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
——老君香菇

2021-04-04徐海燕余勇余风华罗勤欧小超刘来龚静

长江蔬菜 2021年10期
关键词:老君宣汉县木屑

徐海燕 余勇 余风华 罗勤 欧小超 刘来 龚静

宣汉县老君乡环境清幽、云雾缭绕、气候独特、土壤富硒,这些自然条件为老君香菇具有色、香、味、形奠定了良好基础。境内种植的香菇风味独特、肉质丰厚、营养丰富,含有多种健康有益物质,被誉为“食品皇后”。2011年,老君香菇成功申报并被认证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目前,老君香菇已成为宣汉县增收致富的重要特色支柱产业。

1 自然环境

宣汉县境内山岭绵延,沟壑纵横,地形复杂,层状地貌明显,东北高西南低,海拔277~2 349 m,总体地貌为“七山一水两分田”。老君乡最高海拔1 100 m,平均海拔850 m,属高寒山区农业乡。境内森林覆盖率达60%,生态环境良好,自然植被以青杠木和阔叶杂木为主,尤以青杠木资源丰富,为老君香菇的生产提供了优质原料保障。土壤富含硒等微量元素,河流水资源丰富,水质清澈。产区冬暖夏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年均日照时数1 500 h,年均降雨量1 200 mm,气候条件适宜香菇生长。

2 人文历史

老君乡境内有一巨石,古称“老君石”,民间传说太上老君曾云游于此,点石为炉,修性炼丹,炉花飞溅,落地成菇,此菇变石名“香菇石”。石之周围盛产香菇,名曰“老君香菇”。据《宣汉县志》记载,老君乡自清朝起就有香菇种植,境内森林资源丰富,20世纪80年代开始采用木屑袋大规模栽植香菇,丰富的青杠木资源为老君香菇的生产提供了优质的原料,生产的香菇菇型大、圆正,菌肉厚,柄短,肉质嫩脆,香味浓郁。

3 老君香菇产业发展现状

2007年以来,宣汉县大范围推广老君香菇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运作,注册了“老君姑”牌商标。目前全县先后创建了黄金、老君、方斗、君塘、漆树5个香菇标准化示范基地,形成了以老君乡为中心,共计10余个乡镇20多个村的老君香菇种植示范区,年产鲜菇4 800 t以上。同时在基地范围内推广应用袋料(青杠木屑+玉米芯)香菇栽培,并研发出老君香菇干品、罐头、菌酱等系列产品,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浙江、广州等地。

4 特定生产方式

4.1 生产季节

根据当地气温,袋料栽培香菇要求5月中下旬接种,9月下旬进入菇场,10月下旬开始收菇。

4.2 栽培模式

采用室内养菌、菇棚出菇两区栽培模式。

4.3 菌种选择及原料配制

选择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优的袋料栽培品种为老君香菇生产菌种。菌种按照NY/T 528进行生产。选择青杠木屑、玉米粉作为栽培主料,木屑颗粒直径2~3 mm。要求青杠木屑不腐烂变质,无结块,无异味,无油污;玉米粉新鲜、干燥,无虫蛀。配方:青杠木屑80%、玉米粉18%、白糖1%、石膏粉1%。

装袋灭菌过程如下,①原料配制:按照配方准确称料,把玉米粉、石膏粉充分拌匀后,撒入木屑料中拌匀,将白糖倒入适量清水中,溶解后均匀倾倒于原料中拌匀,按料水比1∶(1.0~1.1)加水,切忌原料过湿或过干,拌好的料用手握不粘手,木屑不成团,pH值6.5左右。②装袋:拌料结束后,集中人力装袋,力争在5 h内完成并进灶灭菌,严禁在阳光照射下操作,避免原料变酸。选用15 cm×55 cm×0.004 cm聚丙烯折角筒袋,袋料适度填紧,松紧一致,每袋质量1.3~1.5 kg,以手捏料筒无明显指印痕迹为宜,菌袋破损处可用胶布粘贴。③灭菌:将料筒装入常压灭菌灶内,呈叠堆式紧密排列,纵向间隔2~3 cm,关好灶门。旺火升温,在6 h内达到100℃,并保持20 h,灭菌时严防干烧或锅温下降。灭菌结束后,灶内温度自然降至50~60℃时,料筒趁热出灶,搬至已严格消毒灭菌的冷却室,搬运中防止料筒破损、弯曲变形。

