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岩土工程勘察的地基基础验槽探析

2021-04-03郭立辉

建筑与装饰 2021年18期
关键词:基槽岩土基坑

郭立辉

安徽水安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 合肥 230601

引言

岩土工程中开展地基基础验槽工作,有效检验岩土工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问题,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细节预防,便于及时发现问题,从根本上保证岩土工程实施的可行性。因此,相关岩土工程建设单位,需要加强地基基础验槽工作实施力度,对验槽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准确分析,为后续的工程开展夯实基础。

1 验槽必要性与流程

1.1 验槽必要性

岩土工程中开展地基基础验槽工作,有助于保障岩土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效果,严格开展质量验收与检验,保障工程勘察设计符合实际施工的相关要求,提升岩土工程建设的规范性,减少偏差,针对验槽过程期间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与指导,提升岩土工程建设的可行性,确保地基基础验槽工作顺利完成,加强对工程质量问题防治,持续优化勘察设计,为岩土工程项目的整体规划与管理提供有力参考依据。验槽人员在具体开展工作期间,应明确地基基础验槽工作的最终目标,落实工程细节全面检验。在岩土工程建设中,勘探孔数量减少,在地基基坑作业完成时,地基的土压力、承载力等设计问题,均会体现出来。验槽人员,应结合岩土工程检验标准,全面落实检查行为,并对检验报告进行校对审核,提升岩土勘察设计与实际施工之间的契合度。

由于地质勘察工作具有较大难度,在具体开展地质资料收集过程中,任务尤为较重。与此同时,受地质因素影响,勘探点的布置间距应科学规划,保障数据收集的有效性。针对地基岩土层侵蚀严重的区域,地质勘察具有一定难度,相关人员应严格遵守地质勘察相关规范,有序开展作业活动,针对岩溶发育情况隐蔽性强的问题,采取“一桩一孔”的布置方式,以此扩大勘探氛围,提升岩土工程前期勘察数据的精确性。

1.2 验槽流程

岩土工程质量标准的规范内容为:工程安全等级至少为二级的建筑物,必须采用验槽的方式进行工程质量确认。在实际的工程项目中,应加强项目参与程度,准确开展沟通机制,结合验槽设计资料,全面落实地基基础检验,在验槽与评估勘察报告中,保证各项参数信息的准确性。重点查明坑洞、古井、基坑积水情况等。

2 验槽方法

2.1 工程概况

拟建工程东侧、南侧,为主干道路,西侧有民居,北侧为交运企业。工程由3-17层商务办公楼、2层地下室组合而成,地下室深埋大约有12m,墙重大约为2.3万kN,建筑占地面积为2.8万m2。工程周边有两条地铁线路,其中1号线已运行,3号线在规划中,地铁控制线与基坑相距10m。

2.2 地基土分析

依据勘察结果发现,勘察范围内的地基土,均为第四纪Q43的沉积土层。地基土成分有:黏性土、砂土等。针对工程地质地基基础性能,开展验槽流程,获取工程地基性能,保障工程建设质量。

2.3 以点代面验槽方式

岩土工程勘察期间,以点代面的勘察方式具有较大的受限性,存在地基条件动态变化性、造成勘察数据存在偏差问题。在验槽期间,采取试打试钻方式,提取工程中的样品,检验地基岩土层性能,保障其性能与勘察报告数据具有一致性。如若存在数据偏差,采取对应措施,加以修正,保障工程整体质量。此种验槽方式,应结合其应用特征、作业项目的相关条件,综合开展,保障验槽结果有效性,发挥验槽程序的应用价值。

2.4 浅基础基槽

此种类型的基槽,可延伸为扩展、联合、箱型等多种形式。浅基础基槽多采取的作业方式为明挖,作业深度具有可控性。为此,在地基土内侧,视觉观察不可见的区域,应作为验槽重点,验槽结果显示土质为软弱土层、坑槽等,此类土层性能对地基性能具有一定干扰作用。基槽作业至设计标高位置时,为其预留至少20厘米,维持基槽地面的整体性,减少水渗漏与阳台曝晒的可能性,清除多余物质,保持基槽作业区域的干爽性,防止各类主客观因素均对其性能产生干扰。

2.5 地下室验槽

针对工程中的地下室,开展验槽程序,应采取直接浇筑垫层方式,准确获取地下室整体性能。验槽时间确定在地下室工程完工一个自然月时,部分工程区段发生不均匀沉降现象,引起楼板开裂问题,危及地基整体安全性。针对现场实际情况,开展各方人士的有效探讨,综合确定处理方案[1]。

2.6 复合地基验槽

在工程中,针对复合地基区域,应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验槽方式,以此保障验槽数据的准确性与应用性。复合地基指:天然地基经工艺处理形成的地基,工艺处理包括地基置换、地基加固等。工程中复合地基在验槽期间,其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勘察结果具有不适用的问题。为此,复合地基验槽工作,应在地基处理完成时,综合开展相关工作。在复合地基验槽流程中,应综合参考勘察报告的相关数据,比如地基均匀性,荷载能力等,以此全面掌握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判定地基作业质量水平。

2.7 验收结果与检查意见

2.7.1 验槽内容:基地部分以麻岩为主要成分,此种麻岩具有强风化特性,地基承载力符合相关规范的具体要求,即fka不小于300kpa;基槽作业在2-1层,持力层为麻岩。对于未达到持力层规范的地基部分,解决措施为:基底应依据实际需求,配置集水、排水的配套设施,减少水资源堆积问题发生,防止渗漏事件,保障地基基础性能;基坑周边应采取防护措施,西侧与北侧均增加警示牌与防护栏,并设立人员值班,防止居民与职工靠近,东侧与南侧采取防护栏措施,防止车辆通过,提升地基基坑的防护能力。

2.7.2 检查意见:基槽作业规格、深度、坡率等数据与图纸设计内容,具有一致性,符合建设规范。然而,在基地部分位置存在稳定性不足问题,应给予有效处理,依据解决措施,逐一落实。

2.7.3 验收建议:地基基础验槽过程,有效保障岩土工程整体稳定性,发挥工程勘察的综合优势,提升地基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实施意义。为此,各方管理人员,应加强地基基础验槽流程的规范性,发挥验槽程序的实践价值。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基基础作为建筑物的基础项目,开展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有效保障地基工程整体质量。借助验槽工作,有效发现勘察工作存在的不足,为工程安全有序运行,提供技术支持。相关管理人员应结合地基勘察结果中存在的潜在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发挥基槽作业的有效价值。

猜你喜欢

基槽岩土基坑
沉管基槽水下炸礁高精度控制技术
水下基槽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微型钢管桩在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
全套管全回转咬合桩在基坑支护中的技术应用
基坑开挖及加固方法研究
基坑开挖对邻近已开挖基坑的影响分析
深海基槽清淤专用吸头
复杂岩土工程技术管理实践与思考
沉管隧道水下基槽边坡稳定性与合理坡率研究
《岩土力学》2014年第9 期被EI 收录论文(40 篇,收录率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