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路桥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2021-04-03马文奇

中国设备工程 2021年5期
关键词:土质软土路桥

马文奇

(甘肃省民航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00)

在市政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软土路基越来越多,为了能够对软土地基进行有效的处理,需要对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进行准确掌握。现阶段,我国在路桥施工过程中对软土地基地处理技术在不断完善,不同的软土路基处理技术之间有一定的差异,并且适用范围也不尽相同。因此,施工技术人员必须根据路桥工程的具体情况对软土路基的处理技术进行合理选择,制定科学可行的施工方案,才能够保证路桥工程的最终施工质量。

1 路桥施工中软土路基施工难点

软土一般指的是压缩性以及天然孔隙相对较大、含水量较高、抗剪强度相对较低的细粒土。在对软土路基进行鉴定的过程中,需要从以下方面出发:第一,对土壤颜色进行分析。可以利用外观卡进行对比分析,如果土壤颜色为灰色,一般就为软土。第二,对天然孔隙进行对比分析。通常情况下,软土的天然孔隙比在1以上。按照这一标准对路桥施工过程中的地基土质进行分析,可以判断其是否属于软土。第三,对含水量进行分析。软土属于湿陷性土质,通常情况下软土的含水量在35%以上。粉土的天然含水量在30%以上,而天然孔隙比在0.9以上。因此粉土是比较典型的软土土质。

在路桥施工过程中,软土路基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会增加其施工难度。路桥软土路基的施工难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软土路基表层含水量比较高,在开展路基施工作业时会受到一定影响,很容易导致路基的承载力不能达到路桥工程的设计要求,可能会出现路面塌陷问题。第二,渗水性比较弱会影响土壤的固结速度,导致路基稳定性受到极大影响,并且会使路基的抗压强度降低,影响后期路桥工程的使用情况。第三,软土路基的压缩性比较大,如果没有对软土路基进行有效的处理,可能会导致路基沉陷或者坑洞问题,会对路桥工程的后期使用产生巨大威胁。

2 路桥施工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要点

2.1 复合地基施工技术

在软土路基施工过程中,复合地基施工方法是比较常见的施工技术,也是软土路基处理效果相对较好的施工技术。复合地基施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2种:第一,碎石桩施工技术。在对碎石桩进行应用时,需要利用在高压水流的作用下不停地震动,这样能够在软土内形成一个孔,然后在孔内充填碎石,能够形成强度以及承载力比较大的桩体。这样可以与挤密土体形成复合体地基。第二,粉喷桩份施工技术。在粉喷桩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泥土、搅拌粉、固化剂进行深层搅拌。这样能够在软土路基内部直接利用土体加固桩,从而提高软土路基的稳定性以及承载力。在对粉喷桩施工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大量的石灰、水泥以及其他添加料,因此,施工成本相对较高。在对该施工技术进行选择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根据路桥工程的具体情况以及施工技术要求先进行小规模测试工作,掌握根据桩承载力的相关参数,才能够根据实验获取的施工参数对施工方案进行合理选择,提高粉喷桩施工方案的设计质量。但是需要注意在粉喷桩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缺陷,例如在对泥浆进行输送时,可能会出现故障,而对整个施工桩的完整性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粉喷桩施工过程中,必须对泥浆输送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防止箱体堵塞等意外事故突然发生。与此同时,在施工时还需要对各种添加剂的用量以及相关的工艺参数进行严格管理,提高粉喷桩的施工质量。

2.2 换填土处理技术

在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换填土施工也是比较常用的处理技术之一。这种技术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改善原有的软土地基的土质,能够提高路基的整体性能,有利于开展后续的路基施工作业。在换填土处理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对换填的土进行合理选择,一般情况下换填土主要是从地质相对较好的地区运输而来的。这些外来的土含水量比较小,变形能力相对较低。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必须对换填土质进行严格检测,要保证换填的土质满足施工要求以及设计标准,防止因为检测出现问题而导致不合适的换填土应用在软土路基处理过程中,最终影响软土路基的处理效果。第二,需要对软土路基的挖掘深度进行准确计算。通常情况下,高等级路桥工程的挖掘深度比较大,而低等级的路桥工程挖掘深度相对较小。第三,在换填土施工过程中可以利用分层填筑的方法。在施工时必须保证每一层都压实后,才能够进行下一层填筑施工,保证每一层填筑的坚硬程度,才能够确保路基的整体性能。

