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极简主义空间中的多重内涵探究

2021-04-03闻翘楚

建筑与装饰 2021年18期
关键词:现代主义思潮主义

闻翘楚

广东科技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广东 东莞 523083

1 极简主义的概念

19世纪至21世纪,由于科技与社会文明的进步,设计思潮经历了起伏跌宕的变化。极简主义出现在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交替时期,是现代主义之后的多元思潮中的一个分支,其对现代主义的继承,并带有明显的理性主义和功能主义的思想延续至今[1]。

“极简主义”的概念最初是由哲学家理查德·乌海姆于1965年在批评为达到美学效果而刻意减少内容的艺术实验时首次提出的词汇。“极少主义”艺术流派的思想内核是非个性化和多余因素的去除,将形的抽象达到极致,是一种完全脱离形态再现,纯粹表达艺术家的思想理念的艺术形式。

设计中的极简主义概念最初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是后现代多元思潮中的一个分支。如果说现代主义设计思潮,是部分建筑师剔除掉建筑中的繁复装饰于历史符号,创造出纯净简洁、充满秩序感的空间,极简主义思潮,就是部分建筑师将空间形式的纯净向极致推进的过程。

2 当代极简主义空间特征

如今的极简主义空间设计中体现的是与建筑外部相对应的简洁界面,用更洗练的手法表现形、色、材的变化,设计出独具简约之色彩的空间,同时保持空间功能的完整。当今流行的这种极简主义设计,从根本上说,是现代主义风格的一种延续和较为极端的发展。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背景下,极简主义设计仍具有生命力的原因,是其高效、理性, 反对冗杂的装饰,符合当今社会的需求,这种社会需求使其得到了得天独厚的发展空间,是社会需求影响了极简主义设计风格的产生。自20世纪以来,人们的视野已从单纯的对物质的追求发展 到了对自身价值体现的需求上来,所以在审美上 不再是一味地追求繁复、奢华,而更加注重功能性、造型的简洁大方、严谨的结构工艺、色彩的和谐统一以至更高层次的需求,这种心理需求的 变化推动了极简主义设计风格的发展[2]。

3 极简空间承载多重内涵

形态与结构是空间的外在构成,而含义是其内在的构成。尽管去除了情感和文化的附加,极简主义中的“空”自身蕴含着一定的文化含义,其设计思想与其他文化背景的设计形式之间具有相似之处。极简主义空间理想的形成,有以下的三种表现形式:

3.1 简化与消隐

人很难被纯粹的逻辑打动,在极简主义设计中,去除了具体的形态、情感和文化的表达后,可能会产生平淡、乏味的后果。除了功能与形式的平衡,在极简主义的理性表征本身蕴含着一定的美学与文化内涵,并非表象的简化。虽然具象的信息与符号被隐去,简化与消隐本身就是一种“符号”。极简主义设计的美学表达不一定是以具象的形态表达出的,“空”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含义,空间中具象的形被消解,而空间的意境已经的延续到每一个角落。“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甚至“空”本身形成的空间感受,是地域文化的一部分。

3.2 强调与象征

极简主义的艺术作品中可以没有主题、没有象征,在设计中也是如此,不需要赋予空间过多的象征意义,为人与空间之间搭建了最客观的沟通桥梁。极简主义设计抛弃了符号与装饰,以及后现代的隐喻,留下来的部分是尺度、比例、节奏和质感等现代主义形式美的基础原则,形成极简主义设计的空间独特的张力。空间中视觉中心点的形成,往往存在一些异于周边的特质,以尺度、数量、质感或是色彩来区别。用尽量少的手段达到形成视觉中心点的目的是设计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极简主义设计的空间视觉上相对和缓,被强调的设计点与周围的对比度需要控制得更谨慎。

3.3 表达与暗示

材料的运用是空间意识升华的过程中的重要手段,与其他空间类型相比,在一个极致简化的空间中发生的任何一处细微的变化,都足以改变空间意识。对于运用极简方法接近空间本质的设计师而言,相对于化作符号装饰贴在表面上,将信息融入空间中也许是一种更好的表达方式。极简主义并不杜绝“装饰”,但却也有别于传统的具有内涵的纯装饰[3]。

4 结束语

本文是对极简主义空间设计的研究,也是对空间中符号滥用现象的反思:空间中外设的符号是否是不可或缺的存在?无论何种类型空间形式的,设计师都可以将其表达得恰到好处,然而由于符号的信息属性不同的空间形式本身具有的特性很难改变。极简主义空间的意境和内涵不以符号信息的形式表现,而是融入空间中,以最为抽象的几何形体和材料语言建构空间的视觉体系,更接近空间的本质。“少即是多”“少”既可说是虚无,也可说是无穷,它体现的是精神、意念上的“多”。

猜你喜欢

现代主义思潮主义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新写意主义
近光灯主义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格特鲁德·斯泰因的现代主义多元阐释
这是一部极简主义诠释片
鲁迅与西方现代主义
冬日 新碰撞主义
论20世纪初年的“兴女学”思潮
谈波特作品中的现代主义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