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稀土

2021-04-04

稀土信息 2021年2期
关键词:稀土矿镁合金细化

稀土管理将进一步纳入法制化轨道

2021 年1 月15 日,工信部就《稀土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条例》)公开征求意见,这释放出了我国规范稀土行业管理,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号。《条例》一共29 条,主要内容包括明确稀土管理职责分工、明确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投资项目核准制度、建立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总量指标管理制度,以及加强稀土行业全产业链管理。

工信部强调,对稀土的管理将坚持保护为先。稀土对传统产业改造、新兴产业发展和国防科技工业进步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必须予以特殊保护,对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实施行政许可和项目核准。同时,要求做好与矿产资源管理、环境保护、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备案、进出口管理等法律法规的衔接。

对稀土立法,是依法规范稀土生产经营秩序的需要。例如《条例》将针对现实中存在的私挖盗采、破坏性开采、无计划超计划生产、非法买卖稀土产品,破坏生态环境、扰乱生产经营秩序等问题,制定覆盖稀土全产业链的综合性法规,加强行业管理,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一直以来,工信部、自然资源部每年都会下达全国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并强调稀土是国家严格实行生产总量控制管理的产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无指标和超指标生产。对稀土资源实施总量控制,直接目的是防止过度开采、盲目竞争,促进对优势矿产资源的有效保护、科学利用。

对此,《条例》第八条明确规定,建立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总量指标管理制度。并要求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发展改革、自然资源等部门研究拟定稀土开采总量指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指标,报国务院批准后向社会公布。

我国现行法律在规范稀土产业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为稀土资源管理和开发提供了基本规范,是国家统一监管和行政区域联动监管稀土资源的重要依据、共同准则和区域间资源利益平衡之公器。而改变我国稀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出口贸易现状,必须从完善稀土资源保护法律体系着手。

首先,需要充分论证构建一套稀土保护立法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寻求其理论出发点,为稀土立法体系的健全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其次,根据我国稀土资源保护的实际需要及国家建立可持续矿业的内在要求,明确稀土资源保护立法体系应秉承的立法理念和应确立的基本原则。

要实现稀土产业的长效整合和规制,行政协作固然重要,而法律才是最有效的工具。《条例》的制定,将助推稀土管理进一步纳入法制化轨道。虽然《条例》是征求意见,但它对规范稀土行业经营秩序等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也为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增添助力。

(中国有色金属报)

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调研

1 月22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陈克龙司长、常国武副司长带队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开展调研座谈,围绕2021 年重点工作及“十四五”行业发展思路等问题进行交流。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书记葛红林及协会相关负责同志参加座谈。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介绍了协会在支撑政府工作、服务企业发展、加强行业自律等方面开展的有关工作,并就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提出有关建议。陈克龙同志感谢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长期以来对原材料工业司工作的支撑,并介绍了有关情况。2021 年,原材料行业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一是促进传统产业更新发展,加快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二是统筹抓好新材料工作,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三是创新行业管理和服务手段,提升行业治理效能。希望与协会在建立产能预警机制、发挥好智能制造联盟作用、研究有色行业碳达峰及碳中和实施路径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探索市场化、法治化的长效管理机制,提升有色行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工信部)

包头稀土研究院纳米级稀土镁锆细化剂取得突破

包头稀土研究院研制的纳米级稀土镁锆细化剂已进入100 kg/次中试制备阶段,中试产品经应用测试评价已优于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对我国禁售的镁锆细化剂产品,产品已具备进口替代能力,且成本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镁合金的晶粒尺寸控制技术是对镁合金材料性能调控的最根本、最显著的技术方法之一,锆元素和稀土元素均为镁合金的有效细化元素。目前工业普遍采用镁锆中间合金作为晶粒细化剂,市场现有产品存在锆元素细化效率低(低于40%)、锆颗粒大量沉积、细化剂成本高、杂质含量高以及细化工艺操作不稳定等诸多问题,对实际工业应用带来极大困难。

据了解,基于锆元素细化能力的发挥机制,要求所用细化剂中锆颗粒的分布相对均匀,尺寸尽可能低于900 nm,以确保镁合金应用材料中的锆元素在制备及后续使用具有稳定的含量及持续的细化能力。

稀土镁合金中试线基于前期针对稀土和锆元素对镁合金耦合细化机制的研究成果,采用全新的冶金工艺制备方法,开发出锆颗粒尺寸低于600 nm 的稀土镁锆晶粒细化剂产品,细化粒子颗粒尺寸为传统镁锆中间合金中锆颗粒尺寸的30%,纳米级颗粒尺寸分布率大于60%,颗粒之间团聚现象低于5%,可以为镁提供丰富的异质形核点,辅以稀土对体系形核驱动力的提升,实现镁合金晶粒的高效率细化。

目前该产品已经完成小规模生产工艺的研发,产品已经客户使用验证,产品细化效率大于80%,成本较传统镁锆晶粒细化剂降低20%以上。

纳米级的细化剂产品可广泛应用于高强度耐热镁合金材料、高塑性变形镁合金材料的制备,为航空航天与国防军工的材料技术发展贡献力量。

(包头稀土研究院)

福建省部署5 个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项目

1 月,按照国家发改委有关要求,福建省自然资源厅下达4 个稀土矿和1 个萤石矿地质勘查项目工作任务,加大战略性矿产资源找矿力度。

这5 个项目分别是宁化县上畲矿区稀土矿普查、清流县茜坑矿区稀土矿普查、连城县朋口矿区稀土矿普查、漳平市紫阳矿区稀土矿普查和明溪县柏亨矿区萤石矿普查,项目调查面积共计87.1 平方千米,计划今年11 月提交地质报告。项目完成后,将进一步增加福建省战略性矿产后备资源储量,有效提高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保障能力。

