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工环地质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2021-04-03欧泽芳

关键词:水工灾害裂缝

欧泽芳

广东省地质局第二地质大队 广东 汕头 515021

对于水工环地质而言,它指的就是以水文地质为主的地质工程以及地质环境,而且在进行地质资源调查时,能够通过全面调查来实现对不同地质的有效分析,从而就能在评估地质基本情况后,实现对各项工程的开展。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整体发展速度的进一步加快,水工环地质的作用也更加明显,因此在发展建设的过程中,由于环境自然灾害带来的严重影响,就可以通过水工环地质工作的开展来实现满足对治理工作的有效落实,这样既能实现为人类创建更加的安定、和谐家园,也能有效规避灾难之后的后续问题发生。

一、常见地质灾害类型

根据近十几年地质灾害工作总量的数据结论来看,为了有效提高地质灾害的实际治理结果,就需要更加了解当前所发生的地质灾害类型,并且也要在分析的过程中,对其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以此才能结合现有技术来实现对地质灾害的预防与治理,这样才能切实做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1]。对此,在当前最常见的地质灾害中,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首先,在常见的地质类型灾害中,地震就是最典型的一种地质灾害。地震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地壳运动而产生了挤压效果,从而就出现了破坏性极强的现象,并且地震在发生时,一般发生速度十分迅猛,且在一定范围内会产生大面积的影响,而且地震灾害十分难以预测,即使拥有着先进技术水平的国家,在地质灾害预测上也无法实现对地震的精准预测,这也导致地震灾害成为当前最难以预测的主要灾害之一。

其次,对于地质灾害而言,地面塌陷也是一种影响十分严重的灾害,而且在发生该问题时,其基本原因主要是由于当前开采工作并不合理而导致的现象,尤其是在一些地质条件本身就比较脆弱的区域进行工程建设,就会出现十分严重的地面塌陷问题。在进行基本建设工作开展中,我国采矿行业发展十分迅猛,因此近几年在矿山开采时,如果出现了开采过度,且在开采完毕后没有实现对矿体的修复与治理,必然就会由于地质条件的改变而使地下空洞产生塌陷问题[2]。此外,我国常见的塌陷问题主要是在熔岩地区,所以一旦发生地面塌陷问题,就会产生十分严重的不良后果。

再次,在地质灾害问题发生后,往往也会出现地表有裂缝的问题,而这时就会导致区域内出现大面积断裂现象,从而就会加剧二次风险问题的产生。而且,对于一些十分严重的地表裂缝问题而言,它也会导致在救援工作开展中,造成破坏性问题的出现,这也使得在地质灾害中,此类问题的出现往往会伴随着更多的风险事故。与此同时,对于的裂缝问题的出现而言,主要原因就是在地表发生巨大破坏后,地下水水位上涨而导致出现更加严重的塌陷问题与水灾问题,并且也与工程建设工作开展中的地下水开发问题有关。毕竟,如果在进行地下水引流时,没有注重对空洞的处理,必然就会导致地下空洞加剧地质结构出现变化,进而就会降低地质结构的稳定性,以此就会在大规模地质灾害问题中产生裂缝灾害。

最后,在我国的地质结构类型中,由于很多地区会发生地质结构的变化,所以就会经常出现地面崩塌以及泥石流灾害问题的产生,而此类地区有一个明显的特性,就是其基本地质条件十分疏松,而且在有外部作用力之后就会产生滑坡等现象,因此在进行问题源头处理上,除地质松散外,主要影响此问题发生的因素之一也是由于当前过度砍伐而导致地面出现水土流失的现象。对此,在进行治理的过程中也需要针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这样才能有效降低由于地面崩塌、泥石流等灾害带来的影响。

二、水工环地质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

(一)地震中的应用

一般在发生地震灾害后,会由于地震的强烈震动而导致地表遭到严重损害,所以在地震灾害发生之后,也必然会由于生态环境变化过于剧烈而导致生态出现失衡的问题出现,因此这时就会随之而来虫害、鼠疫、火灾、水灾等问题[3]。对此,针对水工环地质工作的开展而言,它主要是在地震灾害治理中实现充分掌握地震发生前整体的预兆情况,以此通过对信号的判断来实现对整体灾害治理方式的确认,这样就能确保在地震灾害发生后,可以实现对二次伤害进行降低,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地震灾害发生前的影响进行控制。一般来讲,在进行信号收集与整理时,可以通过对自然环境当中存在的异常问题进行信号收集,比如在地震灾害来临前,往往动物会有一些异常反应,这时就可以将此信息作为地震灾害的预警信号。对于一些细微信息而言,可以通过仪器的应用来实现发挥水工环地质工作开展的优势,这样就能根据磁场的判断来实现对地震灾害的预测,并实现对预警工作的开展。

