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及农机维修问题

2021-04-03杨雪

中国设备工程 2021年15期
关键词:技术推广机械设备机械化

杨雪

(临沂科技职业学院,山东 临沂 276000)

农业机械化技术是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农业在我国的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对农业机械化技术进行推广,不仅能早日达到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目标,还能在现有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的保质增产,缓解我国农业的生产压力。然而,在实际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过程中,无论是技术的推广还是农机的维修,都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1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及农机维修存在的问题

1.1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1)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模式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农业的机械化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并不长,尽管我国的农业自古就有,但机械化的生产模式却是随着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才逐渐开始发展的。在计划经济时期和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我国的各个行业和领域都主要由政府主导,农业也不例外。传统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多由政府主导,农机推广单位根据政府颁布的政策和规定来进行,这种推广方式是顺应当时的时代发展而制定的。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推广模式存在很多限制,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2)农业机械化推广机制不完善。农业机械化推广机制不完善在我国主要有机制和人员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由于不能够意识到农业机械化推广的重要性,尽管我国加大了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力度,但大部分的资金多用于农业生产和种植技术的研发以及防治病虫害上,在农业机械的研究、宣传、实验、推广等方面就不能够得到充足的费用。另一方面,农业机械化的推广机制不完善还会导致推广农业机械化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不高,进而影响推广效果。

1.2 农机维修中存在的问题

(1)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较低。在农业机械设备的维修中,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较低是比较容易产生的问题。在现阶段的农业机械化生产过程中,负责农业机械设备故障的维修人员多依靠老员工的维修经验进行维修,大多数都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和学习。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机械设备的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如果仅仅依靠老旧的经验,就不能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再加上维修人员构成大多都是来源于当地的农民,文化素养和专业能力普遍不高,这样就会给农业机械设备的检修工作带来困难。

(2)农机维修配套服务设施落后。农机维修配套服务设施落后也是农业机械设备维修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农业机械设备的维修并不是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点关注对象,在现阶段的农业机械化生产模式中,农村农业机械设备的维修网点多半都是由个体进行经营。而个体的经营能力有限,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化技术虽然不存在大量的成本消耗,但对于农村地区的个体户而言,仍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这些维修网点的配套服务设施落后,不仅会对农业机械设备的维修造成阻碍,还会影响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

2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及农机维修的措施

2.1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途径

(1)创新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方式。这是进行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主要途径之一。针对传统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方式而言,要想创新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方式,最重要的就是要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由于我国的领土广阔,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经济发展差异、生态环境差异都非常大,因而在不同的地区,就要实行不同的推广方式,才能保证推广的效果。

推广人员在进行机械化技术的推广之前,要先深入当地基层了解当地农业生产的具体情况,并对该地区的农业发展政策、农业市场等方面进行及时的了解。在推广的过程中,要根据当地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和机械的使用情况,采取当地农民更容易接受的推广方式推广农业的机械化技术。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机械化技术的推广时,要采取合适的方法转变当地农民的固有观念,让机械化技术的推广更容易被接受。

(2)建立健全农机推广政策。建立健全农机推广政策,也是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主要途径之一。建立健全农机推广体系,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对农业机械化设备推广的扶持力度。从这方面来说,政府首先就要加强对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重要性的认识。只有政府和有关部门重视机械化技术的推广,才能引导农业机械化的大力发展。近几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城乡发展差距的进一步缩小,我国的农村地区已经逐渐意识到机械化的生产技术给农业发展带来的好处。政府也应与时俱进,为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营造轻松的环境。

另一方面,政府加大对流入市场的农业机械设备进行监督。在进行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时,受经济效益和经营利益的驱使,劣质的农业机械化设备会混在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中这不仅会使农民降低对农业机械设备的信任,还会严重阻碍我国农业的发展。

(3)加大对推广人员与农民的专业素质培养。加大对推广人员与农民的专业素质培养,也是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途径之一。对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造成最大阻碍的原因,就是农民对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接受程度。尽管随着我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农村地区的农民已经认识到机械化生产对农业经济效益提高所起的作用。但由于我国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比较大,在一些贫困的或偏远的农村地区想要进行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还存在困难。在这种情况下,除了要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外,还要加大对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人员和农民的专业素质培养力度,为农村地区的机械化技术推广做好准备。

2.2 农机维修措施

(1)加强对维修人员的技术培训。加强对维修人员的技术培训是能够改善农机维修问题的最直接方法。加强对农机维修人员的技术培训,不仅要为现有的维修人员提供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的维修技术讲解,还要鼓励和促进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情况的改善,让农村的劳动力也进行农业机械设备维修技术的学习和培训。这样不仅能够提升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还能在解决农村地区人口就业问题的同时,壮大农机维修人员的队伍。在进行农业机械设备的维修技术讲解和培训时,培训人员要将机械设备的运行理论与实际的维修操作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地提高农机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在培训结束后,还要对维修人员的培训结果进行考核,以达到培训的最大效果。

(2)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改善农机维修问题,还要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在传统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模式下,政府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尽管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政府逐渐将手中的权力放开,但仍然要对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和农业机械设备的维修起到扶持的作用。因此,要想改善农机维修中存在的问题,政府就要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在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农业机械设备维修网点中,90%以上都是个体经营。为了改善农机维修问题,政府部门要将农机维修网点的建设和扶持纳入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规划中,对农机维修网点的农机维护设备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让维修设备能够与机械设备相匹配,进而更好地开展维修工作。

(3)制定完善的农机维修标准和规范。制定完善的农机维修标准和规范,也是改善农机维修的主要措施。制定完善的农机维修标准和规范,是从健全和完善农业机械化生产管理制度的角度而言的。进行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工作时,要在当地合适的位置设置农机维修网点,通过制定完善的农机维修标准和规范,来约束和规范维修人员的行为。让维修人员的工作具备统一的标准,不仅能够提升农机维修工作的质量,也能够间接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降低农机设备的维修成本,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

3 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机械化技术是我国农业顺应时代发展研发出来的,能够促进农业规模化生产的重要技术。通过创新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方式、建立健全农机推广政策等措施,促进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通过加强对维修人员的技术培训、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制定完善的农机维修标准和规范等措施改善农机维修中存在的问题。这不仅能够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技术水平的提高,还能够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技术推广机械设备机械化
机电机械设备安装中的安全隐患及其处理对策
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服务与实践
食品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策略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广州钰铂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广州钰铂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的几个认识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