(福建省自然资源厅)

政银企对接助力包头稀土高新区稀土类企业发展

1 月29 日,“骏马拓疆、共建营商”2021 年包头市稀土高新区管委会、包头市稀土高新区稀土类企业与内蒙古银行包头分行政银企专场签约会在内蒙古银行包头分行举行。

本次政银企对接会是包头稀土高新区以实际行动落实市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会精神,加快推进包头“四基地、两中心、一高地、一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于助力包头稀土高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十四五”开门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会上,内蒙古银行包头分行工作人员对银行公司类业务进行了详细介绍,来自包头稀土高新区的企业家们纷纷就企业的资金诉求以及在授信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与银行进行了积极沟通。

当前,结合包头市全力优化营商环境的良好契机,内蒙古银行包头分行加强与市级、区级政府联系,充分利用地方银行决策链条短、贷款审批快、服务效率高等优势,积极与稀土企业进行对接联系,对48 家企业采用名单制逐户对接,了解企业融资需求。紧密与高新区科创公司沟通,针对该公司招商引资的创新型企业开展一对一的金融服务,进行金融服务设计。

签约会上,英思特稀磁、天石稀土、江馨微电机、天和磁材、震雄铜业、包钢稀土磁性材料、新雨稀土、科创中心、滨河公司、高新控股等包头稀土高新区驻区企业分别与内蒙古银行包头分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意向签约金额达到14.1亿元。内蒙古银行包头分行与包头稀土高新区管委会新增签约金额10亿元。

(包头日报)

甘肃稀土金属智能化自动检测产线项目通过竣工验收

1 月14 日,从兰石集团获悉,由兰石集团爱特工业互联网科技公司与甘肃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甘肃稀土金属智能化自动检测产线项目,在完成联调测试、上线试车稳定运行等程序后,通过项目竣工验收。

据悉,该产线是国内首条稀土金属智能化自动检测线,打破了传统检测工艺,实现了金属检测全过程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将金属检测工艺打造成了一套完整的“小型智能工厂”,不仅减少了操作人员,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检测效率和检测的精准性,确保了产品质量和产品效益提升。

(兰州日报)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钙盐浸矿提取稀土工艺技术”通过鉴定

1 月8 日,由广晟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与江西理工大学、龙南县南裕稀土资源综合利用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完成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钙盐浸矿提取稀土工艺技术”通过中国稀土学会鉴定,鉴定专家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该项目开发了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绿色提取一体化工艺,解决了离子型稀土矿反吸附稀土再解析、采用单一浸矿剂浸矿时浸出率和稀土峰值浓度低等瓶颈问题,工艺生产成本低,产品稀土总量和非稀土杂质含量符合行业标准;开发出闭矿废水综合处理技术,实现了废水中盐、氯离子、重金属离子等达标排放;改进了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开采工艺规范。项目成果创新性强,经济实用,提高了稀土矿产资源的绿色利用水平,具有很好的工业推广应用前景。

(江西理工大学)

中汽协:2020 年全年汽车产销均超过2500 万辆

1 月13 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 中汽协)发布2020 年我国汽车产销数据,全年产销分别完成2522.5 万辆和2531.1 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和1.9%,降幅比上年分别收窄5.5 和6.3 个百分点。中汽协预计,2021 年汽车销量有望超过2600 万辆,实现恢复性正增长。

中汽协指出,从细分市场情况来看,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999.4 万辆和2017.8 万辆,同比分别下降65%和6%,降幅比上年分别收窄2.7 和3.6 个百分点;乘用车产销占汽车产销比重达到79.3%和79.7%,分别低于上年产销量比重3.7和3.5个百分点。乘用车四类车型产销情况看:轿车产销同比分别下降10%和9.9%;SUV 产销同比分别增长0.1%和0.7%,SUV 年度产销规模首次超过轿车;MPV 产销同比分别下降26.8%和23.8%;交叉型乘用车产销同比分别下降1.7%和2.9%。

在商用车方面,受国Ⅲ汽车淘汰、治超加严以及基建投资等因素的拉动,商用车全年产销呈现大幅增长。2020 年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523.1 万辆和513.3万辆,首超500 万辆,创历史新高,商用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20.0%和18.7%,产量增幅比上年提高18.1个百分点,销量增速比上年实现了由负转正。分车型产销情况看,货车是支撑商用车增长的主要车型,货车产销分别完成477.8 万辆和468.5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2.9%和21.7%;客车产销分别完成45.3 万辆和44.8 万辆,同比分别下降4.2%和5.6%。

在新能源车方面,全年产销分别完成136.6 万辆和136.7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5%和10.9%,增速较上年实现了由负转正。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0.5万辆和111.5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4%和11.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 万辆和25.1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8.5%和8.4%;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均完成0.1 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7.5%和56.8%。

中汽协预测,从汽车行业发展趋势来看,伴随国民经济稳定回升,消费需求还将加快恢复,加之中国汽车市场总体来看潜力依然巨大,因此判断2020 年或将是中国汽车市场的峰底年份,2021 年将实现恢复性正增长,其中,汽车销量有望超过2600万辆,同比增长4%;新能源汽车有望达到180 万辆,同比增长40%。

(人民网)

猜你喜欢

稀土矿镁合金细化
稀土矿化探异常特征及找矿方向
赣南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发现与勘查开发研究
中小企业重在责任细化
“细化”市场,赚取百万财富
先进镁合金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在沪召开
“住宅全装修”政策亟需细化完善
AZ91D镁合金磷酸盐转化膜的制备与表征
镁合金的化学表面处理探讨
河南发现中型规模稀土矿
我国镁及镁合金相关项目获国际标准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