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稀土文献题录

2021-04-04

稀土信息 2021年3期
关键词:储氢晶面荒漠化

PAH 与碳酸铈晶体相互作用的MS 模拟

【摘要】利用"Material Studio"软件,对水溶性聚烯丙基氯化铵(PAH)在水溶液中的不同空间构型进行了分子力学模拟,确定PAH 在水溶液中的最低能量构象为间规夹角90°。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PAH 在碳酸铈晶体表面的吸附过程,发现PAH在碳酸铈的(160)晶面结合能最低。根据晶体表面的Ce3+密度分析,碳酸铈晶体的(220)晶面的PAH 吸附量远大于(160)晶面,因此PAH 对碳酸铈(220)晶面的抑制作用最强。而且,根据PAH的特性和碳酸铈不同晶面的PAH 吸附量差异分析,碳酸铈的(220)晶面在PAH 的牵引作用下能够有序地堆积,最终PAH 模板调控的碳酸铈形貌为花瓣状。

《稀土》2021年01 期

局域结构依赖的稀土上转换发光

【摘要】稀土掺杂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荧光材料,因其发光性能优异、化学性质稳定以及自发荧光干扰小等优点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如何实现稀土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可控调节一直是稀土纳米发光材料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简要总结了近年来关于局域结构依赖的稀土上转换发光性能的研究进展,分别从结构设计和晶体结构调节两个方面展开,主要内容包括核壳结构、复合结构和孔洞结构的设计对稀土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及晶体结构对稀土上转换发光强度和上转换发光红绿比的影响,以期为制备高质量、可定制上转换发光性质的稀土掺杂纳米发光材料提供参考。

《中国稀土学报》2021年01 期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区地表荒漠化遥感监测方法比较

【摘要】离子吸附型稀土由于特殊的开采方式及红壤背景,导致矿区大面积土地退化及荒漠化,准确快速提取荒漠化信息是矿区环境治理的前提。以定南县岭北矿区为研究样区,以Landsat-8 的影像作为数据源,分别用Albedo-NDVI 特征空间理论、线性光谱像元解析(Linear Spectral Mixture Model,LSMM)两种方法对稀土矿区荒漠化信息进行提取,并随机取样,利用同年同月的Google 高分影像,对研究区荒漠化信息提取结果进行精度验证、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两种方法反演得到的荒漠化土地分级结果与各地物类型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但是在对比分析中发现,基于Albedo-NDVI 特征空间理论提取的矿区土地荒漠化信息更能明显地反映离子型稀土矿区的荒漠化状况,使不同荒漠化类型土地得到有效区分,在定量评价中分级总体精度为87%,Kappa系数为83.42%,整体而言,Albedo-NDVI 特征空间理论方法对于离子型稀土矿区荒漠化信息提取具有更高的适用性。

《稀土》2021年01 期

新能源汽车用稀土储氢合金的相结构与性能研究

【摘要】采用真空感应熔炼的方法制备了La0.65Er0.15Mg0.20Ni3.3储氢合金,研究了铸态和退火态(950 ℃×6 h~24 h)La0.65Er0.15Mg0.20Ni3.3储 氢合金组织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相较于铸态La0.65Er0.15Mg0.20Ni3.3储氢合金,热处理后La0.65Er0.15Mg0.20Ni3.3储氢合金中Gd2Co7型A2B7相增多,且退火时间越长,则A2B7相含量越高;950℃下延长退火时间,La0.65Er0.15Mg0.20Ni3.3储氢合金的晶格应变逐渐减小,Na、Cmax、S100和S200不断增大,退火时间24 h 试样的S100和S200分别相较铸态储氢合金电极提高12.83%和36.31%;950℃/24 h 退火La0.65Er0.15Mg0.20Ni3.3储氢合金具有A2B7单相结构,具有相对其它试样更好的抗粉化能力、抗氧化性和抗非晶化能力,S100和S200达到88.8%和71.7%、0.2 C 电流密度下Cmax达到383 mAh/g。

《稀土》2021年01 期

稀土掺杂无机纳米晶及其时间分辨荧光生物检测应用

【摘要】时间分辨荧光生物标记作为一种灵敏的非放射性标记技术,在科研及医疗机构已获得广泛应用。传统的时间分辨荧光标记以稀土螯合物作为分子探针,存在着光化学稳定性差、长期生物毒性以及价格昂贵等缺点。稀土掺杂无机纳米晶因其优异的光化学与光物理性能,是目前普遍看好且有望成为替代稀土螯合物的新一代时间分辨纳米荧光探针。利用稀土纳米探针的长寿命发光,结合时间分辨探测技术,可以有效抑制短寿命的背景荧光干扰,显著提高生物检测的灵敏度和信噪比。本文系统地介绍了稀土掺杂无机纳米晶独特的发光性能及其作为时间分辨纳米荧光探针在疾病标志物体外检测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稀土学报》2021年01 期

钙钛矿型稀土氧化物的合成及其能源转化储存应用研究进展

【摘要】钙钛矿型稀土氧化物价格低廉、结构可控、性质多样,在催化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从钙钛矿型稀土氧化物的结构类型、合成方法及电化学催化反应出发,总结了传统高温合成方法、火焰喷雾法、静电纺丝法和脉冲激光沉积法等几种最常用的合成方法,以及提升其氧析出反应(OER),氢析出反应(HER)和氧还原反应(ORR)催化能力的典型有效方法,概述了近年来钙钛矿型稀土氧化物在电解水、金属空气电池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等能源转化储存装置的主要研究进展,进而对钙钛矿型稀土氧化物在能源转化储存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中国稀土学报》2021年01 期

猜你喜欢

储氢晶面荒漠化
乙酸乙酯与ε-CL-20不同晶面的微观作用机制
站用储氢瓶式容器组缺陷及检测方法
我国固定式储氢压力容器发展现状综述
荒漠化地区复合生态系统管理——以阿拉善盟荒漠化治理为例
防治土地荒漠化 推动绿色发展——写在第二十五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我国召开第25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纪念大会
NaCl单晶非切割面晶面的X射线衍射
(100)/(111)面金刚石膜抗氧等离子刻蚀能力
不同硅晶面指数上的类倒金字塔结构研究与分析∗
我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连续10年实现“双缩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