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业机器人编程实训》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

2021-04-03仝敏

中国设备工程 2021年15期
关键词:实训工业机器人

仝敏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300)

1 前言

2015 年,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其主要方向为智能制造,在智能制造背景下机器人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工信部制定的我国机器人产业“十三五”规划指出,2020 年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10 万台,六轴及以上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5 万台以上。“十三五”以来,我国智能制造整体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工业机器人、3D 打印、智能物流装备等产业实现了30%的快速增长。随着智能制造水平的提高,中国工业机器人的数量将会快速增长,机器人的产业的发展导致的人才需求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培养一批具有工业机器人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将是职业院校的重要责任之一。

2016 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是职业院校的社会责任,建设小康社会需要不同层次与类型的人才,技能型人才培养既是建设小康社会的手段,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目的之一。教育之本在于育人,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的专业技能型人是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

2 《工业机器人编程实训》课程介绍

《工业机器人编程实训》课程主要面向工业机器人技术、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其中,课程总学时为24 学时。该实训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十九大精神”引入智能制造专业课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训项目深入挖掘思政要素,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同推进,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该课程承载着培养工业机器人专业和机电一体化专业工业机器人应用能力和潜在行业技能的双重教学任务,实现学校与企业“无缝接轨”的教学。该实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任务驱动为主线,在实训中渗透思政元素,促进学生职业技能和思政水平的培养。

3 课程思政设计

根据课程的应用特点,优化教学内容,以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为切入点,对工业机器人做概述讲解,在概述讲解中融入智能制造大背景,以中国机器人之父蔡鹤皋院士的事例为引入点,学习蔡院士的爱国主义情怀。结合机器人的工作环境,强调安全规程在生产中的重要性,以工业机器人的启动和停止为切入点,对工业机器人的安全使用规范进行讲解,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通过了解控制柜及其组成,掌握示教器界面按键的基本操作,在手动操作时,了解各轴的工作范围并对三种模式进行比较,培养学生认真专注的工匠精神。

每一次的选择都至关重要,选择是人生的常态,今天的选择决定明天的生活,在机器人工作中,建立合适的坐标系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让学生了解建立坐标系的重要性。配置I/O 信号的时候,过程较多,狄兹雷利曾说过,成功的秘诀依赖坚毅的决心。使用机器人的基本运动绘制五星红旗,由于示教点较多,在课堂讲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掌握工业机器人中常用的控制语句,例如,等待、停止、程序跳转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将编程与基本操作相结合,拒绝生搬硬套,完成物料搬运程序的书写。

该实训结合配套教材,以学生为主体,以工学结合为宗旨,以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及岗位对学生能力提出的要求,以实习、就业单位需求和职业资格标准明确课程目标。在教学中,实训以项目为主线,从宏观的培养目标到微观的每节课的每个具体环节,制定配套的系列教学文件,根据典型工作任务整合教学内容,基于教材及产业背景设置实训内容,形成多项目组成教学模块、多模块组成课程的教学模式。

4 结语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持续改进,长期积累和沉淀。结合本实训的特点,不断加强课堂思政的教育理念,不断了解社会对技工学生的需求,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在项目式教学中深入行业背景,结合产业发展,挖掘行业杰出人才的相关品质并融入实训教学中。通过实训将课程目标的教育性、知识性及技能性相互交融,把专业课程思政课知识点进行融合,将思政元素渗透到实训的各个环节,引领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观,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从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课堂向专业课课堂的转变。

猜你喜欢

实训工业机器人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工业人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
机器人来啦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