1.22)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 >0.05。

1.2 方法

让两组患者均每天口服3 次羟苯磺酸钙(生产厂家:宁夏康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0809),每次服500 mg。连续治疗3 个月。为观察组患者使用中药灌肠疗法进行治疗。灌肠剂的组方为:大黄30 g,煅牡蛎30 g,蒲公英30 g,黄芪15 g,枳实15 g,银花15 g。将上述中药以清水煎煮后,去渣取汁,晾至常温。取100 mL 的药液为患者灌肠,让其保留1 h 左右,之后让其排出药液。每天灌肠1 次。共治疗3 个月。让观察组患者每天口服3 次肾衰宁(生产厂家:沈阳东新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60244),每次服3 粒。共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泡沫尿消失的时间、肢体浮肿消失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24 h 尿蛋白的水平、血清白蛋白的水平、血清尿素的水平及血肌酐的水平。将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三个等级。显效:治疗后,患者血肌酐的水平及血尿素的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30%,其24 h 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降低≥50%,其尿白蛋白的水平与尿肌酐水平的比值<30,其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有效:治疗后,患者血肌酐的水平及血尿素的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30% 但>10%,其24 h 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降低<50% 但≥30%,其尿白蛋白的水平与尿肌酐水平的比值等于或略高于30,其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无效:治疗后,患者血肌酐的水平及血尿素的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10% 或在增高,其24 h 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降低<30% 或在增高,其尿白蛋白的水平与尿肌酐水平的比值明显高于30,其临床症状未得到改善或在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 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2]。观察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 检验。以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泡沫尿消失的时间、肢体浮肿消失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泡沫尿消失的时间、肢体浮肿消失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 <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泡沫尿消失的时间、肢体浮肿消失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d,± s )

表1 两组患者泡沫尿消失的时间、肢体浮肿消失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d,± s )

组别 例数 泡沫尿消失时间 肢体浮肿消失时间 住院的时间对照组 35 9.68±2.13 9.21±2.96 13.67±3.55观察组 35 6.42±1.01 6.56±1.03 10.45±2.51 t 值 8.156 8.112 7.935 P 值 0.000 0.000 0.000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的水平

治疗前,两组患者24 h 尿蛋白的水平、血清白蛋白的水平、血清尿素的水平及血肌酐的水平相比,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 尿蛋白的水平、血清白蛋白的水平、血清尿素的水平及血肌酐的水平均有所降低,与治疗前相比,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24 h 尿蛋白的水平、血清白蛋白的水平、血清尿素的水平及血肌酐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的水平(± s )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的水平(± s )

组别 例数 时期 24 h 尿蛋白的水平(g) 血清白蛋白的水平(g/L) 血清尿素的水平(mmol/L) 血肌酐的水平(mmol/L)观察组 35 治疗前 93.26±8.13 36.51±6.01 34.35±6.22 981.12±23.28治疗后 81.67±5.81 31.12±3.45 11.01±1.11 312.56±12.35对照组 35 治疗前 93.45±8.02 36.14±6.58 34.56±6.22 981.22±23.18治疗后 85.45±7.21 33.45±4.53 22.01±3.55 464.14±12.66

2.3 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

2.4 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

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全身微血管病变的表现之一。目前,临床上对该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该病是糖尿病患者体内糖代谢异常、肾血流动力学改变、血管活性物质激活及血压波动等共同作用的结果。血管紧张素Ⅱ是一种具有强效血管收缩作用的物质。血管紧张素Ⅱ的激活与人体肾脏功能受损有关。血管紧张素Ⅱ的激活可导致慢性肾小球硬化。在各种肾病中,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仅次于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主要病理特征是微血管损害。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其静脉血液瘀滞,血液的黏度较高,肾功能受到损伤,尿蛋白水平较高,其凝血功能紊乱的症状较重。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凝血功能紊乱是导致肾小球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3]。炎症反应贯穿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糖尿病肾病患者体内炎症细胞及其介质的数量增加,会破坏其肾固有细胞,造成肾血管壁损伤,导致其肾功能降低。近几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罹患该病可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4]。临床医生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主要原则是改善患者的肾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肾小球微循环的状态,降低其尿白蛋白的水平[5-6]。

羟苯磺酸钙是临床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常用药物。该药可调节患者体内氧化谷胱甘肽的含量,降低血管的通透性,增强血红蛋白的柔韧性,改善淋巴回流,抑制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调节基底膜胶原的生物合成,改善微血管循环状态,减轻肾损伤的程度,保护肾功能。羟苯磺酸钙还能促进内皮细胞产生一氧化氮,从而降低葡萄糖对肾小球内皮造成的损伤[7-8]。

中医认为,糖尿病肾病属于“水肿”的范畴。肾衰宁是一种中成药,其主要成分为丹参、陈皮、大黄、牛膝、半夏(制)、红花、太子参、黄连、茯苓及甘草。该药具有益气健脾、活血化瘀、通腑泄浊的功效。肾衰宁常用于治疗脾失运化、瘀浊阻滞、升降失调所引起的腰痛疲倦。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显示,肾衰宁中含有多糖、氨基酸、糖苷和微量元素,可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减少血小板在肾小球基底膜的沉积,降低其尿蛋白的水平,促进肾成纤维细胞抑制转化因子和肝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防止其肾小管间质发生损伤,保护其肾小管。肾衰宁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功能,诱导细胞产生干扰素,改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抑制人体内产生氧自由基,调节细胞的代谢功能[9-12]。本次研究,我们为观察组糖尿病肾病患者使用的中药灌肠方出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刘晓城教授。我们对此方中药物进行加减,使其具有清热解毒、通便润肠、驱浊生新的功效。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使用中药灌肠疗法、肾衰宁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肾功能,且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肾衰苯磺酸肌酐
肌酐升高就是慢性肾衰吗
Wnt/β-catenin通路在肾衰康灌肠液抑制HK-2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作用
肾衰合剂对大鼠肾盂高灌注压损伤的保护作用
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效果分析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甲苯磺酸拉帕替尼原料药中的7种残留溶剂
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瑞舒伐他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对造影剂肾病的保护作用
肾衰合并心血管病血液透析治疗40例临床护理
血肌酐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肌酐-胱抑素C公式在糖尿病肾病超滤过检出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