2.3 强夯施工技术

在路桥工程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强夯法施工技术也是相对常见的技术类型之一。利用强夯方法对软土地基进行有效加固,可以提高软土地基的整体承载力以及抗压强度。在强夯法施工过程中需要按照先深后浅的方式进行加固。对完成改造加固后的软土地基,需要利用大型推土机对强夯区域进行填补。在路桥软土地基强夯加固施工完成后,还需要对软土地基的加固质量进行严格检测,如果检测到上层土的土质密度在下层土质以下,说明强夯加固方法不能满足路桥工程软土地基的处理要求,需要对强夯法处理技术进行改进和优化。

2.4 表层排水处理技术

表层排水技术处理技术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技术类型。这种技术类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为软土结构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很容易存储大量地表水,含水量比较大是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表层水处理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排水作业,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软土路基的承受力以及抗压强度。在对软土地基进行排水时,主要利用的是表层排水技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从以下方面出发:第一,需要布置沟槽。在设置沟槽的过程中,需要对沟槽的开挖深度进行合理确定。一般情况下需要根据地下水位以及土质形状等进行科学确定。软土地基路基的含水量比较高,需要增加沟槽密度,从而提高排水效。如果地基含水量比较低可以适当降低沟槽密度,从而控制施工成本。第二,可以利用控管排水技术。这也是在对软土地基进行表层排水时比较常用的技术类型。这一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对软土地基内的管道进行合理布置。但是在排水过程中,为了防止排水孔管堵塞,需要在排水管道前添加过滤设备对表层水内的杂质进行过滤,提高排水效果。

2.5其他施工技术

除了以上软土路基加固处理技术之外,还有其他的软土路基加固处理技术。第一,加载压实加固技术。这种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相对简单,在操作过程中主要是利用人工方式在路基上方增加重物,从而提高路基的承载力。经过重物的压缩,土层内的空隙会大大减少。但是这种技术的使用效果并不明显,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与其他加固技术进行有效配合,才能够对软土路基进行加固,从而提高软土路基的承载能力。第二,挤密技术。在路桥施工过程中,大多数地基地质都比较复杂恶劣,还有一部分软土地基属于湿陷性黄土或者厚度比较大的软土。针对这种情况需要使用挤密技术形成桩孔,然后对其进行侧向挤压,这样能够增加软土的密度。将灰土以及素土分层填筑进去,能够形成密实桩。在对灰土以及素土进行选择时,还可以利用碎石或者砂石提高密实桩的直径。但是挤密技术在施工过程中的难度相对较大,需要根据路桥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公路交通运输需求越来越大,这对促进我国路桥工程的进一步发展有积极作用。而随着我国路桥工程的不断增加,对软土路基处理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必须对软土路基的具体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掌握软土路基的实际情况,并根据路桥工程的施工设计要求,对软土路基处理技术进行科学选择。要充分考虑到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各种影响,保证软土路基处理技术的合理性以及可行性。与此同时,在软土路基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施工管理工作,可以从多个方面对软土路基施工技术进行综合管理,对每一个施工阶段的细节进行严格控制,从而提高软土路基处理效果,保证路桥工程的施工质量。

猜你喜欢

土质软土路桥
沿海公路路基沉降分析与修复措施
软土路基的处理方法研究
浅层换填技术在深厚软土路基中的应用
邢台路桥建设总公司
河南万里路桥集团
高含铁大比重土质对泥浆配比的影响
级别分明
公路路基施工中过湿土的施工对策研究
不同土质和埋深工况下送电工程土石方费用研究
土质文物盐害中硫酸钠的研究——从微观到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