(二)崩塌中的应用

在我国山区中,地面崩塌问题是常见的自然灾害,而且其自身具有影响性广、危害性大的问题,因此在进行水工环地质工作开展上,就需要做好前期规划工作,并确保实现对地质类型的有效确认,进而才能为自然资源开采工作做好准备。同时,水工环工作也能实现对开采过后的科学恢复工作作出保障,并实现降低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这样就能确保在发生灾害前通过保障工作的落实来避免灾害问题的发生。除此以外,在灾难发生后,也能实现对已发生灾害地区进行全面的信息分析,这样就能通过应急方案的制定来实现对灾害之后的破坏问题进行处理,从而也能降低灾害带来的影响。

(三)塌陷中的应用

在塌陷问题中,主要是通过科学技术来实现对塌陷问题的分析,并通过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来实现对治理措施的应用,还能通过灾难预警工作的落实来实现满足对工程建设工作的有效保障,这样就能避免由于工程施工不当而带来的自然灾害问题[4]。除此以外,很多塌陷问题都在岩溶地带中,而这时如果要在此地区进行工程建设,就必须要对其地质条件进行监测,同时也要准确预测灾害发生概率,这样才能通过有效措施的应用来避免灾害问题的产生。

(四)裂缝中的应用

对于地质灾害当中的地表裂缝问题而言,水工环能够有着非常好的治理效果,因为对于地质灾害问题而产生的地表裂缝来讲,它主要是由于地面产生了空洞问题而使其地质结构发生了变化,但这时利用水工环就能够实现对信息要素的有效收集,并且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来实现制定合理方案,这样就能有效降低由于前期准备工作不足而产生的二次伤害问题,并且也能通过合理的管理机制应用来确保各项工作的落实更具全面性。除此以外,对于地表裂缝产生原因之一的地下水问题而言,也可以在进行地下水引流工程时,利用水工环来进行信息收集,更能在勘察的过程中对其实际问题给予解决,这样就能通过控制与规划工作的落实来进一步加强地下水引流工作的安全性,而且也能根据不同地质条件来制定相应的开采计划,以此就能有效避免由于地下水缺失而带来的空洞问题,进而就能有效减少地表裂缝问题的产生。除此以外,在进行基本施工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水工环地质也可以实现对地下水分布情况进行全面确认,并通过科学治理措施的应用来实现对异常问题进行妥善处理与预警,这样就能够提高其整体的防治效果,同时也能有效降低危害产生的实际影响力,这样就能通过水工环来为基本建设工作做好保障。

三、加强水工环地质在地质灾害中的应用方式

(1)为有效确保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开展的最终质量,必须要实现在进行基本工作开展前,对水文环境的全面调查,进而才能通过对信息的有效收集来进行科学分析,以此才能利用最终的数据结果来保证水工环地质工作的开展能够实现为各项工作的落实做好保障。同时,对于地质风险评估工作的开展而言,也需要先对水文环境进行确认,从而才能通过相关数据的应用来对各项规划工作的落实做好保障,并确保通过信息的供给来实现对灾害的有效定性,这样才能通过预警与针对措施的应用来确保各项工作开展的全面性与安全性。

(2)为有效实现满足水工环地质工作的落实,也必须要实现对全新技术的应用。毕竟,随着当前整体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各项工作的开展都能通过技术创新来满足基本工作的落实,并通过全新技术的有效应用来进一步加快其工作开展的最终质量获得提升。对此,随着当前整体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各项科技技术的创新也使得水工环地质出现了新的转机,所以随着当前整体技术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对于水工环地质工作的开展而言,也必须要通过全新技术的有效应用来实现对自我技术的进一步升级,这样才能保证在基本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通过全新技术的应用来提高基本工作开展的质量,以此才能为各项工程的落实做好准备,并真正通过水工环地质技术的有效发挥来规避可能发生的灾害问题。

(3)对于水工环地质工作的开展而言,为有效加强水工环地质技术的应用,也必须要保证在基本工作开展中寻求第三方合作来满足各项工作的落实。毕竟,对于我国水工环地质工作的开展而言,往往会存在着人员不足的现象,所以为保证各项工作开展的全面性,则可以寻求与社会机构合作来满足各项工作的开展,这样既能够在基本工作中,确保工作开展的安全性,也能在各项工作收尾时,通过全面的检测以及方案的应用来进一步强化工作开展的质量,以此才能有效避免在工程结束后出现地质灾害问题。

总结

在发生地质灾害后,由于不同地质灾害的影响不同,因此在进行基本治理工作开展上,就要落实水工环地质工作应用的有效性,进而才能通过科学规划、科学预防来进一步降低灾害带来的影响。

猜你喜欢

水工灾害裂缝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一代“水工”也是“土工”
碳酸盐岩裂缝描述七大难点
一代“水工”也是“土工”
天下水工看淮安
完美“切割”,裂缝之谜
推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新跨越
地球的裂缝
地球变暖——最大的气象灾害
从“水工构筑物”到“水工建筑” 水利建筑设计实践与思考