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纤维胆道镜辅助下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结石的效果探析

2021-04-06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6期
关键词:遗留胆结石胆道

徐 弘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通外科,安徽 合肥 230000)

肝胆结石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根据此病患者发病部位的不同,肝胆结石可分为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石等。人体的肝胆系统具有非常复杂的结构,导致对肝胆结石患者进行传统手术治疗的难度较大。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纤维胆道镜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在本次研究中,笔者主要探析用纤维胆道镜辅助下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结石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是2019 年1 月至12 月期间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00 例肝胆结石患者。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1)其病情经各项检查被确诊为肝胆结石。2)其主要症状为上腹部压痛、体温异常、黄疸等。其排除标准为:1)合并有低蛋白血症。2)合并有肝腹水。3)合并有血液系统或免疫系统方面的疾病。4)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将这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在参照组患者中,有男28 例,女22 例;其年龄为30 ~62 岁,平均年龄为(48±1.65)岁;其中有23 例胆总管结石患者,16 例左肝外叶结石患者,11 例左肝管结石合并2 级以上胆管狭窄患者。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37例,女13 例;其年龄为32 ~67 岁,平均年龄为(45±2.36)岁;其中有25 例胆总管结石患者,20 例左肝外叶结石患者,5 例左肝管结石合并2 级以上胆管狭窄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术前,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肠道准备。对参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肝切除术,方法为: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对其实施全身麻醉[1]。在患者的腹部做一个切口,探查其病灶。游离患者肝及十二指肠的韧带,对其实施肝门阻断[2]。根据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的结果,切除其病灶处的肝叶。若患者的病灶处于胆总管,切除其右肝段。若患者的病灶处于左肝外叶,切除其左肝外叶。若患者的病灶处于左肝管,切除其左侧半肝。将患者的结石取出后,使用浓度为0.9% 的氯化钠对其进行腹腔冲洗,为其留置T 管,缝合其手术切口。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纤维胆道镜辅助下肝切除术, 方法为: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对其实施全身麻醉。在患者的腹部做一个切口,探查其病灶。切除患者的胆囊,切开其胆管,取出结石。经患者胆管的切口插入纤维胆道镜的探头,探查其更深位置结石的情况,用探头扩张其狭窄的胆管,使用取石网将其结石取出,切除其病灶处的肝组织[3]。若患者的病灶处于胆总管,切除其右肝段。若患者的病灶处于左肝外叶,切除其左肝外叶。若患者的病灶处于左肝管,切除其左侧半肝。对患者进行胆肠吻合术,以促进其结石排出体外。为患者留置T 管,逐层缝合其手术切口[4]。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中的出血量、手术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然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一周的随访,定期对其进行影像学检查,观察其残石遗留的发生率、并发症(肝功能损伤、反流性胆管炎、胆瘘、感染等)的总发生率及病情的复发率。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为无效、好转及痊愈。总有效率=(总例数- 无效例数)/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 检验。以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患者,P <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2.2 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

观察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为(385.55±20)ml,其手术的时间为(3.55±0.44)d,其住院的时间为(20.22±1.06)d;参照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为(390.66±17.98)ml,其手术的时间为(3.52±0.18)d,其住院的时间为(26.65±1.08)d;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及手术的时间相比,P >0.05 ;观察组患者住院的时间短于参照组患者,P <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 s )

表2 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 s )

组名 例数 术中的出血量(ml) 手术的时间(d) 住院的时间(d)观察组 50 385.55±20 3.55±0.44 20.22±1.06参照组 50 390.66±17.98 3.52±0.18 26.65±1.08 t 值 1.343 0.446 30.045 P 值 0.182 0.656 0.000

2.3 接受手术后两组患者残石遗留的发生率、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及病情的复发率

接受手术后,在观察组患者中,有5 例患者病情复发,有3 例患者发生残石遗留,有1 例患者发生感染,其病情的复发率为10%,其残石遗留的发生率为6%,其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2% ;在参照组患者中,有18 例患者病情复发,有12 例患者发生残石遗留,有2 例患者发生肝功能损伤,有1 例患者发生反流性胆管炎,有3 例患者发生胆瘘,有3例患者发生感染,其病情的复发率为36%,其残石遗留的发生率为24%,其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8%;观察组患者残石遗留的发生率、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及病情的复发率均低于参照组患者,P <0.05。详见表3。

表3 接受手术后两组患者残石遗留的发生率、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及病情的复发率

3 讨论

肝胆结石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此病患者常合并有胆管狭窄或胆管病变。此病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寒颤、上腹疼痛、黄疸等[5]。在对肝胆结石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重点考虑其结石的位置、范围及数量等情况对手术效果的影响。对肝胆结石患者进行传统手术治疗的难度较大,在术中无法清晰观察其病灶的情况。虽然接受手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可得到一定的改善,但其残石遗留的发生率较高,进而可导致其发生多种并发症[6]。如何采用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对肝胆结石患者进行治疗已成为外科医生重点考虑的问题[7]。有研究资料显示,对肝胆结石患者进行纤维胆道镜辅助下肝切除的效果很好[8]。对肝胆结石患者进行纤维胆道镜辅助下肝切除术时,施术者能够清晰观察其结石的分布情况及大小,进而可提高其结石的清除率及手术的安全性。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患者,P <0.05。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及手术的时间相比,P >0.05。观察组患者住院的时间短于参照组患者,P <0.05。接受手术后,观察组患者残石遗留的发生率、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及病情的复发率均低于参照组患者,P <0.05。从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与实施肝切除术相比,对肝胆结石患者进行纤维胆道镜辅助下肝切除术的安全性更高。分析产生本次研究结果的原因为,对肝胆结石患者进行纤维胆道镜辅助下肝切除术时可清晰观察其结石的情况,从而可采用有效的治疗方案为其取石,进而可简化手术的步骤,提高其结石的清除率,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对肝胆结石患者进行纤维胆道镜辅助下肝切除术的效果显著,可缩短其住院的时间,降低其术后残石遗留的发生率、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及病情的复发率。

猜你喜欢

遗留胆结石胆道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哪些人易得胆结石?得了胆结石该怎么吃?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许林涛作品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小孩遗留小汽车内智能安全装置
静寂的故宫博物馆
天龙,遗留六百年的传奇
无痛内镜下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胆道恶性梗阻
胆道术后残余结石261例诊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