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

2021-04-06覃育接朱金荣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6期
关键词:股骨颈螺钉股骨

覃育接,陆 春,朱金荣

(北海市人民医院,广西 北海 536000)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目前,临床上常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临床实践证实,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ALP 内固定术后,其较易发生髋关节内翻、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1]。由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常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且其进行手术的禁忌证较多,故可增加对其进行手术的难度,从而影响其临床疗效[2]。近年来,PFNA 内固定术被广泛地应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中。本文主要是探讨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5 年4 月至2019 年4 月北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 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这70 例患者的病情符合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诊断标准,并被确诊。本次研究中排除合并有血液系统疾病或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将这70 例患者分为ALP组(n=35)和PFNA 组(n=35)。在ALP 组患者中,有男18 例(占51.43%),女17 例(占48.57%);其年龄为55 ~80 岁,平均年龄为(65.34±5.56)岁。在PFNA 组患者中,有男17 例(占48.57%),女18 例(占51.43%);其年龄为55 ~80 岁,平均年龄为(65.11±5.23)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ALP 组患者进行ALP 内固定术。方法是:1)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并对其进行全身麻醉。2)对患者的骨折端进行手法复位后,在其大腿外侧股骨大粗隆至股骨的中上段做一个手术切口(长度为12 ~15 cm),切开其皮肤、皮下组织,充分暴露其股骨大粗隆。3)使用克氏针及螺钉对患者的骨折端进行复位及临时固定。4)为患者选择长度合适的解剖钢板。5)在患者股骨近端的外侧置入解剖型锁定钢板。6)在X 线机的辅助下,置入股骨头锁钉、股骨干锁钉。7)为患者留置引流管后,关闭手术切口。对PFNA 组患者进行PFNA 内固定术。具体的方法是:1)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并对其进行全身麻醉。2)对患者的骨折端进行手法复位后,在其股骨大粗隆的顶端做一个手术切口(长度为3 ~5 cm)。3)将导针置入患者股骨大粗隆顶端的左侧,对其股骨骨髓腔进行扩髓。4)在X 线机的辅助下,在患者股骨头软骨下方的5 mm 处置入股骨颈螺钉和髋螺钉导针,并将螺旋刀片置入其股骨颈内。5)在瞄准器的辅助下,在患者骨折的远端置入锁定螺钉。6)为患者留置引流管后,关闭手术切口。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各项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arris)的评分及治疗前后其各项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74)的评分。应用Harris 评估两组患者髋关节的功能。单项满分为25 分。各项Harris 的评分越高,说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得越好[3]。应用GQOL-74 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单项满分为100 分。各项GQOL-74 的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4]。

1.4 统计学处理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18.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 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 检验。以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

治疗后,PFNA 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154.56±23.34)ml〕少于ALP 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231.45±30.54)ml〕,PFNA组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1.03±0.31)d〕短于ALP 组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1.65±0.53)d〕,PFNA 组患者骨折端愈合的时间〔(10.11±1.56)d〕短于ALP 组患者骨折端愈合的时间〔(13.32±2.32)d〕,PFNA 组患者手术切口的长度〔(6.54±2.11)cm〕短于ALP 组患者手术切口的长度〔(11.54±2.23)cm〕,P <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 s )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 s )

组别 例数术中的出血量(mL)骨折端愈合的时间(周)ALP 组 35 231.45±30.54 1.65±0.53 11.54±2.23 13.32±2.32 PFNA 组 35 154.56±23.34 1.03±0.31 6.54±2.11 10.11±1.56 t 值 11.834 5.974 9.635 6.793 P 值 0.000 0.000 0.000 0.000进行手术的时间(h)手术切口的长度(cm)

2.2 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Harris 的评分

治疗后,与ALP 组患者相比,PFNA 组患者髋关节疼痛的评分、髋关节功能的评分、髋关节活动度的评分及髋关节畸形的评分均更高,P <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Harris 的评分(分,± s )

表2 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Harris 的评分(分,± s )

髋关节畸形的评分ALP 组 35 12.05±2.54 11.85±2.48 12.54±2.65 11.65±2.47 PFNA 组35 14.85±1.85 15.96±1.96 17.54±1.86 16.98±1.78 t 值 -5.272 -7.692 -9.137 -10.357 P 值 0.000 0.000 0.000 0.000组别 例数 髋关节疼痛的评分髋关节功能的评分髋关节活动度的评分

2.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各项GQOL-74 的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理功能的评分、物质生活的评分、躯体功能的评分及社会功能的评分相比,P >0.05。治疗后,与ALP 组患者相比,PFNA 组患者心理功能的评分、物质生活的评分、躯体功能的评分及社会功能的评分均更高,P <0.05。详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各项GQOL-74 的评分(分,± s )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各项GQOL-74 的评分(分,± s )

组别 例数 心理功能的评分 物质生活的评分 躯体功能的评分 社会功能的评分治疗前 治疗前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ALP 组 35 58.74±6.53 66.63±7.23 59.34±6.55 68.75±7.45 57.56±6.66 66.65±7.65 63.53±5.43 70.43±7.65 PFNA 组 35 58.65±6.96 82.67±6.66 59.54±6.66 87.56±6.66 57.43±6.76 79.45±6.66 63.24±5.21 82.56±6.33 t 值 0.056 9.654 0.127 11.136 0.081 7.466 0.228 7.227 P 值 0.956 0.000 0.900 0.000 0.936 0.000 0.820 0.000

3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主要是由于间接暴力、直接暴力导致股骨颈基底至小转子水平以上的部位发生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常发在老年人群中。ALP 内固定术、PFNA 内固定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均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常用术式。ALP 内固定术具有手术切口大、患者术后康复慢等特点。大量的研究表明,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ALP 内固定术后,其较易发生髋关节内翻、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从而影响其预后[5-6]。PFNA 内固定术具有手术切口小、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7]。PFNA 内固定术主要是通过骨干轴心固定的方式,改善髋关节的稳定性,避免髋关节的骨量丢失。临床实践证实,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PFNA 内固定术,可避免其发生髋关节畸形、伤口感染等术后并发症[8]。此外,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PFNA 内固定术,不会破坏其骨折端的血运,能够使其尽早地下床进行活动[9]。笔者认为,采用PFNA 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具有以下优势:1)施术者通过挤压的方式将空心钉置入患者的股骨骨髓腔,能够有效地确保其骨折端的稳定性。2)施术者将螺旋刀片置入患者的股骨颈内,可有效地促进其骨折端的愈合。3)施术者为患者使用锁定螺钉孔对其骨折远端进行固定,能够可有效地避免其股骨干发生迟发型骨折。冯佳慧等[10]的研究表明,采用PFNA 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可缩短对其进行手术的时间,从而解决其对手术耐受性较差的问题。本次研究的结果说明,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地恢复其髋关节的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股骨颈螺钉股骨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侵彻弹体尾部联结螺钉失效的影响因素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椎弓根螺钉设计与其生物力学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小儿股骨颈血源性骨髓炎误诊1例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密盖息在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