4.4 接种环境及培育过程

接种培养料筒冷却到30℃以下便可接种。严格按无菌操作技术要求接种,在料筒表面打3~4个接种穴进行接种。接种后料筒根据气温呈叠堆式或“井”字形排放于培养室内,穴位侧放;培养室温度保持20~25℃,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下,掌握宜干勿湿的原则;及时处理污染袋,定期通风排废气,高温注意通风散热;随香菇菌丝日益增长,及时扎孔通气;培菌期防止强光照射。

选择水源条件较好、空气清新、通风、向阳处建菇棚,菇棚周围1 km范围内无工业污染源、大型畜禽饲养场及垃圾场,远离交通干线和医院。菇棚用竹木或钢管搭架,长28~30 m,宽6~8 m,中高3 m,边高1.7 m,菇棚上面盖6~8丝(1丝=0.01 mm)厚的薄膜,棚上1 m高处用遮阳网搭建荫棚,荫棚落地与薄膜之间距离0.6 m。菇棚内走道宽0.4~0.6 m,菇棚间距1~2 m。挖好排水沟,棚内按要求搭架。进棚排袋,将生理成熟的菌筒(袋壁周围菌丝体膨胀、皱褶、隆起瘤状物占整个袋面2/3;手握菌袋的瘤状菌丝体,有弹性松软感;在接种穴四周有微棕褐色出现)搬进棚内,选择无风的晴天或阴天上午(12~25℃)脱袋,边脱边排在筒架横条上(间距4~5 cm),立筒斜靠成70°~80°,排满后及时盖上塑料薄膜,使菌筒保温保湿。

出菇管理:白天用塑料薄膜覆盖菌筒,夜间掀开,让冷空气直接接触菌筒,加大温差,促使菇蕾发生;当菇蕾长到1.0~1.5 cm时,及时割开袋膜,菇蕾密生或过多时,每袋菌筒保留数个至十来个,其余去除;菌盖长到2~3 cm,表面颜色变深,进行干燥刺激处理,加大两端空气对流,让微风吹拂菇体表面,空气相对湿度维持在65%,刺激菌盖表皮开裂。及时排出袋内过量“黄水”,刮去袋内菇及腐烂部位,并用透明胶封住破口部位;对失水的菌筒采用注水法及时补水。采完一批菇后,停水养菌复壮7~10 d。

4.5 采收与干制

待菇盖展开六七分,菇盖边缘仍然内卷,内菌幕刚破裂时及时采收;遵循先熟先采、后熟后采原则。采收方法:一手按住菌袋,一手捏菇柄基部,轻轻旋转再连柄拔起。采下的香菇轻放筐内,不可挤压,清除菇体上杂质,挑出残菇,剪去柄基,根据菇盖大小、厚度分类,菌褶朝下排放在烤盘上送进烤房烘烤,烘烤过程中勤翻勤检查,并注意控制温度,菇体含水量13%以下时取出。

4.6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有木霉、螨虫等,以农业、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①农业防治:选用抗逆性强的香菇菌种;合理安排生产季节;严把培养原料质量、配制、灭菌关,规范生产操作程序;搞好环境卫生。②物理防治:严格消毒,保持场地清洁卫生,及时进行地表消毒和除虫处理;用粘虫板(纸)、黑光灯诱杀害虫,人工捕捉害虫;菇棚周围挖深50 cm的环形水沟防害虫迁入。③化学防治:香菇出菇期间,禁止使用农药;在接种与培菌阶段及菌筒排场前消毒、杀虫、灭菌。

5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5.1 外在感官特征

产品菇型大、圆正,菌肉厚,柄短,肉质嫩脆,香味浓郁。

5.2 内在品质指标

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钙及微量元素硒,蛋白质含量≥3%。

5.3 质量安全规定

菌种生产按NY/T 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执行,产地环境符合NY 5358《无公害食品食用菌产地环境条件》规定,栽培基质符合NY 5099《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规定》,生产管理符合NY/T 5333《无公害食品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要求,产品质量符合NY 5095《无公害食品食用菌》规定要求。

猜你喜欢

老君宣汉县木屑
老君炼炉
九月,秦皇岛分行小记
2020年宣汉县关心下一代工作 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木屑
分泌性中耳炎临床治疗研究
孙悟空偷仙丹
四川省宣汉县招商引资对策思考
油页岩与木屑混合热解特性研究
橡胶木屑基活性炭—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微波吸收性能
微观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